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何時恢復工業產能? -- Evaluation of When Japan Restores Its Industry Production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張日本的電力公司供電區域圖。

- 福島第一
- 福島第二
- 柏崎刈羽
- 東通
- 女川
- 東海第二
東北電力的核能發電狀況
東通原子力發電所運轉狀況

東海第二發電所運轉狀況
発電機出力

這裡紀錄著我日常生活,台股、美股投資交易與產業主題的相關研究。 I try to write everything that displays a vivid image in daily life.
張貼者:
trifire
於
3/22/2011 01:20:00 下午
5
評論意見
konya no go jumon wa dochi? 是有名的日本料理節目「料理東西軍」,在最後選擇的時候,主持人的問句,當問完這一句,進廣告,接下來就要看來賓的投票,決定本集的得勝料理了。
相比料理東西軍,接下來的兩個月,也有LED產業界籌資的東西軍,分別是晶電2448的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籌資,跟CREE的SPO(Second Public Offering)。
本圖取自 lighting-facts.com。
這個Lighting Facts Label標籤,類似營養標示(Nutrition Facts)標籤,將是未來大家採買燈泡、燈具將要熟悉的標籤。目前許多的LED固態照明廠商,都與Lighting Facts有合作,所以未來定為標準,可以讓消費者與燈具設計者對於採買的產品間之差異容易辨別,並且有助於產業的發展。不過,台灣什麼時候才會有呢???
這個標籤的主要標示的內容有
張貼者:
trifire
於
9/02/2009 11:42:00 上午
1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Sector, Sector-Lighting
張貼者:
trifire
於
8/31/2009 05:29:00 下午
0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Lumileds, OLED, Sector, Sector-Lighting
國外篇
2009JUN15 中國的LED產量開始滿足自己本地的需求
[本文取自 compoundsemiconductor.net]
直到2002年以前,中國仍進口所有的LED晶粒。但是到2008年,中國已經可以滿足內部市場將近50%的需求,並且目前正由螢光燈轉型到固態照明。
中國政府決定建立一個本土的LED產業以滿足其所有照明的需求。中國目前使用約10-12%的能源在普通照明,這約合每年3000億度的用電量。不過當局期望這個數字可以因為使用LED替換常見卻不具效率的燈具(如鎢絲燈泡)而大幅降低。
為了協助LED產業的發展,中國在這個產業大量的投資。依照目前5年計畫(2006-2010)的規劃,中國將投注3億5千萬人民幣(約合5千1百萬美元)在LED產業。那麼如此規模的投資,發出股息了嗎?當然!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吳玲的說法,LED的銷售額在過去五年增加了6倍,LED晶粒發光效率快速地達到100lm/W,並且LED元件提供給多樣化的運用。
由本地市場的營業額來看,LED的銷售值由2003年的1千萬人民幣,增長到2008年的6千5百萬人民幣。LED產業的整體產值在2008年則有450億人民幣,其中最大的兩個項目LED封裝與晶粒製造,分別佔有185億人民幣與19億人民幣的產值。
吳玲說明,這些營業額約由3000家公司所累積而成,2000專注在應用,1000家則是封裝,大約有50家企業參與LED晶粒生產。大多數的企業位於7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分別是大連、石家莊(河北)、揚州、上海、廈門、南昌、深圳。不過吳玲解釋其他城市在產業鏈的不同位置,也具有競爭力。
進口與本地生產的LED目前供應多樣化的應用。吳玲告訴Compound Semiconductor,從2008年的LED的用途分析,分別是建築照明佔27%、燈號與顯示幕27%、行動裝置22%、照明7%、訊號6%、車輛照明2%,以及其他用途8%。
在產業的各個領域中,中國過去幾年有巨大進步的地方在於LED晶粒的製造。吳玲表示在2002年所有的晶粒均須進口,在2003年底中國產的LED晶粒滿足了5%的需求,自產的百分比不斷逐年成長,到了2008年這個數字已經到了49%。LED晶粒的產量已經到了460億顆,其中主要是GaN與AlGaInP的元件。
雖然中國的LED產業逐漸茁壯,但是頂級LED晶粒的效能仍落後世界的領導廠商。吳玲也同意中國公司大多規模尚小,而且產品品質與國外製造商相比仍有一段距離。她指出大部分的本土產的LED晶粒用於中到低階的產品,而且目前85%的功率晶粒仍仰賴進口。
