國外篇
2009FEB02 Nichia 與 Luminus 相互授權並建立生產聯盟
[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LED大廠日亞化(Nichia Corporation)宣佈與美國Luminus Devices公司(Luminus Devices Inc.)建立同盟,雙方將進行專利交叉授權、技術共享以及建立生產合作關係。這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將「結合雙方的專門技術和資源,以為市場帶來環保的新型高功率白光LED」。
Luminus Devices公司總部位於麻塞諸塞州的比勒瑞卡,以其PhlatLight(r) 大晶粒的LED所聞名,其供應的RGB晶片組適用於投影應用。該公司的白光LED產品甚受固態照明市場的重視。
日亞化則是全球最大的白光LED供應商,不過目前白光LED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尤其是面對像Cree、歐司朗和Lumileds公司這樣的競爭對手,以及台灣與中國產品的競爭。2006年8月,日亞化曾與G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但是這個夥伴關係並未對日亞化的營收做出貢獻。
日亞的螢光粉和晶粒材料與Luminus公司的高透光率晶體與多晶封裝相結合可以創造出「新型高功率LED產品,並適用於固態照明應用的高功率白光LED」。兩家公司將「結合雙方的資源、材料和產能,以生產高品質與高效型的產品」。不過雙方並未揭露合作關係的詳細內容。
這兩家公司合作的首批產品計劃於2009年在市場推出。部份共同生產的產品將由日亞化出售,其它的產品則由Luminus公司出售,雖然使用Nichia的商標可以提生產品的價值形象,但是這兩家公司生產的產品將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2008FEB03 首爾半導體與日亞化同意分享雙方的LED專利
[綜合外電報導]
日亞化發佈新聞,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雙方已達成LED專利訴訟的糾紛,簽訂交叉授權協議,並停止雙方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與韓國的專利訴訟與其他法律爭議。雙方協議可以互相使用包括LED及半導體鐳射器相關技術在內的相關專利技術。至於具體和解內容,未對外公布。
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在白光LED與半導體雷射等GaN發光元件專利方面爭訟接近三年之久。而在此次雙方達成和解後,將各自撤回原先的告訴。不過,目前在德國 法院審理中的訴訟(專利編號「DE 691-07-630 T2」「EP 0-437-385 B1」),則必須等待2009年2月的聽證會結束後,再行解決。
這樣的結果對於首爾半導體來說相當有利,首爾半導體在全球的銷售障礙去除,並且對韓國的LED市場有極大的影響。首爾半導體每年約花費5千萬美元於相關的專利訴訟官司,雙方和解後,可以節省這方面的花費,而且可以投注更多心力在銷售的活動上,而不會有專利的問題。在2007年與日亞化訴訟前,首爾半導體的營收幾乎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但是2008年則衰退了4%,尤其是首爾半導體的主要銷售於LED的背光模組與各式的資訊設備上,在專利疑慮解除後,該公司會有更多個銷售機會。
另外一方面這樣的授權合約表示,首爾本身具有專利的優勢可以對付其他侵權的的第三方。首爾很有可能對生產交流LED產品的廠商提出侵犯首爾Acriche產品專利權的訴訟,在交流LED領域首爾具有超過200項以上的專利。
[延伸閱讀]
白光LED專利訴訟戰:日亞化學與首爾半導體全面取得和解,簽訂交叉授權協議
小結
由於日亞化原本對於專利領域採取充分維護,競爭者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態度,對有侵權疑慮的廠商,專利訴訟不斷。LED產業五大公司在2001年左右彼此進行交叉授權,不再興訟,但是日亞化對於非五大的生產商仍不斷採取興訟與威脅的態度。
這樣的競爭策略尤其對首爾半導體造成威脅,但是最近在韓國專利局的上訴法庭的挫敗讓日亞化踢到鐵板。個人認為這宗訴訟的相關會成為日亞化在其他國家專利訴訟的參考資料,雖然各個國家的訴訟制度不同,但是對專利的看法卻趨於一致,也就是說會有兵敗如山倒的可能性。在止損的考量下,與首爾半導體的和解與交互授權成為選項。
另一方面,日亞化原本即是以螢光粉起家。將藍色LED轉成白光所使用的各種螢光粉配方中,以Nichia的YAG螢光粉轉換效能最好。Nichia雖然有與其他的LED公司授權,但之前只有五大。這一次的授權對象卻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廠商Luminus,而且Nichia生產的產品還會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就這兩個趨勢與前一陣子光磊投資日亞化的新聞。依照事件的順序性,日亞化的企業策略上似乎有所轉變,這樣的轉變對LED產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接下來再持續觀察後續的發展。
