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6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JUN09, Companies find their own ways) -- 產業的生路

國外篇

2009JUN15
中國的LED產量開始滿足自己本地的需求

[本文取自 compoundsemiconductor.net]

直到2002年以前,中國仍進口所有的LED晶粒。但是到2008年,中國已經可以滿足內部市場將近50%的需求,並且目前正由螢光燈轉型到固態照明。

中國政府決定建立一個本土的LED產業以滿足其所有照明的需求。中國目前使用約10-12%的能源在普通照明,這約合每年3000億度的用電量。不過當局期望這個數字可以因為使用LED替換常見卻不具效率的燈具(如鎢絲燈泡)而大幅降低。

為了協助LED產業的發展,中國在這個產業大量的投資。依照目前5年計畫(2006-2010)的規劃,中國將投注3億5千萬人民幣(約合5千1百萬美元)在LED產業。那麼如此規模的投資,發出股息了嗎?當然!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吳玲的說法,LED的銷售額在過去五年增加了6倍,LED晶粒發光效率快速地達到100lm/W,並且LED元件提供給多樣化的運用。

由本地市場的營業額來看,LED的銷售值由2003年的1千萬人民幣,增長到2008年的6千5百萬人民幣。LED產業的整體產值在2008年則有450億人民幣,其中最大的兩個項目LED封裝與晶粒製造,分別佔有185億人民幣與19億人民幣的產值。

吳玲說明,這些營業額約由3000家公司所累積而成,2000專注在應用,1000家則是封裝,大約有50家企業參與LED晶粒生產。大多數的企業位於7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分別是大連、石家莊(河北)、揚州、上海、廈門、南昌、深圳。不過吳玲解釋其他城市在產業鏈的不同位置,也具有競爭力。

進口與本地生產的LED目前供應多樣化的應用。吳玲告訴Compound Semiconductor,從2008年的LED的用途分析,分別是建築照明佔27%、燈號與顯示幕27%、行動裝置22%、照明7%、訊號6%、車輛照明2%,以及其他用途8%。

在產業的各個領域中,中國過去幾年有巨大進步的地方在於LED晶粒的製造。吳玲表示在2002年所有的晶粒均須進口,在2003年底中國產的LED晶粒滿足了5%的需求,自產的百分比不斷逐年成長,到了2008年這個數字已經到了49%。LED晶粒的產量已經到了460億顆,其中主要是GaN與AlGaInP的元件。

雖然中國的LED產業逐漸茁壯,但是頂級LED晶粒的效能仍落後世界的領導廠商。吳玲也同意中國公司大多規模尚小,而且產品品質與國外製造商相比仍有一段距離。她指出大部分的本土產的LED晶粒用於中到低階的產品,而且目前85%的功率晶粒仍仰賴進口。

然而功率晶粒的發光效率增加快速。在2005年使用進口的功率晶粒,搭配最好的封裝技術的中國LED產品可以在350 mA的電流下達到30-35 lm/W的發光效率,但是使用中國產的LED晶粒只能達到20-25 lm/W。現在使用中國產的LED晶粒可以在350mA下達到80-90 lm/W。

產業的進展不只是5年計畫的催化,5年計畫約33%的經費用於先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其他29%用於LED應用的關鍵技術、29%於資助LED產業、9%用於改善LED的標準與測試)。來自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的資助也協助提升了LED的發光效率。目前小組的發展目標是2010年可以在實驗室中開發出用於一般照明的130lm/W 晶粒,同時量產100lm/W 的晶粒。其他的目標還包括增進技術的發展與輔導整個產業。

當本地的製造商可以供給高功率的晶粒,中國的LED產業得以快速的進入目前正在起飛的固態照明應用。吳玲表示目前已有多處的示範計畫,在街道、停車場、購物中心、學校與大眾捷運系統中進行。隨著節能的覺醒與本地需求的擴展,LED照明將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領域。

本地產的LED效能逐步改進,從有悠久LED生產歷史的製造商的訴訟威脅逐漸增加。然而中國的LED產業卻對專利與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很嚴肅的看待。吳玲指出晶粒製造商申請許多的中國與美國的專利,甚至在某些個案,中國廠商藉由併購國外廠商來取得國際性的專利。中國正於數個大學展開LED的研究計畫。吳玲的小組也嘗試著確保所有的突破性進展均會轉為可供LED晶粒製造商使用的智慧財產權。