然而功率晶粒的發光效率增加快速。在2005年使用進口的功率晶粒,搭配最好的封裝技術的中國LED產品可以在350 mA的電流下達到30-35 lm/W的發光效率,但是使用中國產的LED晶粒只能達到20-25 lm/W。現在使用中國產的LED晶粒可以在350mA下達到80-90 lm/W。
產業的進展不只是5年計畫的催化,5年計畫約33%的經費用於先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其他29%用於LED應用的關鍵技術、29%於資助LED產業、9%用於改善LED的標準與測試)。來自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的資助也協助提升了LED的發光效率。目前小組的發展目標是2010年可以在實驗室中開發出用於一般照明的130lm/W 晶粒,同時量產100lm/W 的晶粒。其他的目標還包括增進技術的發展與輔導整個產業。
當本地的製造商可以供給高功率的晶粒,中國的LED產業得以快速的進入目前正在起飛的固態照明應用。吳玲表示目前已有多處的示範計畫,在街道、停車場、購物中心、學校與大眾捷運系統中進行。隨著節能的覺醒與本地需求的擴展,LED照明將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領域。
本地產的LED效能逐步改進,從有悠久LED生產歷史的製造商的訴訟威脅逐漸增加。然而中國的LED產業卻對專利與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很嚴肅的看待。吳玲指出晶粒製造商申請許多的中國與美國的專利,甚至在某些個案,中國廠商藉由併購國外廠商來取得國際性的專利。中國正於數個大學展開LED的研究計畫。吳玲的小組也嘗試著確保所有的突破性進展均會轉為可供LED晶粒製造商使用的智慧財產權。
隨著技術趕上LED元件製造的領導廠商,無疑地,中國將快速的成為全球LED產業的一股主要勢力。這絕對是好消息,來自中國的競爭將降低價格,使得固態照明更具有吸引力,並且可以協助降低世界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國內篇
[綜合外電評論]
6月份,國內產業的驚人消息,無疑的就是底下這一則了。
對廣鎵來說,隨著遭受連串的專利訴訟,公司應該在思考著產能的出路,在未能覓得大廠的合作與一個具有自有專利組合的下游合作夥伴,自能延續公司的生路。
另一方面,在LED上游晶粒產能吃緊,產能自然也奇貨可居 。對首爾半導體來說,它所提供的LED封裝元件目前在世界的銷售量位居前茅,可是首爾半導體的發展仍受制於晶粒。尤其是首爾半導體大部分的高功率晶粒仍取自CREE,可是元件價格卻比CREE類似的產品便宜。
在今年初與Nichia的專利訴訟取得和解後,首爾半導體已取得一些核心IP的使用權,應該可以發展出首爾自己的高功率晶粒。
所以這樣的合作關係,是台灣與韓國合作殺進世界?還是台灣廠商把產能低價賣出?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2009JUN30《興櫃股》廣鎵與韓國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新公司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廣鎵 (8199) 宣布與韓國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conductor Co.Ltd.(SSC)及首爾半導體子公司-Seoul Optodevice Co.,Ltd.(SOC)合資成立新公司,此合資案將在近期送投審會審查,成立後廣鎵將佔新合資公司股權49%。
LED NB、LED TV及LED照明等新應用快速成長,LED晶粒供不應求,為搶攻LED TV及照明市場,廣鎵除積極提升技術能力,也在今天宣布與韓國首爾半導體合資成立新公司,未來SSC和SOC將佔合資公司股權51%,廣鎵則佔49%,新公司預計在近期送投審會審查,下半年正式成立。
廣鎵表示,在與首爾合資成立新公司後,將有助於強化客戶組合,有助於公司取得長期訂單,並開拓海外市場及業績提升。
法人表示,由於首爾與Nichia有cross License,廣鎵與首爾合資成立新公司,將有助於廣鎵打入韓國LED TV市場,對廣鎵搶攻LED TV將有明顯助益,可望與晶電 (2448) 、璨圓 (3061) 共享LED TV龐大商機。
張貼者:
trifire
於
7/31/2009 11:59:00 下午
2
評論意見
國外篇
2009JUN02 更新內容。
我的看法
1. 首先先回顧歷史。晶電在2004年7月與Lumileds和解,承認5008718專利的有效性。晶電和解在先,然後又在ITC的訴訟中,宣稱718專利無效,明顯訴訟策略失誤。
2. CAFC 判決全文。同一個判決,看兩方的新聞稿,雙方各說各話。
3. 晶電沒有發重大訊息,與公告。只有新聞記者在引用Lumileds新聞後,由其他的新聞記者協助提出說明,明顯失職。而且判決是5/22宣佈的,如果精實新聞沒有在5/25編譯外電的話,是不是晶電都不會提出澄清??
