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使用 Google Analytics 追蹤瀏覽者的資訊,可以查看到到本站的閱讀者由哪些關鍵字找到本站。因為本格專注在LED產業觀察,在Analytics中的這些關鍵字,充滿著與LED產業相關的廠商。然而最讓人玩味的是,如文末的關鍵字串所顯示的,有許多人把一些LED產業的知名企業,與鴻海相關企業綁在一起,查到我這裡來了。
我覺得,這些查詢真是應了郭董說的「沒有鴻海,哪來的藍海」。大家都急著找與鴻海結盟的廠商,希望透過郭董的掌舵,將自己手上的公司由紅海,駛向藍海。可是這樣會不會太急了?
翻開郭董的購併史,郭董會買或成立哪些公司?以我的記憶所及,我把他歸納成三種型態。而其中第一個理由最為重要。
1.為了補足失去的一角
郭董為了壯大事業版圖,銷出更多的零組件,在過去發動多起併購案,將4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ar Electronics)產業的諸多廠商納入旗下,壯大富士康的帝國。
鴻海利用兩種方式來購併這些公司,其一是採用股權購併的方式,被購併的「小廠」以換股的方式成為鴻海的事業群,或是成為鴻海投資公司的子公司。比較特別的是新普,鴻海以私募的方式入股成為股東但是沒有進入董事會。
1.1採用股權購併的方式
通訊設備代工 -- 國碁
數位相機代工 -- 普立爾
手機設計 -- 奇美通訊
車用連接器 -- 安泰實業
1.2採用私募入股的方式
筆記型電腦電池代工 -- 新普
2.帶槍投靠
第二種鴻海集團的成員公司則是有技術高超的人士投靠,由郭董出資,建構出另外一個龐大的零組件王國。
TFT/LCD -- 群創 - 段行建
段行建是原聯友光電總經理,在併入友達後擔任友達總經理四個月後辭職,一年後在郭董支持下創辦群創。
半導體設備代工 -- 沛鑫 - 曹治中
曹治中原為世大半導體的廠長,在台積電購併後,擔任廠長,在郭董旗下創業。
3.價格超便宜
無線網路模組代工 -- 建漢
建漢的併購是這一連串併購史中最戲劇化的一幕。由於建漢前董事長陳漢清涉嫌掏空建漢,建漢連續兩日落入跌停,委賣張數也都高達4-5萬張。但是在跌停兩日後,第三日,鴻海在盤末大舉承接,取得建漢共 30914張持股,約佔建漢11-12%股權,每股價格11.55元,成為建漢第 2大股東。對照近日的股價,這筆併購案真是超划算啊!
檢視這些過去的併購史,對照LED產業有那一家有類似的情況,可以誘使郭董出手呢?答案在7/18日揭曉了,就是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先進電(3437),理由呢?我認為是3.價格超便宜。
但是呢這一樁買賣,有記者不知道從哪裡聽來,加上「鴻海入主後將擴增50台MOCVD設備,積極跨入上游晶粒市場,與晶電及日本大廠一較高下。」,惹得先進電在公開觀測站澄清。
這些記者是不曉得先進電在LED產業供應鏈的地位?還是「看到影子,就開槍」?先進電好像從來沒有生產過晶粒,況且長晶的技術應該有一定的難度,要不然元砷與連勇何必與晶電合併? 我認為郭董要真要進入長晶的領域,必定會有如「段行建」與「曹治中」等級的人物加入鴻海方有可能。會不會發生呢?誰也不知道。
另外一點,郭董真應該去作創投的,在他看上的產業,他手下公司全都可以站到台股/港股名列前矛的位置。台灣應該沒有幾家公司與經營者有這樣的能耐。 (ps.郭董好像有在股東會宣示要用工業銀行的方式養旗下子公司)
【查詢關鍵字列表】
由6/9 ~ 7/17 的關鍵字中,有鴻海相關字眼的查詢列表
九豪 沛鑫
先進開發 沛鑫
先進開發 鴻海
鴻海 曜富
沛鑫光電 華上 led
沛鑫入主先進開發光電
詹世雄,鴻海
鴻海 led 併購
鴻海 led晶粒
鴻海 億光 先進光電
鴻海 曜富
鴻海先進開發光電
這裡紀錄著我日常生活,台股、美股投資交易與產業主題的相關研究。 I try to write everything that displays a vivid image in daily life.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2007JUL30 賣出 佳龍 102
*賣出理由:
由於佳龍發布新聞96年6月自結稅前純益3025萬9仟元,換算為每月eps為0.402(未稅),乘以9個月,再加上第一季的EPS(已稅),預估今年稅前可以賺4.28以上(未稅,未計入本年除權息之調整)。所以,吸引投資人買入,推升股價。
可是以上的數據成真,接下來兩季的每月營收都要達到或超越6月的水準才行。雖然有所謂「環保氣柱」,但是新產品何時可以挹注獲利仍難預測。
我認為本股已達短線高點。將手上持股全部賣出。
* 操作策略:
由於佳龍之環保事業長線仍然看好,將等股價有低點後,再行承接。
*報酬率
買太久了 不會算 ...
由於佳龍發布新聞96年6月自結稅前純益3025萬9仟元,換算為每月eps為0.402(未稅),乘以9個月,再加上第一季的EPS(已稅),預估今年稅前可以賺4.28以上(未稅,未計入本年除權息之調整)。所以,吸引投資人買入,推升股價。
可是以上的數據成真,接下來兩季的每月營收都要達到或超越6月的水準才行。雖然有所謂「環保氣柱」,但是新產品何時可以挹注獲利仍難預測。
我認為本股已達短線高點。將手上持股全部賣出。
* 操作策略:
由於佳龍之環保事業長線仍然看好,將等股價有低點後,再行承接。
*報酬率
買太久了 不會算 ...