隨著技術趕上LED元件製造的領導廠商,無疑地,中國將快速的成為全球LED產業的一股主要勢力。這絕對是好消息,來自中國的競爭將降低價格,使得固態照明更具有吸引力,並且可以協助降低世界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國內篇

[綜合外電評論]

6月份,國內產業的驚人消息,無疑的就是底下這一則了。

對廣鎵來說,隨著遭受連串的專利訴訟,公司應該在思考著產能的出路,在未能覓得大廠的合作與一個具有自有專利組合的下游合作夥伴,自能延續公司的生路。

另一方面,在LED上游晶粒產能吃緊,產能自然也奇貨可居 。對首爾半導體來說,它所提供的LED封裝元件目前在世界的銷售量位居前茅,可是首爾半導體的發展仍受制於晶粒。尤其是首爾半導體大部分的高功率晶粒仍取自CREE,可是元件價格卻比CREE類似的產品便宜。

在今年初與Nichia的專利訴訟取得和解後,首爾半導體已取得一些核心IP的使用權,應該可以發展出首爾自己的高功率晶粒。

所以這樣的合作關係,是台灣與韓國合作殺進世界?還是台灣廠商把產能低價賣出?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2009JUN30《興櫃股》廣鎵與韓國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新公司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廣鎵 (8199) 宣布與韓國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conductor Co.Ltd.(SSC)及首爾半導體子公司-Seoul Optodevice Co.,Ltd.(SOC)合資成立新公司,此合資案將在近期送投審會審查,成立後廣鎵將佔新合資公司股權49%。

LED NB、LED TV及LED照明等新應用快速成長,LED晶粒供不應求,為搶攻LED TV及照明市場,廣鎵除積極提升技術能力,也在今天宣布與韓國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新公司,未來SSC和SOC將佔合資公司股權51%,廣鎵則佔49%,新公司預計在近期送投審會審查,下半年正式成立。

廣鎵表示,在與首爾合資成立新公司後,將有助於強化客戶組合,有助於公司取得長期訂單,並開拓海外市場及業績提升。

法人表示,由於首爾與Nichia有cross License,廣鎵與首爾合資成立新公司,將有助於廣鎵打入韓國LED TV市場,對廣鎵搶攻LED TV將有明顯助益,可望與晶電 (2448) 、璨圓 (3061) 共享LED TV龐大商機。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09JUL13 LED10 指數 20.23

指數詳請請按我。LED10指數本月開始走緩。

另有LED產業3個月/12個月營收趨勢圖

本月LED上游晶電營收創新高,不過這個新聞是在7/8號的盤中10:30所發布,個股在營收公佈後創當日新高92.5,然後就一路下跌到今日的LED10公布日收盤價87.5。

在盤中公佈營收,是很差的濫咖手法,尤其是公佈創新高的營收,更是濫咖之濫咖,公司治理扣分再扣分。很簡單,對一個外部投資人,在公司公佈營收以前在盤中的賣出是不是傻瓜?當公司公佈超好的營收以後,內部人是不是可以從容的獲利了結?公司在盤前,或盤後公佈營收,內部/外部投資人可以在同一個資訊的時點上競爭。在盤中公佈也不是不可以,要先公告在盤中哪一個時間點公佈營收,讓外部投資人有預期,可以下好離手,不會說提早賣出,事後追價的是傻子。

歐,順便說,上一次在盤中公佈營收的濫咖是3031佰鴻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燦圓,東貝,佰鴻,一銓,鼎元,久元。
後補名單:新世紀,宏齊。

本月概況如下:
1. 宏齊接替聚積成為後補。


個股股本異動概況:

  1. 2448 晶電庫員工認股權憑證普通股股票上市5,670股。
  2. 3383 新世紀員工認股權憑證發行新股118,400股。

代 號 名 稱 LED 產業鍊 佔LED10指數權重
2301 光寶科 LED 燈 30.39%
2448 晶電 晶圓 27.20%
2393 億光 LED 燈 15.66%
2340 光磊 LED 封裝 3.78%
3061 燦圓 晶圓 3.69%