4. 這個判決是針對Lumileds在ITC禁止輸入的裁定,由於CAFC認為ITC的裁定有瑕疵,所以發回ITC重新裁定。Lumileds已經針對晶電提出相關產品(包含第三方制造使用晶電元件的產品)的禁止輸入申請(即 普遍排除令)。所以發回給ITC重審以後,雙方在ITC仍有一場法律的硬仗。未來主要的攻防應該在"相關產品"禁止輸入的這部份。所以是不是晶電勝出,仍然還要繼續看。
在發回ITC重裁期間,就算有新的產品(Phoenix及Aquarius)要出口到美國,晶電仍然要提出保證金(可以參考瑞軒,VIZIO禁制令的新聞)。再來若認定侵權成立,晶電新產品要出口到美國要逐批提出證明,新產品未侵犯專利權。
5. (讀完 CAFC 的判決後 ...) CAFC 的判決主要有四點:
國外篇
2009APR20 Imprint Rides Photonic Crystal Wave
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可以使用壓印蝕刻技術(imprint lithography)所製出的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s)來改善效率。有許多個LED製造商正發展光子晶體的技術來改善光萃取的效率與光源的形狀。但是仍有仍有許多的挑戰,例如晶片不是非常的乾淨且平坦,而且會在表面長成數個微米的節點。
從一系列發布的新聞中,暗示使用光子晶體的LED產品已經從利基的產品如LED的背光產品(按 Luminus Device 的產品)到大量量產的高亮度LED。
* 洲磊宣佈將在4月份開始採用子公司旭晶光的光子晶體產品來開發高亮度的照明產品。
*本月Lumileds則發表了薄型 (700 nm) 的光子晶體可以到達73%的光子萃取效率。
*先行者 Luminus Devices在二月與日亞化簽訂交叉授權協定。
* Cree在2008年底發表具有107 lm/W 的光子晶體LED。
* 旭晶光從 Mesophotonics 取得智慧財產權,並且從瑞典Obducat取得$13M美元的設備。
光子晶體在過去十年裡常在LED產業中被引述,作為改進LED光萃取效率與光源的形狀的工具。LED所使用的半導體素材是一種高反射性的平面厚板,可以導光,可是卻將大部分的光圈存在這個導光的物體中。
很大一部分的LED發明重點就是將表面給粗化,或是增加反光層將光從導光體中萃取出來。 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光子晶體。
傳統使用光子晶體的場合是作為光導的外射連接器。用直徑小於射出光的光波長洞,以矩陣型行分布在光導的某個維度上,就不會有光射出光導,接著所有的光就會垂直射出光導的平面。以光子晶體來說,就是在光導中有一個光學能隙(optical bandgap)。
但不幸的是,在LED中,產生光子的量子井不能有洞,如果有洞這些洞會與流動的電子起相互作用,而不穿過量子井,結果製作LED的公司就不能使用傳統的光子晶體。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ree, Luminus Devices, Lumileds, Mesophotonics, Nanonex與許多大學的研發團隊發表了許多的論文論述如何將光子晶體應用在有實際應用價值的LED元件中。研究的趨勢是比較薄的LED可以在LED中製作出比較像是傳統結構的光子晶體,而且也比較可行。Luminus Devices Inc.是第一個賣光子晶體LED的公司,該公司主要瞄準投影機的市場。
目前是採用的時機嗎?