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07JUL27 買入 鴻準 358.5
* 購買理由:
股價為近期低點,購入部分股份在除權時可以分滿1股。
由於鴻準為高價股,若參與除權,未滿1股的股金將以現金分配,與除權後的股價相比差異太大,所以在股價低點購入小部份部位,為除權作準備。
*操作策略
將參與96年除權及除息。
除權後價位 340 賣出。
* 期望報酬率:
10%
股價為近期低點,購入部分股份在除權時可以分滿1股。
由於鴻準為高價股,若參與除權,未滿1股的股金將以現金分配,與除權後的股價相比差異太大,所以在股價低點購入小部份部位,為除權作準備。
*操作策略
將參與96年除權及除息。
除權後價位 340 賣出。
* 期望報酬率:
10%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2007JUL26 賣出 元隆 20.4
* 賣出理由:
1. 達到報酬率,賣出。
出清全部持股。
* 操作策略:
請參見我的文章--元隆近期消息面的一些思考。
由於推估大幅獲利在明年第二季,將視產業的發展在11,12月,再次檢視是否有介入之理由。
*報酬率 : ˙67 %。
1. 達到報酬率,賣出。
出清全部持股。
* 操作策略:
請參見我的文章--元隆近期消息面的一些思考。
由於推估大幅獲利在明年第二季,將視產業的發展在11,12月,再次檢視是否有介入之理由。
*報酬率 : ˙67 %。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元隆近期消息面的一些思考
*近期消息
1.20070713元隆成立區外分公司,於現有廠房產能不足,新無塵室雖已在進行中,而為能快速提升現有廠區產出效率及符合園區相關法令規定,擬成立區外分公司,並以該分公司承租無塵室廠房,以持續研發技術及增加瓶頸機台產能。
2.20070717元隆Q2轉虧為盈 單季每股稅前盈餘0.053元。
*營運狀況推估
1.20073Q將完成廠房的新無塵室。
2.20074Q將完成新機台搬遷,與小部分量產。
3.081Q產品完成驗證。
*我的財務概算
1. 2Q營收達3.63億元,達到損益兩平。
2. 由於產能擴充仍有限,五月營收127,512K,可以視為未來六個月的營收的參考值。不計入未來兩季的無塵室與設備的支出的話,每季預計可賺19,895K,下半年eps約0.3。年度 eps約0.15。只要每個月營收比127,512K多的話就可以賺得更多。
3.在代工價格不變,明年第二季可能才能大幅獲利。但在二線代工廠,如茂矽之產能供給增加下,前述前提可否實現仍具變數。
*操作策略
近期股價將開始震盪,進行整理,當股價又開始往上攀升以後將賣出。
1.20070713元隆成立區外分公司,於現有廠房產能不足,新無塵室雖已在進行中,而為能快速提升現有廠區產出效率及符合園區相關法令規定,擬成立區外分公司,並以該分公司承租無塵室廠房,以持續研發技術及增加瓶頸機台產能。
2.20070717元隆Q2轉虧為盈 單季每股稅前盈餘0.053元。
*營運狀況推估
1.20073Q將完成廠房的新無塵室。
2.20074Q將完成新機台搬遷,與小部分量產。
3.081Q產品完成驗證。
*我的財務概算
1. 2Q營收達3.63億元,達到損益兩平。
2. 由於產能擴充仍有限,五月營收127,512K,可以視為未來六個月的營收的參考值。不計入未來兩季的無塵室與設備的支出的話,每季預計可賺19,895K,下半年eps約0.3。年度 eps約0.15。只要每個月營收比127,512K多的話就可以賺得更多。
3.在代工價格不變,明年第二季可能才能大幅獲利。但在二線代工廠,如茂矽之產能供給增加下,前述前提可否實現仍具變數。
*操作策略
近期股價將開始震盪,進行整理,當股價又開始往上攀升以後將賣出。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2007JUL19 賣出 矽統 20.40
* 賣出理由:
1. 有產業新聞指出華擎以Nvidia的整合晶片組但是減去HDMI的功能以應戰ATI的M690系列。
2. AMD提早降價,以保住開學潮訂單。
3. 個人看好M690系列之規格,為低價PC標竿,矽統新產品離這樣的規格標竿仍有2季以上的距離,不看好未來發展。
4.矽統爆出7萬多張的漲停大量,不看好近期股價股價發展。
出清全部持股。
* 操作策略:
由於個人預期矽統不具備晶片組競爭優勢,將不再介入本檔買賣。
想要繼續操作此檔的網友請參考,漢童的部落格。
*報酬率 : ˙7.4 %。
1. 有產業新聞指出華擎以Nvidia的整合晶片組但是減去HDMI的功能以應戰ATI的M690系列。
2. AMD提早降價,以保住開學潮訂單。
3. 個人看好M690系列之規格,為低價PC標竿,矽統新產品離這樣的規格標竿仍有2季以上的距離,不看好未來發展。
4.矽統爆出7萬多張的漲停大量,不看好近期股價股價發展。
出清全部持股。
* 操作策略:
由於個人預期矽統不具備晶片組競爭優勢,將不再介入本檔買賣。
想要繼續操作此檔的網友請參考,漢童的部落格。
*報酬率 : ˙7.4 %。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2007JUL13 賣出 佳龍 77.4
*賣出理由:
短線高點。賺取差價。
佳龍這一隻股票是我的核心持股,我只會逢高出,逢低進。
等到出現 50 以下的價位的時候,會再次進場。
目前手上仍有持股。
*報酬率
買太久了 不會算 ...