2499 東貝 LED 燈 3.49%
3031 佰鴻 LED 燈 3.42%
2486 一銓 LED導線架 3.07%
2426 鼎元 晶圓 2.93%
6261 久元 LED挑檢設備 2.61%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5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MAY09, Chasing AIXTRON) -- 追逐愛思強

國外篇

(點圖放大)

在5月7號 AIXTRON (NASDAQ:AIXG)公布了2009年Q1的財務報告。在這份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是
  • 營收為 EUR 46.2m 較08Q1下降了 26%,比08Q4下降44%。
  • 毛利率比前一季增加2%到 45%,也比08Q1增加 6%。
  • 本季訂單惟 EUR 31.2m, 比08Q4少了23%,而且比一年前少了 64% 。其中 98% 是化合物半導體的設備。
  • 在手訂單為 EUR 100.7m ,其中只有7 % 是矽半導體的訂單。這個數字比081Q的 EUR 157.3m 下降了 36%,不過比08Q4下降 4%。其中 EUR 96m 的在手訂單會在2009年底前交貨。
  • 2009年的營收額約在EUR 200-220m之間,營業利益率( EBIT margin)約為10-11%之間。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在公司報告中的Order Intake與Backlog。這張圖幾乎顯示著未來一年LED磊晶設備MOCVD的供應狀況,以及LED上游磊晶廠對未來的展望。

(點圖放大)

雖然09Q1的出貨量不如人意,Order Intake也不佳,但是整個產業確有好消息,在手的訂單有客戶在催促交貨,而且公司上調了對2009年整年的營收預期。

這對台灣的LED上游磊晶產業有什麼影響?

首先,由AIXG 在手訂單及過去兩年的季營收表現來看,2009Q2的新增訂單只能在2009年底交貨,亦即在今年的旺季前(10月底)的設備數量已經確定,如果有廠商下訂,產能的開出將在2010Q1的季底以後。

而明顯地,從AIXG公布的訂單狀及我所關心的韓國三星設備訂單,產能開出將在明年,而不是今年。在AIXG交貨給三星的同時,三星對台灣的訂單,會不會有一對一的取代效應呢?值得2010Q2觀察。

另外一些LED上游的二線廠商在2009Q1才展開募資等手續,那麼設備的交貨已經到2010Q2以後了,再經過設備的調校,產能開出可能已經是2010Q3,那目前高漲的股價能夠支撐到那個時候嗎?這些都值得觀察。


國內篇

另外臺股股東會已經告一段落,各公司均已提供股東會年報,在此將97年度的LED上游磊晶廠的產能/產量/均產值 數字統整如下,各公司的資料均取自各公司年報。這裡有去年統計資料

2448 晶電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751.98 K in2 /477.49K in2/ 2248.69 (兩吋片)
晶粒 39,720 KK /39,157KK / 0.24

MOCVD 設備數: 176

3061 燦圓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405.66 K / 15.49 K / 1623.4 (片)
晶粒 6,301 KK /5121.1 KK / 0.24

MOCVD 設備數: 27

6289 華上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160 K in2 / 732.57 K in2 / 2706 (兩吋片)
晶粒 10,500 KK /5,142.99 KK / 0.291

MOCVD 設備數: 40 (華上 97 產能未提升)

3339 泰谷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90.61 K 片 / 3535 (片)
晶粒 3,782.65 KK /2,775.88 KK / 0.253

MOCVD 設備數: 27 24

3383 新世紀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40 K / 222 K 片 / 1671 (片)
晶粒 3,600KK /3,380.54 KK /0.181

MOCVD 設備數: 25

8199 廣鎵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612 K / 8.68 K 片 / 1474 (片)
晶粒 10,740 KK /9,778 KK / 0.149

MOCVD 設備數: N.A

3517 洲磊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98 K / 89.59 K 片 / 2399 (片)
晶粒 10,000 KK / 9,425 KK / 0.1

MOCVD 設備數: N.A

3656
聯勝光電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8.77 K 片 / 4775 (片)
晶粒 395.98 KK /472.28 KK / 0.51