國內篇
在3月3日Nichia發表與首爾半導體的專利訴訟和解後,國內的LED晶粒製造商晶電(2448)也開始了一波的漲勢。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專利的和解(有助產業的發展),補庫存急單的效應,大陸路燈採購規劃出台,以LED背光電視等等商機。
但是投資人,還是回到現實面吧,到底這家公司,在第一、二季可以賺多少錢?值不值得以目前的價格買入呢?以公司目前公佈的財務數字試算一下(參見晶電(2448)財務-損益表)。
其中3月營收預估值以2月營收成長20%計算,第二季的營收預估值以3月營收值3倍計算。如果以晶電08Q4的營業成本(不知道是否已經套用10號公報的計算標準??)與營業費用來看,我認為第1、2季的預估營收,扣掉這兩樣支出可能都還不能達成損益兩平。看公司如何的努力以破解我的疑問吧。
另附永豐金報告 。
(註:報告的公布時間08Q4的財報並未出爐,又晶電已經調高產能利用率藍光80% up與4元50% up)
晶電(2448):買進,目標價53元
2009/02/26 09:12 永豐金證券
藍光訂單回升幅度優於預期:晶電1月營收為4.26億元(-7%mom,-50%yoy,優於研究處預估3.6億元,觀察目前2月訂單與出貨狀況,藍光背 光應用之訂單持續回升,且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預估晶電2月營收可達5~5.5億元之水準。目前訂單能見度雖仍維持在3週,但根據客戶訂單需求,藍光之產 能利用率確實已回升至80%,但由於並非所有產出均為目前訂單所需要之規格,故部分產出仍待後續其他應用之訂單來出貨,考量此一因素下,研究處預估晶電3 月營收有機會達6億元水準,由於藍光訂單回升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上調1q09晶電營收將達14.9億元(-26%qoq,-44%yoy,原估 13.3億元,毛利率為7.2%,稅後eps為-0.37元(原估-0.42元。
四元產能利用率預估2q09回升,2q09將提早轉虧為 盈:晶電目前四元產能為1600kk,藍光為1200kk。而1月營收中藍光約佔65~70%,產能利用率為40%,四元占營收約30~35%,產能利用 率仍僅達2成,觀察2月狀況僅略微回升至2~3成,但由於四元之傳統旺季為2q~3q,故研究處預估隨著下游應用需求步入傳統旺季,晶電四元之營收將於 2q開始回升,研究處認為以目前淡季2~3月訂單回升之速度已優於預期下,隨著傳統旺季來臨,晶電後續營收獲利表現將優於原本預期,研究處同步上修營收與 獲利預估,2q09晶電營收預估將成長36%qoq至20.2億元,由於產能利用率拉升,毛利率亦將快速回升至17.9%,研究處預估晶電2q08將提早 轉虧為盈,稅後eps為0.06元(原估虧-0.03元。
亮度提升與高單價比重提高亦為下半年營收助力,調高09年營收獲利預估:晶電目 前藍光led晶粒之最高亮度約為2000~2200mcd,但仍非佔比重最大之亮度規格,研究處認為隨著晶電技術持續提升,2000~2200mcd將逐 步提高佔比,且隨著下半年nb滲透率將快速提升,研究處預估nb背光將可貢獻晶電約13%之營收,若加計中大尺寸背光,預估新應用貢獻比重可達 18~20%;另外手機步入傳統旺季,晶電下半年高亮度高單價之藍光晶粒佔比重將持續提升,故未來在產能利用率達到相對高檔水準時,產品組合之改善亦將成 為晶電之營收動能,研究處調升晶電3q09、4q09營收為25億元、27億元,稅後eps為0.43元、0.56元,合計2009年晶電營收為87.2 億元,毛利率為20.3%,稅後淨利為4.28億元,稅後eps為0.68元(原估營收80.5億元,eps 0.3元。
投資建議維持買進,目標價調高至53元:研究處調整4q08晶電將虧損-0.84元,2008年稅後eps為0.1元,故08年底淨值預估為34.8元,2009年底淨 值為35.5元;研究處認為雖近期晶電股價漲幅大,但以股價淨值比來看,仍低於長線投資區間1.5~3倍,且晶電目前接單狀況持續優於預期,研究處觀察其 股價與營收年增率有高度相關性,故以研究處預估晶電營收年增率將逐月回升下,股價仍將持續走高,研究處維持買進晶電建議,目標價提升至53元 (pbr=1.5x2009bvps,建議若股價拉回均可逢低佈局。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這裡紀錄著我日常生活,台股、美股投資交易與產業主題的相關研究。 I try to write everything that displays a vivid image in daily life.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該給這些公司拍手鼓掌嗎? Should We Laud These Companies?