短線高點。賺取差價。
佳龍這一隻股票是我的核心持股,我只會逢高出,逢低進。
等到出現 50 以下的價位的時候,會再次進場。
目前手上仍有持股。
*報酬率
買太久了 不會算 ...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2007JUL11 LED10 指數 32.55
指數詳情請按我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鼎元,華上,東貝,久元,佰鴻,一詮。
後補名單:宏齊、璨圓。
1. 股本依公開資訊觀測站5月底登錄股本計算,發行股數減去第一季資產負債表中母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庫藏股之股數。
2. 泰谷以6/26除權後之股本計算。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鼎元,華上,東貝,久元,佰鴻,一詮。
後補名單:宏齊、璨圓。
1. 股本依公開資訊觀測站5月底登錄股本計算,發行股數減去第一季資產負債表中母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庫藏股之股數。
2. 泰谷以6/26除權後之股本計算。
代 號 名 稱 LED產業鍊 佔LED10指數權重
2301 光寶科 LED 燈 39.70%
2448 晶電 晶圓 24.32%
2393 億光 LED 燈 12.34%
2340 光磊 LED 顯示器 6.58%
2426 鼎元 晶圓 3.14%
6289 華上 晶圓 3.08%
2499 東貝 LED 燈 2.83%
6261 久元 LED 挑檢設備 2.83%
3031 佰鴻 LED 燈 2.61%
2486 一詮 LED 封裝 2.57%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6月LED產業觀察 -- 高飛的 CREE 股價
國外篇
這個月國外LED產業重點事項有兩件,各位看官,慢慢往下看啊。
1. 高飛的 Cree股價
美國某證券分析師(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rew Huang)在6月1號發表的報告,說CREE的一年目標價上看50美元,他的立論是,倘若美國果真立法禁止鎢絲燈泡(incandescent light bulb)使用,可望可望激勵Cree營收大幅上揚。報告一出,CREE的走勢就像沖天炮一樣從22.5美元左右,一路高飛到27.41美元。
不過好景不常,在飆升了三天以後,到6月6日卻有分析師(ThinkEquity Partners' Mike Burton)看壞CREE,說一年的目標價只有18美元同時要大家賣出,他認為LED背光模組的量還沒有開出來,同時受到亞洲對手(Taiwan)的價格競爭,難以支撐股價。隔天CNBC著名的"Mad Money"節目主持人Jim Cramer發表評論認為,CREE的股價已到高檔,建議投資人賣出。這兩則評論一發表,股價就一路走跌到24美元,再反彈到最近的25美元為止。
有圖有真相,請用Google Finance,在欄框內輸入CREE查詢,將出現個股的資料。在圖表的部份,下方的區間可以左右推拉,注意到圖表上方的時間,定位到MAY 29 - Jul 02, 2007,就可以看到CREE在6月份的走勢。圖上標的A, B, C, D可以對應到右側的新聞項目,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新聞對股價的影響。演出另類的分析師現形記。
2. Philips 併購 Color Kinetics
本月另外一個重大的新聞就是Philips以688百萬美元高價購併LED照明製造商Color Kinetics,繼年初購併加拿大的TIR System這是Philips在照明燈具領域的第二次併購。這宗購併案Philips出價每股34元比公佈前的Color Kinetics(CLKS)收盤價29.79還要高出14%。
Philips表示,購併的理由是因為Color Kinetics具有關鍵性驅動LED的技術,可以調整LED的顏色與亮度。這項技術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包括飛利浦等其他公司,都已經授權了這項技術。
LEDs Magazine有一篇分析特稿,請參考。分析中指出,Color Kinetics原先並未與Lumileds合作,他所出品的燈具以使用Nichia與Cree的LED為大宗。在整併的初期其實對Lumileds的業務並沒有幫助。CompoundSemi有另外一篇分析。
我是比較同意CompoundSemi的觀點,將TIR System, Color Kinetics儘納入旗下,合併初期Color Kinetics或許不會對Lumileds有幫助,但是因為專利訴訟除去,對TIR System的業務將大有幫助,未來兩家合併對Philips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啊。
另外,這一次的併購案CREE可算是漁翁得利,CREE持有Color Kinetics約4%的股份,在這宗交易案CREE至少將進帳29.4百萬美元。就過去的CREE從Color Kinetics的收益24百萬美元加進來,當初CREE只投資了12.7百萬美元,總共回收了53.4百萬美元,獲益率是320%。
國內篇
看完國外分析師推薦CREE之後,造成的股價推升魔力,在國內篇,就來看看各個劵商對晶電的研究與推薦吧。
1. 2007/05/29 美林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中央社記者錢怡,鉅亨網謝艾利報導)
美林證券首度將LED產業納入投資追蹤組合當中,並建議買進晶電 (2448),目標價151元。
美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志凱將LED產業首度納入追蹤,給予「正面」(Postive)評等,強調看好上游多於下游廠商,給予晶電(2448)「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145元。
小評:同一個報告,兩則新聞報導有兩個目標價。
2. 2007/06/05 花旗環球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報導)
花旗環球證券偏好上游的晶電 (2448),升等至「買進」。
花旗證台灣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雖然仍對LED在筆記型電腦和液晶電視的應用看法持保留態度,但在小尺寸的應用、照明及裝飾性應用普及率擴增,看好產業景氣可從今年第2季旺到明年首季。但LED下游面臨來自日韓廠商的價格競爭,因此營收雖不斷成長,但獲利成長空間卻有限,因為議價能力已轉往上游廠商。
蓋欣山並指出,由於 LED產業產能使用率擴張控制 的不錯,出貨價格的主導權握在上游 LED大廠手上,預 估今明兩年平均出貨單價價格的穩定,有助於上游LED 大廠毛利率水準的提升。而對於台灣下游 LED大廠,花旗環球認為,來自於日本與韓國同業間的競爭相當激烈,發生價格戰的壓力不小,對於下游 LED大廠未來毛利率表現是很大的一項考驗。