MOCVD 設備數: N.A

註:聯勝晶圓均產值來自銷售值

MOCVD 設備數來源: 誰是台積電LED新娘?康和證券:2008:下半年LED產業概況

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2009JUN12 LED10 指數 19.99

指數詳請請按我。

另有LED產業3個月/12個月營收趨勢圖。從營收趨勢圖來看,部份LED下游營運規模比較小的公司,營收MoM已經不再增加。LED上游則只有燦圓再創營收新高,晶電月營收仍未超過10億的門檻。上個月營收大幅下滑的的單井,本月營收再度出現大幅下滑,公司告訴分析師,是因為第四季的訂單不佳的關係,但是如果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卻仍沒有將手上的訂單儘快出貨,取得營收的話,第二季恐將虧損。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燦圓,東貝,佰鴻,鼎元,一銓,久元。
後補名單:新世紀,聚積。

本月概況如下:
1. 新世紀,聚積成為後補。

代 號   名 稱  LED 產業鍊    佔LED10指數權重
2301 光寶科 LED 燈 31.14%
2448 晶電 晶圓 26.43%
2393 億光 LED 燈 14.70%
2340 光磊 LED 封裝 7.52%
3061 燦圓 晶圓 4.37%

2499 東貝 LED 燈 3.92%
3031 佰鴻 LED 燈 3.40%
2426 鼎元 晶圓 3.20%
2486 一銓 LED導線架 2.70%
6261 久元 LED挑檢設備 2.63%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晶電98年股東會提問集 -- My Questions for Epistar's Management Team in 2009 Annual General Meeting

我有收到晶電的股東會通知,不過由於要上班的關係,不準備參加。所以把我想問的問題寫下來,如果有其他的股東有出席,願意幫我問,然後把管理階層的回答po在回應的,在此先感恩!

另外晶電的年報下載方式如前文

問題

1. 公司治理 -- 請每季召開法說會

晶電算是台灣首屈一指的LED產業公司,公司自我標榜為世界產量第一的LED晶粒公司,並且相當受到外國法人的青睞,持股比率相當高,可以說是台灣LED產業最重要的公司了。公司的每季營運成果與對下一季的展望,對於整個LED產業有很大的影響。

像晶電這麼重要的公司,可以像台積電、矽品、聯發科、仁寶、大聯大等這些產業頂級公司,在每一季的財務報公布時,同時招開法人說明會,讓投資人可以對公司的營運狀況有比較好的掌握,不會有錯誤的期待。

我追蹤晶電的產業新聞這麼久,公司的新聞發佈策略相當的凌亂,我認為記者的不專業為公司的專業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


2. 策略 -- 本次增資用途請詳細說明,未來的兩年的獲利成長可以達到70%以上嗎?

晶電在3/23董事會通過將現金增資及發行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不超過伍億股,取得資金。以目前普通股股本63億來算,這將稀釋超過70%的目前股東權益,也就是說公司應該要說明發行新股後可以讓未來的"獲利成長"(不是業績)可以達到70%以上嗎?從過去10年的公司財務歷史,除了購併元砷、連勇的次依年度以外,從來沒有連續兩個年度獲利成長70%以上的清況。請說服目前的股東,募資成功的話,可以讓持有,不賣出的股東的可以有與目前相同的獲利。

如果之前所預設的併購標的,不存在的話(不划算 晶電不娶廣鎵),公司會不會繼續發行新股的計畫呢?


3. 產業 -- 對大陸LED 產業的競爭,晶電如何保有人材?

大陸目前正積極發展固態照明產業,許多新的磊晶公司目前仍在擴產與增加機台的數目。但是這些設備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力去操作,與有經驗的主管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沒有辦法獲利。

目前大陸對於台灣的LED上游產業的人材相當的渴望,廈門三安甚至開出不用到大陸上班的條件。請問公司如何保有公司的人材,而不再看到高階經理人(97年有5位副總林孟毅、唐修穆、沈晉旭、涂如欽、霍大成,1位協理郭政達離職)持續離職的情況呢?


4. 財務報告 -- 去年第四季資產評價增益是否為一次性狀況?