今年鴻海並未如往例的在四月份公佈年度財務報表,卻在1月底開完董事會以後,決定3月初揭露財務報表,在四月召開股東會。一時間有各種解讀,公司說法是以正視聽,市場卻解讀為嘎空。
這檔個股我是空手,不過對台股重量級公司願意提早揭露財務資訊,我卻是持正面的看法。
台股有一個特色,就是規定每一家公司在每月10前要公佈上個月的營收,上市上櫃公司都遵循這條法令規定,每月公佈營收。所以只要每季的月初10號前一定可以得到前一季的營收資訊,甚至有的公司還公佈合併營收,更清楚的揭露營運的資訊。這可是獨步全球的制度,連美股都沒有。
但是一樣在10號以前要公佈營收,還是有公司會摸魚。以我觀察LED產業公司的紀錄,每次願意在5號前公佈營收的總是那麼一家,同時也有幾家公司每次在每月的10號才公佈營收。如果有公司可以在5號公佈營收,哪另外幾家為什麼不可以呢?可以提早公佈營收,讓投資者可以提早獲得營運資訊,不會因為資訊不透明,讓媒體有炒作的空間,為什麼公司不肯在5~7號公佈營收呢?所以我對願意定期早早公佈營收的公司頗有好感,會列入考慮為可以投資的公司。
不過台股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每年年報的公佈特別慢!
為什麼年報公佈會那麼慢?因為根據證券交易法 第 36 條 的條文內容:
已依本法發行有價證券之公司,應於每營業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公告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年度財務報告。其除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外,並依左列規定辦理:
一、於每半營業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二、於每營業年度第一季及第三季終了後一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核閱之財務報告。
三、於每月十日以前,公告並申報上月份營運情形。
也就是說,第一季的營運結果在4月底公告,第二季的營運結果在8月底公告,第三季的營運的結果在10月底公告,第四季的營運結果,上市櫃公司只要在次年的4月底以前公佈即可。所以投資大眾在四月底一次知曉公司第四季跟第一季的營運狀況。
可是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某某公司在1、2月發表去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啊,毛利率多少,營益率多少,eps多少多少的。對啊!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國內的上市櫃公司內部的會計系統應該都已經電腦化了,公司的財務資料,只要關帳以後離線跑報表,2天內就可有結果了。所以財務報表說實在的,內部人在季度結束半個月內就可以知道公司營運的成果了,損益多少,營運內容比較簡單的公司甚至還可以編好內部的資產負債表。
但是公司初步編完的報表還是不能公佈的,因為這樣的報表還沒有經過內部的稽核與外部的會計師稽核,所以我們在媒體上聽到的營運數字,公司都會先聲明是自結數字,沒有經過會計師稽核,當然也就不會上傳到MOPS供所有人檢視,也沒有一些會計的細目。算算從公司跑出來的會計報表,會計師稽核完,季度結束兩個月後公佈應該是可以做到的事吧,半年報跑同樣的程序,只要2個月,可是年報卻要4個月。
為了對比這四個月的期限是多麼的不合理。我特地把道瓊工業指數的35家公司,過去一年每一家公司的年度結算日與財報公佈日,給統計出來,從最短的16天到57天都有,但是平均值在27天。也就是說營運規模比台股上市櫃公司不曉得大多少倍的公司,可以在30天內發表年度的財務結算成果,台股的上市櫃公司,別說做不到。(參見附表)
法令規定台股的上市櫃公司只要在四月底公佈年報就可以了,可是四月底離上一次公佈第三季報表已經有6個月之久了。這半年就成了財報空窗期,也就是某些大大所稱的群魔亂舞期,不肖公司經營人以及媒體共同勾結發佈不實的消息,因為外部人沒有辦法可以在這段期間內檢驗經營的成果。
所以可以越早公開給投資人財務數字的公司,讓內部資訊透明的公司應該才是我們這些小散戶可以信任的公司。那麼小散戶如何去感受公司提早公佈年度財務報表的誠意呢?難道要3月以後每一天到MOPS查詢公司的財務3表,或是癡癡的等媒體餵給你消息嗎?