因此從長期產業結構性轉變的角度來看,蓋欣山認為上游供應商集中,且資本支 出有紀律,等於掌握了議價能力,將晶電由「持有」升等至「買進」,給予162元的目標價,認為市場低估晶電成長力道,及其在白光LED的技術升級能力。同時,晶電目前外資持股水準僅1成左右,相較於億光外資持股達35%,相信未來晶電還會有新資金挹注。
蓋欣山表示,從晶電今年首季毛利率達 30%,超乎市場預期的水準來看,今年2月底,晶電 3合1購併整合元砷光電與連勇後,合併效益已逐漸發揮出來,旗下產能使用率重組與產品線調整,已達到不錯的功效,不但有助於擴充晶電未來全球市占率,對於毛利率表現也有很大的助益,預估今年下半年與明年,晶電毛利率將分別達到 33%與 34%。
3. 2007/07/05 雷曼兄弟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鉅亨網記者謝艾莉報導)
雷曼兄弟針對晶電 2448(TW)發佈最新的研究報告 指出,晶電第 2季營收表現比預期還要表現亮麗,第 3 季更在旺季的加持下,營收和毛利都將大幅躍升,因此不僅調高晶電今年 EPS從4.3元調高至4.5元,評等為「 買進」,目標價更是調高至157元。
針對晶電第 3季展望,雷曼兄弟指出,在高亮度藍 光出貨增溫下,預估營收第 3季年增率將達15-18%,尤 其在優良的產品組合以及更高的產能利用率下,帶動毛利率攀高至34-35%。不過雷曼兄弟認為,晶電受到客戶盤點影響, 6月 營收將比 5月衰退8-9%,不過 7月在出貨強勁下,可望 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
我的觀察
由於晶電在今年3月才完成三合一,所以第一季是三家的第一次合併營收。但是合併後的營收增長,各種財務的應計基礎都不一樣了,怎麼比較呢?我想每股營收應該是一個合併前後的好指標我試著列出20051Q~20072Q的每股營收數據,毛利率,稅前營益率給大家參考一下。
看了以上數據,到底晶電有沒有以上分析師說得那麼好,可以達到目標價大家等著瞧吧。
小結
台灣目前的股票看盤軟體,沒有像Google Finance這樣,把股價趨勢與新聞作一個結合的工具,看看各則新聞對股價的影響如何。我在想,如果有這樣的工具的話,一定可以讓許多不實時喊盤的內外資證券商分析師露出馬腳的。
這個月國外LED產業重點事項有兩件,各位看官,慢慢往下看啊。
1. 高飛的 Cree股價
美國某證券分析師(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rew Huang)在6月1號發表的報告,說CREE的一年目標價上看50美元,他的立論是,倘若美國果真立法禁止鎢絲燈泡(incandescent light bulb)使用,可望可望激勵Cree營收大幅上揚。報告一出,CREE的走勢就像沖天炮一樣從22.5美元左右,一路高飛到27.41美元。
不過好景不常,在飆升了三天以後,到6月6日卻有分析師(ThinkEquity Partners' Mike Burton)看壞CREE,說一年的目標價只有18美元同時要大家賣出,他認為LED背光模組的量還沒有開出來,同時受到亞洲對手(Taiwan)的價格競爭,難以支撐股價。隔天CNBC著名的"Mad Money"節目主持人Jim Cramer發表評論認為,CREE的股價已到高檔,建議投資人賣出。這兩則評論一發表,股價就一路走跌到24美元,再反彈到最近的25美元為止。
有圖有真相,請用Google Finance,在欄框內輸入CREE查詢,將出現個股的資料。在圖表的部份,下方的區間可以左右推拉,注意到圖表上方的時間,定位到MAY 29 - Jul 02, 2007,就可以看到CREE在6月份的走勢。圖上標的A, B, C, D可以對應到右側的新聞項目,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新聞對股價的影響。演出另類的分析師現形記。
2. Philips 併購 Color Kinetics
本月另外一個重大的新聞就是Philips以688百萬美元高價購併LED照明製造商Color Kinetics,繼年初購併加拿大的TIR System這是Philips在照明燈具領域的第二次併購。這宗購併案Philips出價每股34元比公佈前的Color Kinetics(CLKS)收盤價29.79還要高出14%。
Philips表示,購併的理由是因為Color Kinetics具有關鍵性驅動LED的技術,可以調整LED的顏色與亮度。這項技術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包括飛利浦等其他公司,都已經授權了這項技術。
LEDs Magazine有一篇分析特稿,請參考。分析中指出,Color Kinetics原先並未與Lumileds合作,他所出品的燈具以使用Nichia與Cree的LED為大宗。在整併的初期其實對Lumileds的業務並沒有幫助。CompoundSemi有另外一篇分析。
我是比較同意CompoundSemi的觀點,將TIR System, Color Kinetics儘納入旗下,合併初期Color Kinetics或許不會對Lumileds有幫助,但是因為專利訴訟除去,對TIR System的業務將大有幫助,未來兩家合併對Philips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啊。
另外,這一次的併購案CREE可算是漁翁得利,CREE持有Color Kinetics約4%的股份,在這宗交易案CREE至少將進帳29.4百萬美元。就過去的CREE從Color Kinetics的收益24百萬美元加進來,當初CREE只投資了12.7百萬美元,總共回收了53.4百萬美元,獲益率是320%。
國內篇
看完國外分析師推薦CREE之後,造成的股價推升魔力,在國內篇,就來看看各個劵商對晶電的研究與推薦吧。
1. 2007/05/29 美林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中央社記者錢怡,鉅亨網謝艾利報導)
美林證券首度將LED產業納入投資追蹤組合當中,並建議買進晶電 (2448),目標價151元。
美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志凱將LED產業首度納入追蹤,給予「正面」(Postive)評等,強調看好上游多於下游廠商,給予晶電(2448)「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145元。
小評:同一個報告,兩則新聞報導有兩個目標價。
2. 2007/06/05 花旗環球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報導)
花旗環球證券偏好上游的晶電 (2448),升等至「買進」。
花旗證台灣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雖然仍對LED在筆記型電腦和液晶電視的應用看法持保留態度,但在小尺寸的應用、照明及裝飾性應用普及率擴增,看好產業景氣可從今年第2季旺到明年首季。但LED下游面臨來自日韓廠商的價格競爭,因此營收雖不斷成長,但獲利成長空間卻有限,因為議價能力已轉往上游廠商。