晶電在2008年第四季的損益表中,有一筆196百萬的資產評價增益,相較於97年的單季報表第2、3季都是資產損失而言相當特別。請問這樣的資產評價增益會在未來的第四季發生嗎?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晶電2009MAY22 CAFC Opinion上訴判決的看法

2009JUN02 更新內容。

我的看法

1. 首先先回顧歷史。晶電在2004年7月與Lumileds和解,承認5008718專利的有效性。晶電和解在先,然後又在ITC的訴訟中,宣稱718專利無效,明顯訴訟策略失誤。

2. CAFC 判決全文。同一個判決,看兩方的新聞稿,雙方各說各話。

3. 晶電沒有發重大訊息,與公告。只有新聞記者在引用Lumileds新聞後,由其他的新聞記者協助提出說明,明顯失職。而且判決是5/22宣佈的,如果精實新聞沒有在5/25編譯外電的話,是不是晶電都不會提出澄清??

4. 這個判決是針對Lumileds在ITC禁止輸入的裁定,由於CAFC認為ITC的裁定有瑕疵,所以發回ITC重新裁定。Lumileds已經針對晶電提出相關產品(包含第三方制造使用晶電元件的產品)的禁止輸入申請(即 普遍排除令)。所以發回給ITC重審以後,雙方在ITC仍有一場法律的硬仗。未來主要的攻防應該在"相關產品"禁止輸入的這部份。所以是不是晶電勝出,仍然還要繼續看。

在發回ITC重裁期間,就算有新的產品(Phoenix及Aquarius)要出口到美國,晶電仍然要提出保證金(可以參考瑞軒,VIZIO禁制令的新聞)。再來若認定侵權成立,晶電新產品要出口到美國要逐批提出證明,新產品未侵犯專利權。

5. (讀完 CAFC 的判決後 ...) CAFC 的判決主要有四點:

  • A. 晶電由於合併了國聯光電,國聯光電對Lumileds有簽授權合約,並繳付718權利金,取得製造許可。國聯光電等於認可718專利有效,以前國聯產品的晶電產品線為侵權標的訴訟,不能爭執專利無效。而雖然晶電先前與Lumileds雖然間對718專利侵權和解,但是並不表示晶電不可以對718的專利宣稱無效。所以晶電可以在ITC的訴訟程序中,對原晶電產品線,爭執718專利無效。CAFC認為ITC原先禁止晶電宣稱718專利無效的部份,應予取銷,是可以部份主張的。
  • B. CAFC認為由於晶電在專利範圍解讀的過程中,已經表明"ITO current spreading layer",為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所認定的"transparent electrode"。ITC ALJ對於"transparent window layer"的專利範圍解讀並無錯誤。
  • C. CAFC認為ITC ALJ對於"substrate"的專利範圍解讀並無錯誤。
  • D. CAFC 提示在Kyocera Wireless的案件中,對於不在專利所有權人所聲請禁止進口對象以外的第三人,並不適用有限制禁制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所以本案ITC 有限禁制令並不能適用在採用晶電產品的下游產品中。
看完以上的判決內容,對於案件發回到ITC以後的再次裁定,由於CAFC認為ITC ALJ 對於專利範圍的解讀並無錯誤,雖然晶電可以主張718專利無效,但是就算納入晶電宣稱的專利無效資料一併考慮,我認為ALJ仍會判定718專利有效,晶電產品侵犯718專利權。不過由於CAFC以經在判決中納入Kyocera Wireless的意見,所以我認為ITC的有限禁制令並不會如原先擴及晶電的下游產品,只會單純的限制晶粒以及直接封裝晶粒的產品,對於下游產品例如LED手電筒、交通號誌、照明產品等不會被禁止進口到美國。

當然,如果Lumileds再重起爐灶把採用晶電下游產品的公司再次告上ITC,仍可能會有不利於晶電下游產品的公司的裁定,但是現在還有採用這些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公司嗎??