嗯,我認為股東常會的召開日期是一個公司年報公佈的時間指標。因為召開股東常會前必須編制公司的年報,編制年報,就必須要通過年度的財報,才能作業。如果一家公司願意在4月底前召開股東常會的話,那麼年度的財務報表至遲在3月底以前就得通過,公告,否則趕不及後續的年報編製作業。
今年除了鴻海以外,還有哪一些公司在4月底以前召開股東常會呢?我用MOPS的公告查詢->召集股東常(臨時)會公告資料彙總表的功能查98年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查詢的結果如下:
上市公司
2317 鴻海 常會 2009/4/16
2430 燦坤 常會 2009/4/20
2007 燁興 常會 2009/4/29
2401 凌陽 常會 2009/4/30
3518 柏騰 常會 2009/4/30
上櫃公司
5475 德宏 常會 2009/3/30
3252 海灣科 常會 2009/4/16
5506 長鴻 常會 2009/4/22
6125 廣運 常會 2009/4/22
5905 南仁湖 常會 2009/4/27
3087 翔準 常會 2009/4/30
3227 原相 常會 2009/4/30
所以我們要對這些願意提早公佈年度財務報表,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鼓鼓掌,讚美一番嗎?且慢!以上的公司的經營者真的願意每年這樣提早公佈財務報表嗎?我再次查了95~97年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並且把資料彙集在這個Share Holder Meeting檔案。
結果真是令人失望,這12家公司,除了翔準沒有一家在過去是有如此的表現。而且從95年以來,願意在3~4月開股東會的公司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說,更少公司願意提早公佈年度(第四季)的營運結果,我更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台股公司治理品質每況愈下。
金管會陳沖主委,證期局,是不是該考慮修證券交易法第 36 條,強制公司在2月底公佈年度財報了呢??
[延伸閱讀]
[附表]
這檔個股我是空手,不過對台股重量級公司願意提早揭露財務資訊,我卻是持正面的看法。
台股有一個特色,就是規定每一家公司在每月10前要公佈上個月的營收,上市上櫃公司都遵循這條法令規定,每月公佈營收。所以只要每季的月初10號前一定可以得到前一季的營收資訊,甚至有的公司還公佈合併營收,更清楚的揭露營運的資訊。這可是獨步全球的制度,連美股都沒有。
但是一樣在10號以前要公佈營收,還是有公司會摸魚。以我觀察LED產業公司的紀錄,每次願意在5號前公佈營收的總是那麼一家,同時也有幾家公司每次在每月的10號才公佈營收。如果有公司可以在5號公佈營收,哪另外幾家為什麼不可以呢?可以提早公佈營收,讓投資者可以提早獲得營運資訊,不會因為資訊不透明,讓媒體有炒作的空間,為什麼公司不肯在5~7號公佈營收呢?所以我對願意定期早早公佈營收的公司頗有好感,會列入考慮為可以投資的公司。
不過台股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每年年報的公佈特別慢!