LED已經可以超越螢光燈的效能了,所以下一步的里程碑將是它的成本。以維護的成本比較高的應用來說,如交通號誌,LED已經可以弭平價格差距。但是LED燈具最大的價格差距是LED燈具所採用的散熱器。雖然LED使用比較少的能源,但是它必須比一般的燈源更需要保持涼快,所以需要大量的散熱器在LED的照明燈具中。
如過只需要加少點的成本做出光子晶體在LED上,就可以使用較少的能源卻提供比較高的光萃取效率或定義光的方向,哪就麼LED就可以變得普及。一片晶圓數百美元來計算,只要增加數十美元的蝕刻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而目前壓印技術也可以輕易達到。不過目前的問題在於LED的設計者是不是認為採用光子晶體的技術是改進LED的諸多方式中最有效的方法。
誰將獲利?
就LED光子晶體的專利而言,目前只有一些公司擁有,第一個答案是在未來的訴訟官司中與這些公司有關係的律師們。第二個答案則是這些技術的擁有者與被授權者,日亞化,洲磊,CREE,Lumileds這些將是以光子晶體為技術利基的高亮度LED產品市場的強棒。
其他的贏家則包含要製作出光子晶體的技術的上下游供應鏈廠商,這些技術包含蝕刻( lithography)與濕式乾式蝕刻( etch)。以今日的技術水準而言,蝕刻技術至少要到200 nm。技術的挑戰在於,晶片不是非常的乾淨且平坦,而且會在表面長成數個微米的節點,不利形成光子晶體。不平坦的表面直接原因是因為晶圓(如碳化矽或是藍寶石),與高於900°C沉積在晶圓上的氮化鎵化合物半導體不均勻的熱膨脹係數所致。這兩層就像兩種不同的金屬條結合成馬鈴薯片一樣的結構,而且熱壓處理的製成,導致無法使用較大的晶圓。節點則是沉積過程的附帶產物,尤其當產物不是完美的在晶圓與化合物半導體產生晶格的時候。最後LED的接點大約只有50µm,它還常在不是非常乾淨的晶圓廠裏生產(這樣會導致良率下降)。
許多光子晶體的研究成果是使用電子束蝕刻與早先發展的手動壓印系統。這些可溶解的薄膜模來自Transfer Devices Inc,該公司發展一種使用原子轉移的蝕刻技術,有許多的研究機構採用,尤其是哪些採用手動壓印工具的機構。Obducat 從旭晶光得到第一臺自動生產系統的訂單,同時這也是目前LED晶圓製造商所下的最大訂單。
Obducat的解決方案使用一個熱壓印模,將圖樣印在一個中介的薄膜模(film mold),再將這個模壓印在LED的晶圓上。使用薄膜模的優點是它可以密合在馬鈴薯片構型的晶圓與節點上,而且不怕薄膜有損害,因為它只用一次。還有這個薄膜可以可以把熱壓印頭與不潔的晶圓隔開。壓覆薄膜在LED上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可伸縮的薄膜模更不是問題。Obducat已經成功將技術售出,並從晶電,Luminus Devices與Luxtalek得到訂單。
市場上仍有其他競爭者。Molecular Imprints Inc.正在客制化他的碟片壓印工具以為LED產品市場所用,並且發表了光子晶體的新聞。SUSS MicroTec則是發表了以他們新的彈性化鑄模技術(Substrate Conformal Imprint Lithography ,SCIL)所製出的光子晶體。同時 EV Group與SUSS在LED的光罩光學修正印表機有很高的佔有率。
國內篇
目前國內的LED業者大舉投入奈米壓印(imprint)這項技術以製作光子晶體LED的除了晶電以外,就是由李洲與州磊曜富所投資的旭晶光(LUXTALTEK)不過旭晶光的新聞並不多。就Google所及的資料,位各位作報導。
國外篇
2009MAR03 SemiLEDs and Nichia settle LED patent dispute
[綜合外電報導]
日亞化與位於美國的Semi-Photonics(為旭明光電,SemiLEDs,子公司)在大阪地方法院對案號No. Hei 19(wa)10399的專利訴訟案達成和解。和解的同時,Semi-Photonics也同時撤銷了對日亞化的其他法律訴訟。
旭明光電所開發的垂直型金屬基層(metal vertical photon, Mvp)產品,係使用由旭明所開發獨一且具有專利保護的技術,利用有彈性的銅金屬合金來作為LED熱傳導與電傳導的技術。
上個月日亞化才與韓國的首爾半導體達成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與韓國境內,所有專利訴訟案與其他民事法律訴訟案和解。日亞化與韓國的首爾半導體的和解同時也包含了一項LED與雷射二極體技術的交叉授權協議,雙方可以使用彼此的專利技術。
小結
Nichia與旭明的和解是Nichia與首爾半導體和解的二部曲。第一個想法是 這對下游有利,因為下游的封裝商多了一個確定無專利風險的LED 晶粒來源。系統商則多了一個LED 元件的來源 Seoul Semi (有自己的晶粒來源 Seoul Optronics),可是這兩個發展都是不利於上游的晶電。
又光寶已經在2008年直接投資SemiLEDs,我認為光寶未來在高亮度 LED 封裝產品應該會有更好的產品與發展機會。
國內篇
在國外的LED巨擘日亞化減少專利訴訟,增加產品銷售的管道的同時,國內的LED廠商也傳來了好的消息。就是OSRAM與億光達成專利交互授權。不過看這一則新聞,卻有讓我納悶的地方。我把兩家公司的公告都把它貼出來,大家一起看看吧!