6. 看完這判決的內容,才知道為什麼當初哥大教授要把一狗票的LED上下游及終端產品公司告進ITC。原來要是不這樣做,不只會跑掉大魚,還會受限於Kyocera Wireless的判例,無法禁止未列為侵權對象的產品進口。

【延伸閱讀】


Lumileds 中文新聞稿
(英文新聞稿)

Philips Lumileds起訴Epistar侵權案獲得上訴法院裁決支持

美國商業資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消息——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於2009年5月22日公佈裁決結果,駁回了Epistar 的一起上訴。Epistar是由於不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Philips Lumileds的第5,008,718號美國專利('718號專利)權利範圍做出的解釋而提起的上訴。聯邦法院在肯定ITC解釋的同時表示:「 Epistar無權質疑ITC根據專利範圍界定結果作出的侵權裁決。」至此,ITC裁定Epistar構成對'718號專利侵權的裁決在上訴環節獲得通過。

聯邦法院同時支持ITC關於「Epistar作為UEC的繼任者,其通過Epistar與UEC的合併交易獲取的UEC產品不得與'718號專利權發生牴觸」的裁決,但聯邦法院推翻了ITC對Epistar其他產品的同類限制。然而Philips Lumileds仍然相信,Epistar對'718號專利權限的其他質疑都將遭到駁斥,因為在此前一個針對UEC的侵權案中,加利福尼亞州北區法院法官Claudia Wilken就對Philips Lumileds做出了多項'718號專利權利有效的即決判決。

在ITC做出裁決之後,法律條款發生了一些變化,使ITC長期以來頒布的有限排除令遭到質疑,該排除令禁止進口由未涉案的第三方生產的下游產品。聯邦法院解除了現有的有限排除令,並將此案發回ITC作進一步的調查。Philips Lumileds此前曾經向ITC提交過一份申請,要求將該有限排除令更改為普遍排除令,如此一來,就可以在法律條款變化後仍然有效地禁止原有限排除令中提到的產品的進口。

除了這項ITC調查之外,Philips Lumileds還在等待Judge Wilken宣佈Epistar對'718號專利和另外兩項Philips Lumileds專利構成侵權,以使這樁在地區法庭進行的專利侵權案順利結案。聯邦法院的裁決為Philips Lumileds在這樁懸而未決的專利侵權案中取得勝利鋪平了道路。

關於Philips Lumileds

Philips Lumileds是全球領先的日常照明LED供應商。公司近來在光輸出、效能和熱管理等方面創造了新的佳績,這得益於公司持之以恆地改進其固態照明技術,以及應用更加環保、二氧化碳排量更低、減少新建電廠需求量的新型照明方案。Philips Lumileds的LUXEON LED能夠提供前所未有的醫院、室外、店舖和家庭照明方案。如欲進一步瞭解該公司的LUXEON LED產品和固態照明技術,請瀏覽網站:www.philipslumileds.com。

關於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

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PHG)(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PHI)是一家多元化的健康和保健公司,「健康舒適、優質生活」的多元化公司,致力於通過及時地推出有意義的創新來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作為全球醫療保健、優質生活和照明領域的領導者,飛利浦基於對客戶需求的瞭解以及「精於心簡於形」的品牌承諾,將技術和設計融入到了以人為本的解決方案中。

總部位於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約11.6萬名員工,公司2008年的銷售收入達到260億歐元歐元,並在心臟監護、緊急護理和家庭醫療保健,節能照明解決方案和新型照明應用,以及針對個人舒適優質生活的平板電視、男性剃鬚和儀容產品、便攜式娛樂產品以及口腔護理產品等領域均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欲瞭解關於飛利浦的最新消息,請瀏覽網頁: www.philips.com/newscenter。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繫方式:

Philips Lumileds
Steve Landau,+1-408-964-2695
市場傳媒總監


2448 晶電相關新聞稿


Lumileds專利纏鬥 晶電勝出


2009-05-26 工商時報 【楊玟欣/台北報導】

晶電(2448)與LED國際大廠Philips Lumileds侵權官司暫告一段落。根據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巡迴法院做出兩點判決,分別為撤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止晶電LED下游產品進入美國販賣的有限禁制令;以及否決ITC對於晶電不能挑戰Lumileds專利權的判定。

晶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與Lumileds發生訴訟後,晶電即以Phoenix及Aquarius兩項超高亮度四元LED產品,取代遭ITC發出有限禁制令的OMA、GB、MB等產品,因此在美銷售並未受到禁制令影響。

張世賢表示,這次美國聯邦巡迴法院所做的判決,對晶電最大的實質利益為改變客戶的觀感,有助解除客戶以為晶電產品不能在美販售的疑慮。

Lumileds是在2005年提出侵權告訴,訴訟對象包括晶電,以及當時尚未併入晶電的國聯光電。Lumileds主張晶電產品侵犯其580專利、316專利以及718專利。ITC在2007年做出判決,認為晶電並未侵犯580以及316兩項專利,但侵犯718專利,因而發出有限禁制令。