為什麼年報公佈會那麼慢?因為根據證券交易法 第 36 條 的條文內容:
已依本法發行有價證券之公司,應於每營業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公告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年度財務報告。其除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外,並依左列規定辦理:
一、於每半營業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二、於每營業年度第一季及第三季終了後一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核閱之財務報告。
三、於每月十日以前,公告並申報上月份營運情形。
也就是說,第一季的營運結果在4月底公告,第二季的營運結果在8月底公告,第三季的營運的結果在10月底公告,第四季的營運結果,上市櫃公司只要在次年的4月底以前公佈即可。所以投資大眾在四月底一次知曉公司第四季跟第一季的營運狀況。
可是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某某公司在1、2月發表去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啊,毛利率多少,營益率多少,eps多少多少的。對啊!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國內的上市櫃公司內部的會計系統應該都已經電腦化了,公司的財務資料,只要關帳以後離線跑報表,2天內就可有結果了。所以財務報表說實在的,內部人在季度結束半個月內就可以知道公司營運的成果了,損益多少,營運內容比較簡單的公司甚至還可以編好內部的資產負債表。
但是公司初步編完的報表還是不能公佈的,因為這樣的報表還沒有經過內部的稽核與外部的會計師稽核,所以我們在媒體上聽到的營運數字,公司都會先聲明是自結數字,沒有經過會計師稽核,當然也就不會上傳到MOPS供所有人檢視,也沒有一些會計的細目。算算從公司跑出來的會計報表,會計師稽核完,季度結束兩個月後公佈應該是可以做到的事吧,半年報跑同樣的程序,只要2個月,可是年報卻要4個月。
為了對比這四個月的期限是多麼的不合理。我特地把道瓊工業指數的35家公司,過去一年每一家公司的年度結算日與財報公佈日,給統計出來,從最短的16天到57天都有,但是平均值在27天。也就是說營運規模比台股上市櫃公司不曉得大多少倍的公司,可以在30天內發表年度的財務結算成果,台股的上市櫃公司,別說做不到。(參見附表)
法令規定台股的上市櫃公司只要在四月底公佈年報就可以了,可是四月底離上一次公佈第三季報表已經有6個月之久了。這半年就成了財報空窗期,也就是某些大大所稱的群魔亂舞期,不肖公司經營人以及媒體共同勾結發佈不實的消息,因為外部人沒有辦法可以在這段期間內檢驗經營的成果。
所以可以越早公開給投資人財務數字的公司,讓內部資訊透明的公司應該才是我們這些小散戶可以信任的公司。那麼小散戶如何去感受公司提早公佈年度財務報表的誠意呢?難道要3月以後每一天到MOPS查詢公司的財務3表,或是癡癡的等媒體餵給你消息嗎?
嗯,我認為股東常會的召開日期是一個公司年報公佈的時間指標。因為召開股東常會前必須編制公司的年報,編制年報,就必須要通過年度的財報,才能作業。如果一家公司願意在4月底前召開股東常會的話,那麼年度的財務報表至遲在3月底以前就得通過,公告,否則趕不及後續的年報編製作業。
今年除了鴻海以外,還有哪一些公司在4月底以前召開股東常會呢?我用MOPS的公告查詢->召集股東常(臨時)會公告資料彙總表的功能查98年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查詢的結果如下:
上市公司
2317 鴻海 常會 2009/4/16
2430 燦坤 常會 2009/4/20
2007 燁興 常會 2009/4/29
2401 凌陽 常會 2009/4/30
3518 柏騰 常會 2009/4/30
上櫃公司
5475 德宏 常會 2009/3/30
3252 海灣科 常會 2009/4/16
5506 長鴻 常會 2009/4/22
6125 廣運 常會 2009/4/22
5905 南仁湖 常會 2009/4/27
3087 翔準 常會 2009/4/30
3227 原相 常會 2009/4/30
所以我們要對這些願意提早公佈年度財務報表,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鼓鼓掌,讚美一番嗎?且慢!以上的公司的經營者真的願意每年這樣提早公佈財務報表嗎?我再次查了95~97年在3、4月間召開股東會的公司,並且把資料彙集在這個Share Holder Meeting檔案。
結果真是令人失望,這12家公司,除了翔準沒有一家在過去是有如此的表現。而且從95年以來,願意在3~4月開股東會的公司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說,更少公司願意提早公佈年度(第四季)的營運結果,我更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台股公司治理品質每況愈下。
金管會陳沖主委,證期局,是不是該考慮修證券交易法第 36 條,強制公司在2月底公佈年度財報了呢??