Osram 公告 Seimens News Release
OSRAM (Germany) extended the existing license with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Taiwan), about manufacturing and sales of white and coloured LEDs with conversion technology for all applications. These patents are owned by OSRAM. In return Everlight granted to OSRAM a license to use housing patents of Everlight. This agreement paves the way for a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The licensed conversion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by the OSRAM subsidiary Opto Semiconductors. It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white or coloured LEDs using blue emitting InGaN (Indium Gallium Nitride) based chips and suitable fluorescent converters. With the agreement signed today the existing license agreement (September 2003) is extended - especially the right for Everlight to use this OSR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ll areas of application without limitations, including automotive and general lighting. In addition the parties agreed on a crosslicense which allows OSRAM to use Everlight´s housing patents.
Dr. Rüdiger Müller, CEO of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Over the years,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has built up a very strong patent position.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market success.” “Today´s agreement is a perfect example for a productive and fair collaboration. But we will also continue to vigorously enforce our patent rights against companies making unauthorized use of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ated Gerd Pokorny, General Counsel of OSRAM GmbH and explained:”The strength of our LED patents has been confirmed by many court rulings in various jurisdictions. Just most recently the High Court of Appeal in Beijing reconfirmed the decision of the Beijing Second Intermediate Court, that LEDs manufactured by the Taiwanese manufacturer Kingbright in China, infringes OSRAM's conversion patents.” OSRAM has signed royalty bearing license agreements with various companies – for example with: Rohm, Seoul Semiconductor, Lite-On. Harvatek, Vishay,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AVAGO and many more.