ITC當時判定晶電的OMA、GB、MB產品不能以晶粒、封裝或chip on board(封裝晶粒陣列組成的電路板)的半成品形式進入美國,但採用晶電該款受到限制的LED所製成的終端產品則不在此限。晶電不服ITC判決,提起上訴。美國聯邦巡迴法院並在日前做出最新判決,撤銷ITC禁止晶電產品進入美國販賣的有限禁制令;以及否決ITC對於晶電不能挑戰Lumileds專利權的判定。晶電認為,美國聯邦法院近日做出的判決,有助釐清客戶的錯誤認知。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4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APR09, Imprint leds the way) -- 奈米壓印光子晶體

國外篇

2009APR20
Imprint Rides Photonic Crystal Wave

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可以使用壓印蝕刻技術(imprint lithography)所製出的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s)來改善效率。有許多個LED製造商正發展光子晶體的技術來改善光萃取的效率與光源的形狀。但是仍有仍有許多的挑戰,例如晶片不是非常的乾淨且平坦,而且會在表面長成數個微米的節點。

從一系列發布的新聞中,暗示使用光子晶體的LED產品已經從利基的產品如LED的背光產品(按 Luminus Device 的產品)到大量量產的高亮度LED。

* 洲磊宣佈將在4月份開始採用子公司旭晶光的光子晶體產品來開發高亮度的照明產品。

*本月Lumileds則發表了薄型 (700 nm) 的光子晶體可以到達73%的光子萃取效率。

*先行者 Luminus Devices在二月與日亞化簽訂交叉授權協定。

* Cree在2008年底發表具有107 lm/W 的光子晶體LED。

* 旭晶光從 Mesophotonics 取得智慧財產權,並且從瑞典Obducat取得$13M美元的設備。

光子晶體在過去十年裡常在LED產業中被引述,作為改進LED光萃取效率與光源的形狀的工具。LED所使用的半導體素材是一種高反射性的平面厚板,可以導光,可是卻將大部分的光圈存在這個導光的物體中。

很大一部分的LED發明重點就是將表面給粗化,或是增加反光層將光從導光體中萃取出來。 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光子晶體。

傳統使用光子晶體的場合是作為光導的外射連接器。用直徑小於射出光的光波長洞,以矩陣型行分布在光導的某個維度上,就不會有光射出光導,接著所有的光就會垂直射出光導的平面。以光子晶體來說,就是在光導中有一個光學能隙(optical bandgap)。

但不幸的是,在LED中,產生光子的量子井不能有洞,如果有洞這些洞會與流動的電子起相互作用,而不穿過量子井,結果製作LED的公司就不能使用傳統的光子晶體。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ree, Luminus Devices, Lumileds, Mesophotonics, Nanonex與許多大學的研發團隊發表了許多的論文論述如何將光子晶體應用在有實際應用價值的LED元件中。研究的趨勢是比較薄的LED可以在LED中製作出比較像是傳統結構的光子晶體,而且也比較可行。Luminus Devices Inc.是第一個賣光子晶體LED的公司,該公司主要瞄準投影機的市場。

目前是採用的時機嗎?

LED已經可以超越螢光燈的效能了,所以下一步的里程碑將是它的成本。以維護的成本比較高的應用來說,如交通號誌,LED已經可以弭平價格差距。但是LED燈具最大的價格差距是LED燈具所採用的散熱器。雖然LED使用比較少的能源,但是它必須比一般的燈源更需要保持涼快,所以需要大量的散熱器在LED的照明燈具中。

如過只需要加少點的成本做出光子晶體在LED上,就可以使用較少的能源卻提供比較高的光萃取效率或定義光的方向,哪就麼LED就可以變得普及。一片晶圓數百美元來計算,只要增加數十美元的蝕刻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而目前壓印技術也可以輕易達到。不過目前的問題在於LED的設計者是不是認為採用光子晶體的技術是改進LED的諸多方式中最有效的方法。

誰將獲利?