[延伸閱讀]
[附表]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年度結束日期 | 結算發表日期 | 期間 |
IBM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 | 2008/12/31 | 2009/1/21 | 21 |
XOM | Exxon Mobil Corp | 2008/12/31 | 2009/1/30 | 30 |
CVX | Chevron Corp New | 2008/12/31 | 2009/1/30 | 30 |
MCD | Mcdonalds Corp | 2008/12/31 | 2009/1/26 | 26 |
JNJ | Johnson & Johnson | 2008/12/28 | 2009/1/20 | 23 |
WMT | Wal Mart Stores Inc | 2009/1/31 | 2009/2/17 | 17 |
MMM | 3M Co | 2008/12/31 | 2009/1/29 | 29 |
PG | Procter & Gamble Co | 2008/6/30 | 2008/8/5 | 36 |
UTX |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 | 2008/12/31 | 2009/1/21 | 21 |
KO | Coca Cola Co | 2008/12/31 | 2009/2/12 | 43 |
BA | Boeing Co | 2008/12/31 | 2009/1/28 | 28 |
VZ | 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 | 2008/12/31 | 2009/1/27 | 27 |
HPQ | Hewlett Packard Co | 2008/10/31 | 2008/11/24 | 24 |
CAT | Caterpillar Inc Del | 2008/12/31 | 2009/1/26 | 26 |
MRK | Merck & Co Inc | 2008/12/31 | 2009/2/3 | 34 |
T | At&T Inc | 2008/12/31 | 2009/1/28 | 28 |
JPM | Jpmorgan Chase & Co | 2008/12/31 | 2009/1/16 | 16 |
KFT | Kraft Foods Inc | 2008/12/31 | 2009/2/4 | 35 |
HD | Home Depot Inc | 2009/2/1 | 2009/2/24 | 23 |
DD | Du Pont E I De Nemours & Co | 2008/12/31 | 2009/1/27 | 27 |
DIS | Disney Walt Co | 2008/9/27 | 2008/11/6 | 40 |
MSFT | Microsoft Corp | 2008/6/30 | 2008/7/17 | 17 |
INTC | Intel Corp | 2008/12/27 | 2009/1/16 | 20 |
PFE | Pfizer Inc | 2008/12/31 | 2009/1/26 | 26 |
AXP | American Express Co | 2008/12/31 | 2009/1/27 | 27 |
GE | General Electric Co | 2008/12/31 | 2009/1/23 | 23 |
BAC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2008/12/31 | 2009/1/16 | 16 |
AA | Alcoa Inc | 2008/12/31 | 2009/1/13 | 13 |
GM | General Mtrs Corp | 2008/12/31 | 2009/2/26 | 57 |
C | Citigroup Inc | 2008/12/31 | 2009/1/16 | 16 |
平均值 | 27 |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LED 背光電視投票結果 7% 願意購買--7% Vistors Are Willing to Buy a Samsung LED Backlite TV!
在2009年的1月LED產業觀察,我發起了一項投票,問到訪這個部落格的網友,是否願意購買1台價格60,000台幣的三星LED背光電視。這項投票從2/27~3/6止,由Google Aanalytics的統計數據,這段期間總共有1397位不重複的訪客,其中有196位網友參與這一次的投票,14位願意購買,186位不願意。
投票的結果,總共有7%的網友願意購買。這還真是令我意外,因為之前三星自身的目標即是在2009年賣出的LCD電視中,有10%為LED背光電視。從這一次的投票結果來看,這樣的目標似乎是可能達到的。
不過除了這一次的投票以外,我們再來看一些數據。(所有資料引用自STPI科技產業資訊室)
由這一篇報導來看,美國的液晶電視在2009年的預計銷售量低標是107.5KK台,又以這一篇報導來看,三星在2008年的美國市場佔有率是18.7%,而我預期仍會持續成長,也就是可以到高標20%左右。
再根據Displaybank所做的北美液晶電視銷售調查,1月份北美暢銷電視中84%為液晶電視,60%以上為超高畫質(Full-HD) 規格。但是我認為Full-HD的比率仍會往上升,所以預估到80%左右。
所以我推測三星在美國的LED背光電視銷售量的預估是
107.5KK * 20% * 80% * 10% = 1.72 KK
如此亮麗的數字背後,其實仍有隱憂,首先是第一個數字,美國的消費市場緊縮的同時,液晶電視的成長是否會如市調機構評估的,仍有15%的成長?再來第四個數字,LED背光電視真能站到Full-HD電視銷售量的10%?第四個數字至為關鍵,只要少個1%就會造成數字少10%。
暫且還是把2009年的高標設成 200萬台,乘以6萬的售價,整個產值大概可以到1200億台幣左右,雖然產值這麼大,但是LED產業可以從中取得多少的營業額呢?會是120億台幣嗎?等我進一步查到LED背光模組電視的成本分析表(誰有「ET電子技術272期-背光模組薄型化技術動向」的影像檔啊??)再來算。真要能有120億台幣,那麼只提供LED晶粒的第n供應商晶電會有多少的營收進帳?真能樂觀的看待LED背光電視的錢途?