億光公告
日 期:2009年03月26日
上市公司:億光 (2393)
主 旨:億光電子與德國歐斯朗簽署專利交叉授權協定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98/03/25
2.公司名稱: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聯屬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億光電子和德國歐斯朗公司簽署了一項非獨有的專利交叉授權協定,此協定將允許雙方(含旗下全資子公司)於特定領域使用彼此的LED專利技術。
自2003年9月起,億光電子便與歐斯朗針對部份應用,達成白光及有色光LED轉換技術的專利授權協定。近期,億光電子與歐斯朗重新檢視原始授權的內容與條件,最終雙方達成新的專利交叉授權共識。除了將延伸2003年歐斯朗授予億光電子的專利至全部的應用領域(含汽車和一般照明)外,且同意歐斯朗亦可使用億光的LED封裝專利。雙方將可在避免觸及彼此專利下開發和製造LED相關產品。
在新協定之下,客戶在各區域使用億光LED產品時,不論是何種應用,皆不會有觸及歐斯朗專利的疑慮。在簽訂專利交叉授權協定的同時,億光電子進一步與歐斯朗簽訂了代工協定。未來億光將會提供歐斯朗在某些特定LED產品的代工服務。並期許雙方未來成為不可或缺的商業聯盟夥伴。關於上述兩項協定中的其他細項內容,因對雙方財務資訊並無影響,因此將不予揭露。
目前,億光電子在全球與LED產業相關的學術機構、實驗室及廠商簽訂眾多專利授權與策略聯盟協定,累計全球已持有1021項的LED相關獲証和申請中的專利,未來,億光電子將持續投資在研發上,以鞏固和增強自身專利實力,並對綠色節能產業貢獻更多心力。
到底億光是要說給誰聽的呢?
國外篇
2009FEB02 Nichia 與 Luminus 相互授權並建立生產聯盟
[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LED大廠日亞化(Nichia Corporation)宣佈與美國Luminus Devices公司(Luminus Devices Inc.)建立同盟,雙方將進行專利交叉授權、技術共享以及建立生產合作關係。這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將「結合雙方的專門技術和資源,以為市場帶來環保的新型高功率白光LED」。
Luminus Devices公司總部位於麻塞諸塞州的比勒瑞卡,以其PhlatLight(r) 大晶粒的LED所聞名,其供應的RGB晶片組適用於投影應用。該公司的白光LED產品甚受固態照明市場的重視。
日亞化則是全球最大的白光LED供應商,不過目前白光LED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尤其是面對像Cree、歐司朗和Lumileds公司這樣的競爭對手,以及台灣與中國產品的競爭。2006年8月,日亞化曾與G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但是這個夥伴關係並未對日亞化的營收做出貢獻。
日亞的螢光粉和晶粒材料與Luminus公司的高透光率晶體與多晶封裝相結合可以創造出「新型高功率LED產品,並適用於固態照明應用的高功率白光LED」。兩家公司將「結合雙方的資源、材料和產能,以生產高品質與高效型的產品」。不過雙方並未揭露合作關係的詳細內容。
這兩家公司合作的首批產品計劃於2009年在市場推出。部份共同生產的產品將由日亞化出售,其它的產品則由Luminus公司出售,雖然使用Nichia的商標可以提生產品的價值形象,但是這兩家公司生產的產品將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2008FEB03 首爾半導體與日亞化同意分享雙方的LED專利
[綜合外電報導]
日亞化發佈新聞,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雙方已達成LED專利訴訟的糾紛,簽訂交叉授權協議,並停止雙方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與韓國的專利訴訟與其他法律爭議。雙方協議可以互相使用包括LED及半導體鐳射器相關技術在內的相關專利技術。至於具體和解內容,未對外公布。