蓋欣山並指出,由於 LED產業產能使用率擴張控制 的不錯,出貨價格的主導權握在上游 LED大廠手上,預 估今明兩年平均出貨單價價格的穩定,有助於上游LED 大廠毛利率水準的提升。而對於台灣下游 LED大廠,花旗環球認為,來自於日本與韓國同業間的競爭相當激烈,發生價格戰的壓力不小,對於下游 LED大廠未來毛利率表現是很大的一項考驗。
因此從長期產業結構性轉變的角度來看,蓋欣山認為上游供應商集中,且資本支 出有紀律,等於掌握了議價能力,將晶電由「持有」升等至「買進」,給予162元的目標價,認為市場低估晶電成長力道,及其在白光LED的技術升級能力。同時,晶電目前外資持股水準僅1成左右,相較於億光外資持股達35%,相信未來晶電還會有新資金挹注。
蓋欣山表示,從晶電今年首季毛利率達 30%,超乎市場預期的水準來看,今年2月底,晶電 3合1購併整合元砷光電與連勇後,合併效益已逐漸發揮出來,旗下產能使用率重組與產品線調整,已達到不錯的功效,不但有助於擴充晶電未來全球市占率,對於毛利率表現也有很大的助益,預估今年下半年與明年,晶電毛利率將分別達到 33%與 34%。
3. 2007/07/05 雷曼兄弟對晶電的推薦 (取自鉅亨網記者謝艾莉報導)
雷曼兄弟針對晶電 2448(TW)發佈最新的研究報告 指出,晶電第 2季營收表現比預期還要表現亮麗,第 3 季更在旺季的加持下,營收和毛利都將大幅躍升,因此不僅調高晶電今年 EPS從4.3元調高至4.5元,評等為「 買進」,目標價更是調高至157元。
針對晶電第 3季展望,雷曼兄弟指出,在高亮度藍 光出貨增溫下,預估營收第 3季年增率將達15-18%,尤 其在優良的產品組合以及更高的產能利用率下,帶動毛利率攀高至34-35%。不過雷曼兄弟認為,晶電受到客戶盤點影響, 6月 營收將比 5月衰退8-9%,不過 7月在出貨強勁下,可望 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
我的觀察
由於晶電在今年3月才完成三合一,所以第一季是三家的第一次合併營收。但是合併後的營收增長,各種財務的應計基礎都不一樣了,怎麼比較呢?我想每股營收應該是一個合併前後的好指標我試著列出20051Q~20072Q的每股營收數據,毛利率,稅前營益率給大家參考一下。
期別 96.2Q 96.1Q 95.4Q 95.3Q 95.2Q 95.1Q 94.4Q 94.3Q 94.2Q
每股營
業額 *5.10 3.43 4.37 4.85 4.7 3.50 3.02 2.76 2.47
營業
毛利率 N.A 30.43 30.58 34.16 30.31 25.64 39.66 31.89 20.22
稅前
營益率 N.A 20.20 12.82 25.23 23.71 17.52 25.30 23.96 12.94
*採用5月底股本計算(857,724+947,728+859,139)*1000/521,849,646
所有數據取自寶來金融網
看了以上數據,到底晶電有沒有以上分析師說得那麼好,可以達到目標價大家等著瞧吧。
小結
台灣目前的股票看盤軟體,沒有像Google Finance這樣,把股價趨勢與新聞作一個結合的工具,看看各則新聞對股價的影響如何。我在想,如果有這樣的工具的話,一定可以讓許多不實時喊盤的內外資證券商分析師露出馬腳的。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2007JUL04 買入 群益L7 1.04
* 購買理由:
1. 阿添伯故事作者指出萬點株式會社將出現四位數股價,這是我的首選個股。
2. 股價已高,股市專戶現金不足以購入現股,採取購入權証方式操作。
3. 聯發科即將至美股發行,相關新聞可望拉抬台股現貨行情。
4. 聯發科營收持續成長,進入電子消費旺季將持續帶動營收成長,預期下半年有更高的行情。
本權證列為差價組合持股。
*操作策略
1.8/15前到達報酬率後,賣出。
2.於到期(2007-10-23)後現金結算。
3.價格跌到1元以下停損。
* 期望報酬率:
200 %
* 可能風險:
1.聯發科價格跌落至履約價。
1. 阿添伯故事作者指出萬點株式會社將出現四位數股價,這是我的首選個股。
2. 股價已高,股市專戶現金不足以購入現股,採取購入權証方式操作。
3. 聯發科即將至美股發行,相關新聞可望拉抬台股現貨行情。
4. 聯發科營收持續成長,進入電子消費旺季將持續帶動營收成長,預期下半年有更高的行情。
本權證列為差價組合持股。
*操作策略
1.8/15前到達報酬率後,賣出。
2.於到期(2007-10-23)後現金結算。
3.價格跌到1元以下停損。
* 期望報酬率:
200 %
* 可能風險:
1.聯發科價格跌落至履約價。
另類台灣之光
Google Finance 右下角有一個分類產業查詢,點Technology可以查到科技股的交易摘要,畫面下方預設的查詢列出了美股科技股的市值前20大。在2007JUL03,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交易代碼 TSM)名列第14大,勝過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Corning,Research In Motion(黑苺機),EMC ,Alcatel-Lucent等科技大廠。
畫面中央的Subcategories,點Semiconductors,TSMC在半導體產業市值名列第二大,僅次於Intel。
有圖有真相。
畫面中央的Subcategories,點Semiconductors,TSMC在半導體產業市值名列第二大,僅次於Intel。
有圖有真相。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2007 理財目標 -- 半年追蹤
1. 達成 42%。 下半年需要提高現金儲備的比例。
2. 目前配平約4:6,但是先以達成現金儲備為目標。
3. 達成 98.5%。下半年目標整個股票組合自行增值15%。
4. 股票組合分為兩個部份,核心組合,差價組合,各佔50%。
- 核心組合
- 台塑化、中鴻、佳龍、鴻準。
- 差價組合
- 飛瑞(44),矽統(23),宏碁(82),原相(630),元隆(20)。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2007JUL02 買入元隆 12.2
* 購買理由:
1. 元隆為6吋小型晶圓代工廠,專注於Power MOSFET 製程。
2. 公司於95年底決定辦理私募,於7/2公布定價12.8。
3. 95年度股東會年報,表示每月之代工訂單到第四季將有35,000片之譜,產能不足所需。
4. 從95年第四季開始營收逐步上升,具有轉機性。
本年度第二次投機,本股列為差價組合持股。
*操作策略
1.由營收與過去之經營績效預測,第二季將損益兩平。但是考量第一季虧損,負債情況與可轉債成為股本,整年的獲利應不到1元。
2.由於第二季報表將在八月底公布,可證實以上預測,將在8/10~8/25日間視股價狀況,再行逢低買入。
3.持股將於到達報酬率後賣出。
* 期望報酬率:
60 %
* 可能風險:
1.過去兩個月股價大幅震盪與成交量有不尋常大量,顯示有作手參與本股操作。
2.元隆一可轉債開始贖回與轉換,將供給更多籌碼,預期股價將震動更為劇烈。
3.公司集保庫存不到60%,股權結構不透明。
4.公司七月與八月營收不如預期。
1. 元隆為6吋小型晶圓代工廠,專注於Power MOSFET 製程。