我個人認為,如果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可以在2009年的購物季價格下殺,殺很大,突破1,000美元的心理關卡的話,說不定銷售量會再大幅度的增加,甚至超過10%。把這一點記下來,我會在2009年底再為大家作一次價格調查。
以上。
投票的結果,總共有7%的網友願意購買。這還真是令我意外,因為之前三星自身的目標即是在2009年賣出的LCD電視中,有10%為LED背光電視。從這一次的投票結果來看,這樣的目標似乎是可能達到的。
不過除了這一次的投票以外,我們再來看一些數據。(所有資料引用自STPI科技產業資訊室)
由這一篇報導來看,美國的液晶電視在2009年的預計銷售量低標是107.5KK台,又以這一篇報導來看,三星在2008年的美國市場佔有率是18.7%,而我預期仍會持續成長,也就是可以到高標20%左右。
再根據Displaybank所做的北美液晶電視銷售調查,1月份北美暢銷電視中84%為液晶電視,60%以上為超高畫質(Full-HD) 規格。但是我認為Full-HD的比率仍會往上升,所以預估到80%左右。
所以我推測三星在美國的LED背光電視銷售量的預估是
107.5KK * 20% * 80% * 10% = 1.72 KK
如此亮麗的數字背後,其實仍有隱憂,首先是第一個數字,美國的消費市場緊縮的同時,液晶電視的成長是否會如市調機構評估的,仍有15%的成長?再來第四個數字,LED背光電視真能站到Full-HD電視銷售量的10%?第四個數字至為關鍵,只要少個1%就會造成數字少10%。
暫且還是把2009年的高標設成 200萬台,乘以6萬的售價,整個產值大概可以到1200億台幣左右,雖然產值這麼大,但是LED產業可以從中取得多少的營業額呢?會是120億台幣嗎?等我進一步查到LED背光模組電視的成本分析表(誰有「ET電子技術272期-背光模組薄型化技術動向」的影像檔啊??)再來算。真要能有120億台幣,那麼只提供LED晶粒的第n供應商晶電會有多少的營收進帳?真能樂觀的看待LED背光電視的錢途?
我個人認為,如果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可以在2009年的購物季價格下殺,殺很大,突破1,000美元的心理關卡的話,說不定銷售量會再大幅度的增加,甚至超過10%。把這一點記下來,我會在2009年底再為大家作一次價格調查。
以上。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2009MAR12 LED10 指數 13.87
指數詳請請按我。
另有LED產業3個月/12個月營收趨勢圖。從營收趨勢圖來看,急單效應似乎不是雨露均沾,幾家營運規模比較小的LED封裝廠營收都沒有大幅增加,但是多數的LED產業公司2月營收均比1月增加,有效拉升營收3MA的曲線,止跌趨勢明顯。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佰鴻,新世紀,久元,鼎元,燦圓,聚積。
後補名單:宏齊,東貝。
本月概況如下:
1. 一銓市值掉出12名外,以聚積替補。
代 號 名 稱 LED 產業鍊 佔LED10指數權重
2301 光寶科 LED 燈 36.02%
2448 晶電 晶圓 22.77%
2393 億光 LED 燈 15.77%
2340 光磊 LED 封裝 6.00%
3031 佰鴻 LED 燈 3.90%
3383 新世紀 晶圓 3.68%
6261 久元 LED挑檢設備 3.34%
2426 鼎元 晶圓 3.06%
3061 燦圓 晶圓 2.89%
2486 聚積 LED 驅動IC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