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在白光LED與半導體雷射等GaN發光元件專利方面爭訟接近三年之久。而在此次雙方達成和解後,將各自撤回原先的告訴。不過,目前在德國 法院審理中的訴訟(專利編號「DE 691-07-630 T2」「EP 0-437-385 B1」),則必須等待2009年2月的聽證會結束後,再行解決。
這樣的結果對於首爾半導體來說相當有利,首爾半導體在全球的銷售障礙去除,並且對韓國的LED市場有極大的影響。首爾半導體每年約花費5千萬美元於相關的專利訴訟官司,雙方和解後,可以節省這方面的花費,而且可以投注更多心力在銷售的活動上,而不會有專利的問題。在2007年與日亞化訴訟前,首爾半導體的營收幾乎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但是2008年則衰退了4%,尤其是首爾半導體的主要銷售於LED的背光模組與各式的資訊設備上,在專利疑慮解除後,該公司會有更多個銷售機會。
另外一方面這樣的授權合約表示,首爾本身具有專利的優勢可以對付其他侵權的的第三方。首爾很有可能對生產交流LED產品的廠商提出侵犯首爾Acriche產品專利權的訴訟,在交流LED領域首爾具有超過200項以上的專利。
[延伸閱讀]
白光LED專利訴訟戰:日亞化學與首爾半導體全面取得和解,簽訂交叉授權協議
小結
由於日亞化原本對於專利領域採取充分維護,競爭者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態度,對有侵權疑慮的廠商,專利訴訟不斷。LED產業五大公司在2001年左右彼此進行交叉授權,不再興訟,但是日亞化對於非五大的生產商仍不斷採取興訟與威脅的態度。
這樣的競爭策略尤其對首爾半導體造成威脅,但是最近在韓國專利局的上訴法庭的挫敗讓日亞化踢到鐵板。個人認為這宗訴訟的相關會成為日亞化在其他國家專利訴訟的參考資料,雖然各個國家的訴訟制度不同,但是對專利的看法卻趨於一致,也就是說會有兵敗如山倒的可能性。在止損的考量下,與首爾半導體的和解與交互授權成為選項。
另一方面,日亞化原本即是以螢光粉起家。將藍色LED轉成白光所使用的各種螢光粉配方中,以Nichia的YAG螢光粉轉換效能最好。Nichia雖然有與其他的LED公司授權,但之前只有五大。這一次的授權對象卻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廠商Luminus,而且Nichia生產的產品還會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就這兩個趨勢與前一陣子光磊投資日亞化的新聞。依照事件的順序性,日亞化的企業策略上似乎有所轉變,這樣的轉變對LED產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接下來再持續觀察後續的發展。
國內篇
在3月3日Nichia發表與首爾半導體的專利訴訟和解後,國內的LED晶粒製造商晶電(2448)也開始了一波的漲勢。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專利的和解(有助產業的發展),補庫存急單的效應,大陸路燈採購規劃出台,以LED背光電視等等商機。
但是投資人,還是回到現實面吧,到底這家公司,在第一、二季可以賺多少錢?值不值得以目前的價格買入呢?以公司目前公佈的財務數字試算一下(參見晶電(2448)財務-損益表)。
其中3月營收預估值以2月營收成長20%計算,第二季的營收預估值以3月營收值3倍計算。如果以晶電08Q4的營業成本(不知道是否已經套用10號公報的計算標準??)與營業費用來看,我認為第1、2季的預估營收,扣掉這兩樣支出可能都還不能達成損益兩平。看公司如何的努力以破解我的疑問吧。
另附永豐金報告 。
(註:報告的公布時間08Q4的財報並未出爐,又晶電已經調高產能利用率藍光80% up與4元50% up)
晶電(2448):買進,目標價53元
2009/02/26 09:12 永豐金證券
藍光訂單回升幅度優於預期:晶電1月營收為4.26億元(-7%mom,-50%yoy,優於研究處預估3.6億元,觀察目前2月訂單與出貨狀況,藍光背 光應用之訂單持續回升,且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預估晶電2月營收可達5~5.5億元之水準。目前訂單能見度雖仍維持在3週,但根據客戶訂單需求,藍光之產 能利用率確實已回升至80%,但由於並非所有產出均為目前訂單所需要之規格,故部分產出仍待後續其他應用之訂單來出貨,考量此一因素下,研究處預估晶電3 月營收有機會達6億元水準,由於藍光訂單回升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上調1q09晶電營收將達14.9億元(-26%qoq,-44%yoy,原估 13.3億元,毛利率為7.2%,稅後eps為-0.37元(原估-0.42元。