2. 公司於95年底決定辦理私募,於7/2公布定價12.8。
3. 95年度股東會年報,表示每月之代工訂單到第四季將有35,000片之譜,產能不足所需。
4. 從95年第四季開始營收逐步上升,具有轉機性。
本年度第二次投機,本股列為差價組合持股。
*操作策略
1.由營收與過去之經營績效預測,第二季將損益兩平。但是考量第一季虧損,負債情況與可轉債成為股本,整年的獲利應不到1元。
2.由於第二季報表將在八月底公布,可證實以上預測,將在8/10~8/25日間視股價狀況,再行逢低買入。
3.持股將於到達報酬率後賣出。
* 期望報酬率:
60 %
* 可能風險:
1.過去兩個月股價大幅震盪與成交量有不尋常大量,顯示有作手參與本股操作。
2.元隆一可轉債開始贖回與轉換,將供給更多籌碼,預期股價將震動更為劇烈。
3.公司集保庫存不到60%,股權結構不透明。
4.公司七月與八月營收不如預期。
2007JUL02 賣出華碩 92.5
* 賣出理由:
出清全部持股。
1.由於華擎將上市,品牌與制造分割新聞,本日大漲,3.2。
2.指數位於高檔,出清部位比較小的獲利持股。
* 操作策略:
由於華碩確定將品牌與製造分割,雖然華碩領導人施崇棠與宏碁前領導人施振榮之領導作風不同。但是進行分割必定會有陣痛期,未來不再追蹤本檔,直至製造與品牌之營運低潮新聞出現再行,追蹤買入。
*報酬率 : 17.8 %。
出清全部持股。
1.由於華擎將上市,品牌與制造分割新聞,本日大漲,3.2。
2.指數位於高檔,出清部位比較小的獲利持股。
* 操作策略:
由於華碩確定將品牌與製造分割,雖然華碩領導人施崇棠與宏碁前領導人施振榮之領導作風不同。但是進行分割必定會有陣痛期,未來不再追蹤本檔,直至製造與品牌之營運低潮新聞出現再行,追蹤買入。
*報酬率 : 17.8 %。
WAVE 與 IEEE 1609 -- 可以炒作四年的好題材
前言
車用電子(Car Electronics)在2006年被稱為是可以比擬3C的第4C。但是我認為台灣股票市場中並沒有主要的車用電子商品供應商,有的只是車用影音商品零件商,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真的要做到車用電子的終極商品,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認為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 或稱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的成品才是王道,那什麼是WAVE與IEEE1609,兩者的關係如何請繼續往下看。
DOT ITS 計畫
要談WAVE與IEEE1609之前,要先對美國運輸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的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計畫有一些認識。
DOT提出ITS計畫其目的要利用科技以提升運輸系統的效率,安全與便利性,讓公眾更便捷的使用,拯救生命,節省時間,進而增加生產力。ITS的計畫內容一直不斷的更新,但是主要圍繞在兩個方面:智慧型基礎建設(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IF)與智慧型車輛(Intelligent Vehicles, IV)。在ITS Overview的網站中有清楚的介紹。
美國有ITS的計畫,汽車工業的另外兩大陣營歐洲與日本則分別有自己的車輛行車安全計畫,分別是歐盟的SAFESPOT計畫與日本的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計畫。由於本文主要在介紹ITS中的WAVE與IEEE1609,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用以上的關鍵字到網路上查詢。不過我個人認為,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美國的標準應該會左右一部份歐日標準的制定,尤其是以日本的標準更有可能往美國傾斜。
WAVE and IEEE 1609
IF/IV WAVE
WAVE是IF後線系統與IV的接口,IF的訊息透過WAVE與IV做連結,兩者之間互相交換訊息,IV與IV之間也可以透過WAVE互相溝通。WAVE既然是IF與IV間的接口,所以IF與IV間和IV與IV三者溝通的方式與內容,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套標準,以免溝通錯亂,這一套標準就是IEEE 1609。
WAVE的系統包含數個部份,Road Transcerivers 將安裝在每個行車燈號與高速道路的交流道,這個裝在路旁的裝置會與通過的車輛,交換來自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單位的資訊。WAVE Client則配備在行駛的車輛上,回報車輛的狀況與接收Road Transceriver交付的資料,並與其他的WAVE Client相溝通。
建立WAVE系統能做什麼事呢?例如有事故發生時,駕駛人可以在300~500公尺前就得到路況的資訊。救援的車輛(配備有1KM WAVE的)可以在1KM的範圍內指示車輛改道並控制燈號指印正確的改道途徑。備配WAVE Client的車輛更可以成為路況的報告者,道路管理單位可以得到車輛的溫度與道路狀況以決定是否需要派鏟雪車。IF的後線系統還可以把道路安全資訊與塞車資訊交給行經的車輛,比如說在前端的交通路口由紅燈轉綠燈的時候,可以收到這個交叉路口另一個方向仍有一輛車衝過來的警告。
我的另外一個想法,則是車間的通訊應用,日本廠商的車間通訊的示範應用,主要在路況交換資訊,像是在山路行駛的時候,發出警告給後面的車輛有大幅度的轉彎。我的想像應用則是車隊出遊就可以利用車間通訊來做溝通,取代無線電。
IEEE 1609
IEEE1609制定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將車輛的主要系統的資訊(包含引擎,傳動系統,煞車,懸吊系統等)與道路的基礎架構兩者相溝通的機制,它在 5.9 GHz波段下操作,可與手機共同提供高速率資料。使用IEEE 802.11系列的無線區域網路通訊標準802.11p(由IEEE 802.11a發展而來)作為底層的通訊技術,同時採用IPv6作為上層的通訊協定。
IEEE1609包括四個部份,目前所有的技術內容已經都審核通過,進入測試使用的階段。(以下英文內容取自IEEE 英文稿)
IEEE 1609.0
IEEE P1609.0™, is underway as an architecture document that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WAVE 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a contex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other WAVE standards and IEEE 802.11™ (WAVE mode).