就LED光子晶體的專利而言,目前只有一些公司擁有,第一個答案是在未來的訴訟官司中與這些公司有關係的律師們。第二個答案則是這些技術的擁有者與被授權者,日亞化,洲磊,CREE,Lumileds這些將是以光子晶體為技術利基的高亮度LED產品市場的強棒。

其他的贏家則包含要製作出光子晶體的技術的上下游供應鏈廠商,這些技術包含蝕刻( lithography)與濕式乾式蝕刻( etch)。以今日的技術水準而言,蝕刻技術至少要到200 nm。技術的挑戰在於,晶片不是非常的乾淨且平坦,而且會在表面長成數個微米的節點,不利形成光子晶體。不平坦的表面直接原因是因為晶圓(如碳化矽或是藍寶石),與高於900°C沉積在晶圓上的氮化鎵化合物半導體不均勻的熱膨脹係數所致。這兩層就像兩種不同的金屬條結合成馬鈴薯片一樣的結構,而且熱壓處理的製成,導致無法使用較大的晶圓。節點則是沉積過程的附帶產物,尤其當產物不是完美的在晶圓與化合物半導體產生晶格的時候。最後LED的接點大約只有50µm,它還常在不是非常乾淨的晶圓廠裏生產(這樣會導致良率下降)。

許多光子晶體的研究成果是使用電子束蝕刻與早先發展的手動壓印系統。這些可溶解的薄膜模來自Transfer Devices Inc,該公司發展一種使用原子轉移的蝕刻技術,有許多的研究機構採用,尤其是哪些採用手動壓印工具的機構。Obducat 從旭晶光得到第一臺自動生產系統的訂單,同時這也是目前LED晶圓製造商所下的最大訂單。

Obducat的解決方案使用一個熱壓印模,將圖樣印在一個中介的薄膜模(film mold),再將這個模壓印在LED的晶圓上。使用薄膜模的優點是它可以密合在馬鈴薯片構型的晶圓與節點上,而且不怕薄膜有損害,因為它只用一次。還有這個薄膜可以可以把熱壓印頭與不潔的晶圓隔開。壓覆薄膜在LED上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可伸縮的薄膜模更不是問題。Obducat已經成功將技術售出,並從晶電,Luminus Devices與Luxtalek得到訂單。

市場上仍有其他競爭者。Molecular Imprints Inc.正在客制化他的碟片壓印工具以為LED產品市場所用,並且發表了光子晶體的新聞。SUSS MicroTec則是發表了以他們新的彈性化鑄模技術(Substrate Conformal Imprint Lithography ,SCIL)所製出的光子晶體。同時 EV Group與SUSS在LED的光罩光學修正印表機有很高的佔有率。


國內篇

目前國內的LED業者大舉投入奈米壓印(imprint)這項技術以製作光子晶體LED的除了晶電以外,就是由李洲與州磊曜富所投資的旭晶光(LUXTALTEK)不過旭晶光的新聞並不多。就Google所及的資料,位各位作報導。

相關新聞
  • 2008JUN25 垂直整合LED業務李洲 投資旭晶光
  • 2008JUL17 李洲投資旭晶光科技跨足光子晶體 整體戰力大幅提升
  • 2008AUG25 Obduca納米壓印設備 全力支持台灣旭晶光科技
  • 2008DEC15 光子晶體技術增加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 旭晶光科技握有技術優勢 並率先量產
  • 2009JAN20 新建10K無塵室
在2008年8月25日的報導中說,納米壓印設備供應商Obducat AB日前宣佈獲得台灣旭晶光科技兩套壓印設備的訂單。此次訂單總價350萬美元,包括一套產能30 wph的Sindre 400 NIL設備及產能2 wph的Sindre 60設備。Obducat與Luxtaltek業務合作關係密切,雙方表示未來3-5年裡還將達成1250萬美元的交易。

不過到了2008年的年底,公司就準備開發太陽能電池。嗯,奈米壓印的技術與設備真是好用。

時序到了2009年,公司擴建無塵室完成,開始下一波的募資。不過從公司提交給創投的資料來看,經營績效似乎不佳,2009仍不會賺錢,不知道是不是客戶仍不採用他們家技術的關係。目前不清楚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如何,歡迎讀者提供新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