IEEE1609.1 - 2006.10核准通過
處理許多同時的資料流,記憶體管理與其他資源。
IEEE 1609.1™, "Trial-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 Resource Manager," which describes the flow of the command-response interchange between multiple remote applications and the resource manager.
IEEE1609.2 - 2006.06核准通過
定義通訊協定的安全性,確保通訊不被旁聽,干擾與其他的攻擊行為。
IEEE 1609.2™, "Trial-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 Security Services for Ap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Messages", which covers methods to make WAVE messages secure against eavesdropping, spoofing and other attacks.
IEEE1609.3 - 2007.05 核准通過
WAVE網路服務與通訊協定。本項網路將建構在802.11p的無線網路基礎。
IEEE 1609.3 is part of a standards family to support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roadside communications that will allow motor vehicles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roadside systems to access safety and travel-related information. It defines services at the network and transport layers to support this wireless connectivity.
IEEE1609.4 - 2006.11 核准通過
管理頻道,與服務頻道的管理。
IEEE 1609.4™, 「Trial 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 Multichannel Operation」, which provides an interface to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 stack and provides for multi-channel operation versus the single channel of IEEE 802.11p™.
縱然IEEE 1609是為了WAVE的遠大目標與應用,但是標準制定的過程最被廣泛討論的卻是資料安全的問題,因為使用WAVE的車輛透過資料交付,將可以長期識別一輛車輛的資料。警察部門可能會以指示性的使用方式(instructive usage),例如由車輛的識別資料調查車輛有沒有闖紅燈。這樣的作為可能會違反美國的隱私權規定並且可能會讓使用者有疑慮而不採用這個系統。
所以 IEEE 1609.2在制定的時候,有幾個措施來解除這個疑慮,其一是車輛的資料交付在行駛後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其二是定期更改IP位址。
車用電子(Car Electronics)在2006年被稱為是可以比擬3C的第4C。但是我認為台灣股票市場中並沒有主要的車用電子商品供應商,有的只是車用影音商品零件商,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真的要做到車用電子的終極商品,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認為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 或稱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的成品才是王道,那什麼是WAVE與IEEE1609,兩者的關係如何請繼續往下看。
DOT ITS 計畫
要談WAVE與IEEE1609之前,要先對美國運輸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的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計畫有一些認識。
DOT提出ITS計畫其目的要利用科技以提升運輸系統的效率,安全與便利性,讓公眾更便捷的使用,拯救生命,節省時間,進而增加生產力。ITS的計畫內容一直不斷的更新,但是主要圍繞在兩個方面:智慧型基礎建設(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IF)與智慧型車輛(Intelligent Vehicles, IV)。在ITS Overview的網站中有清楚的介紹。
美國有ITS的計畫,汽車工業的另外兩大陣營歐洲與日本則分別有自己的車輛行車安全計畫,分別是歐盟的SAFESPOT計畫與日本的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計畫。由於本文主要在介紹ITS中的WAVE與IEEE1609,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用以上的關鍵字到網路上查詢。不過我個人認為,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美國的標準應該會左右一部份歐日標準的制定,尤其是以日本的標準更有可能往美國傾斜。
WAVE and IEEE 1609
IF/IV WAVE
WAVE是IF後線系統與IV的接口,IF的訊息透過WAVE與IV做連結,兩者之間互相交換訊息,IV與IV之間也可以透過WAVE互相溝通。WAVE既然是IF與IV間的接口,所以IF與IV間和IV與IV三者溝通的方式與內容,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套標準,以免溝通錯亂,這一套標準就是IEEE 1609。
WAVE的系統包含數個部份,Road Transcerivers 將安裝在每個行車燈號與高速道路的交流道,這個裝在路旁的裝置會與通過的車輛,交換來自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單位的資訊。WAVE Client則配備在行駛的車輛上,回報車輛的狀況與接收Road Transceriver交付的資料,並與其他的WAVE Client相溝通。
建立WAVE系統能做什麼事呢?例如有事故發生時,駕駛人可以在300~500公尺前就得到路況的資訊。救援的車輛(配備有1KM WAVE的)可以在1KM的範圍內指示車輛改道並控制燈號指印正確的改道途徑。備配WAVE Client的車輛更可以成為路況的報告者,道路管理單位可以得到車輛的溫度與道路狀況以決定是否需要派鏟雪車。IF的後線系統還可以把道路安全資訊與塞車資訊交給行經的車輛,比如說在前端的交通路口由紅燈轉綠燈的時候,可以收到這個交叉路口另一個方向仍有一輛車衝過來的警告。
我的另外一個想法,則是車間的通訊應用,日本廠商的車間通訊的示範應用,主要在路況交換資訊,像是在山路行駛的時候,發出警告給後面的車輛有大幅度的轉彎。我的想像應用則是車隊出遊就可以利用車間通訊來做溝通,取代無線電。
IEEE 1609
IEEE1609制定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將車輛的主要系統的資訊(包含引擎,傳動系統,煞車,懸吊系統等)與道路的基礎架構兩者相溝通的機制,它在 5.9 GHz波段下操作,可與手機共同提供高速率資料。使用IEEE 802.11系列的無線區域網路通訊標準802.11p(由IEEE 802.11a發展而來)作為底層的通訊技術,同時採用IPv6作為上層的通訊協定。
IEEE1609包括四個部份,目前所有的技術內容已經都審核通過,進入測試使用的階段。(以下英文內容取自IEEE 英文稿)
IEEE 1609.0
IEEE P1609.0™, is underway as an architecture document that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WAVE 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a contex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other WAVE standards and IEEE 802.11™ (WAVE mode).
IEEE1609.1 - 2006.10核准通過
處理許多同時的資料流,記憶體管理與其他資源。
IEEE 1609.1™, "Trial-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 Resource Manager," which describes the flow of the command-response interchange between multiple remote applications and the resource manager.
IEEE1609.2 - 2006.06核准通過
定義通訊協定的安全性,確保通訊不被旁聽,干擾與其他的攻擊行為。
IEEE 1609.2™, "Trial-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 Security Services for Ap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Messages", which covers methods to make WAVE messages secure against eavesdropping, spoofing and other attacks.
IEEE1609.3 - 2007.05 核准通過
WAVE網路服務與通訊協定。本項網路將建構在802.11p的無線網路基礎。
IEEE 1609.3 is part of a standards family to support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roadside communications that will allow motor vehicles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roadside systems to access safety and travel-related information. It defines services at the network and transport layers to support this wireless connectivity.
IEEE1609.4 - 2006.11 核准通過
管理頻道,與服務頻道的管理。
IEEE 1609.4™, 「Trial Use Standard for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 Multichannel Operation」, which provides an interface to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 stack and provides for multi-channel operation versus the single channel of IEEE 802.11p™.
縱然IEEE 1609是為了WAVE的遠大目標與應用,但是標準制定的過程最被廣泛討論的卻是資料安全的問題,因為使用WAVE的車輛透過資料交付,將可以長期識別一輛車輛的資料。警察部門可能會以指示性的使用方式(instructive usage),例如由車輛的識別資料調查車輛有沒有闖紅燈。這樣的作為可能會違反美國的隱私權規定並且可能會讓使用者有疑慮而不採用這個系統。
所以 IEEE 1609.2在制定的時候,有幾個措施來解除這個疑慮,其一是車輛的資料交付在行駛後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其二是定期更改IP位址。
其他的應用
由於車輛在開始交付行車資訊以後,就可以獨一的識別一輛車輛,目前還有很多的WAVE應用被提出來,像是
由於車輛在開始交付行車資訊以後,就可以獨一的識別一輛車輛,目前還有很多的WAVE應用被提出來,像是
- 收取過路費
- 預先告知道路需要改道的時間
- 還可以支付加油費用與停車費
汽車工業與政府部門將在2008年決定是否推動WAVE,WAVE Client預計在2011年將成為標準配備。
我的看法
不管是WAVE Transceiver 或是車端用機,在美國政府與汽車工業的投資與努力之下,我認為未來應該可以成為美國道路行車的標準配備。但是能否如預期在2008~2009定版,並於2011年開始實用化仍須觀察。
由於WAVE Clint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果WAVE車機列為標準配備,不管是新車的內建機或是舊車的獨立機,這個電子商品的商機肯定比GPS還大。相較於日本廠商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就我蒐集資料的過程來看,台灣正體文資訊仍付之厥如,顯示台灣廠商或是智庫還沒有開始研究這個主題,我是覺得蠻可悲的。
目前已經有一些車用收音機的業者推出樣品,使用加顯示板的方式來顯示WAVE的資訊,開始路測。但是我認為這樣的WAVE車機只能單純的收發資訊,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個簡訊接收器。未來的整合式產品,我相信GPS地圖導航,影音功能,車輛資訊等等都會成為這個車機的一部份,或者說以目前的車機,整入WAVE Client的功能真正成為車用電子的中心。
我的看法
不管是WAVE Transceiver 或是車端用機,在美國政府與汽車工業的投資與努力之下,我認為未來應該可以成為美國道路行車的標準配備。但是能否如預期在2008~2009定版,並於2011年開始實用化仍須觀察。
由於WAVE Clint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果WAVE車機列為標準配備,不管是新車的內建機或是舊車的獨立機,這個電子商品的商機肯定比GPS還大。相較於日本廠商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就我蒐集資料的過程來看,台灣正體文資訊仍付之厥如,顯示台灣廠商或是智庫還沒有開始研究這個主題,我是覺得蠻可悲的。
目前已經有一些車用收音機的業者推出樣品,使用加顯示板的方式來顯示WAVE的資訊,開始路測。但是我認為這樣的WAVE車機只能單純的收發資訊,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個簡訊接收器。未來的整合式產品,我相信GPS地圖導航,影音功能,車輛資訊等等都會成為這個車機的一部份,或者說以目前的車機,整入WAVE Client的功能真正成為車用電子的中心。
我在想如果我是郭台銘會怎麼介入這個產品的市場?對郭董手下的公司進行點將:
1.普誠負責多媒體IC的設計與影音整合
2.建漢負責無線模組的研發
3.國基負責系統整合
4.鴻海負責組裝
但是郭台銘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與美日的汽車廠商取得合作關係吧!因為除了無線通訊,車機還要能取得車輛行駛的資訊,這就不是郭台銘可以插手的地方了。而且以上所有的公司都無法提供WAVE Client的關鍵元件,像是無線通訊晶片,車用作業系統等等。
會不會照以上車機的腳本發展呢?四年以後就知道了。
幾個參考連結
IEEE DSRC wg
IEEE DSRC FAQ
IEEE 802.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