四元產能利用率預估2q09回升,2q09將提早轉虧為 盈:晶電目前四元產能為1600kk,藍光為1200kk。而1月營收中藍光約佔65~70%,產能利用率為40%,四元占營收約30~35%,產能利用 率仍僅達2成,觀察2月狀況僅略微回升至2~3成,但由於四元之傳統旺季為2q~3q,故研究處預估隨著下游應用需求步入傳統旺季,晶電四元之營收將於 2q開始回升,研究處認為以目前淡季2~3月訂單回升之速度已優於預期下,隨著傳統旺季來臨,晶電後續營收獲利表現將優於原本預期,研究處同步上修營收與 獲利預估,2q09晶電營收預估將成長36%qoq至20.2億元,由於產能利用率拉升,毛利率亦將快速回升至17.9%,研究處預估晶電2q08將提早 轉虧為盈,稅後eps為0.06元(原估虧-0.03元。
亮度提升與高單價比重提高亦為下半年營收助力,調高09年營收獲利預估:晶電目 前藍光led晶粒之最高亮度約為2000~2200mcd,但仍非佔比重最大之亮度規格,研究處認為隨著晶電技術持續提升,2000~2200mcd將逐 步提高佔比,且隨著下半年nb滲透率將快速提升,研究處預估nb背光將可貢獻晶電約13%之營收,若加計中大尺寸背光,預估新應用貢獻比重可達 18~20%;另外手機步入傳統旺季,晶電下半年高亮度高單價之藍光晶粒佔比重將持續提升,故未來在產能利用率達到相對高檔水準時,產品組合之改善亦將成 為晶電之營收動能,研究處調升晶電3q09、4q09營收為25億元、27億元,稅後eps為0.43元、0.56元,合計2009年晶電營收為87.2 億元,毛利率為20.3%,稅後淨利為4.28億元,稅後eps為0.68元(原估營收80.5億元,eps 0.3元。
投資建議維持買進,目標價調高至53元:研究處調整4q08晶電將虧損-0.84元,2008年稅後eps為0.1元,故08年底淨值預估為34.8元,2009年底淨 值為35.5元;研究處認為雖近期晶電股價漲幅大,但以股價淨值比來看,仍低於長線投資區間1.5~3倍,且晶電目前接單狀況持續優於預期,研究處觀察其 股價與營收年增率有高度相關性,故以研究處預估晶電營收年增率將逐月回升下,股價仍將持續走高,研究處維持買進晶電建議,目標價提升至53元 (pbr=1.5x2009bvps,建議若股價拉回均可逢低佈局。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張貼者:
trifire
於
3/31/2009 04:10:00 下午
5
評論意見
在2009年的1月LED產業觀察,我發起了一項投票,問到訪這個部落格的網友,是否願意購買1台價格60,000台幣的三星LED背光電視。這項投票從2/27~3/6止,由Google Aanalytics的統計數據,這段期間總共有1397位不重複的訪客,其中有196位網友參與這一次的投票,14位願意購買,186位不願意。
投票的結果,總共有7%的網友願意購買。這還真是令我意外,因為之前三星自身的目標即是在2009年賣出的LCD電視中,有10%為LED背光電視。從這一次的投票結果來看,這樣的目標似乎是可能達到的。
不過除了這一次的投票以外,我們再來看一些數據。(所有資料引用自STPI科技產業資訊室)
由這一篇報導來看,美國的液晶電視在2009年的預計銷售量低標是107.5KK台,又以這一篇報導來看,三星在2008年的美國市場佔有率是18.7%,而我預期仍會持續成長,也就是可以到高標20%左右。
再根據Displaybank所做的北美液晶電視銷售調查,1月份北美暢銷電視中84%為液晶電視,60%以上為超高畫質(Full-HD) 規格。但是我認為Full-HD的比率仍會往上升,所以預估到80%左右。
所以我推測三星在美國的LED背光電視銷售量的預估是
107.5KK * 20% * 80% * 10% = 1.72 KK
如此亮麗的數字背後,其實仍有隱憂,首先是第一個數字,美國的消費市場緊縮的同時,液晶電視的成長是否會如市調機構評估的,仍有15%的成長?再來第四個數字,LED背光電視真能站到Full-HD電視銷售量的10%?第四個數字至為關鍵,只要少個1%就會造成數字少10%。
暫且還是把2009年的高標設成 200萬台,乘以6萬的售價,整個產值大概可以到1200億台幣左右,雖然產值這麼大,但是LED產業可以從中取得多少的營業額呢?會是120億台幣嗎?等我進一步查到LED背光模組電視的成本分析表(誰有「ET電子技術272期-背光模組薄型化技術動向」的影像檔啊??)再來算。真要能有120億台幣,那麼只提供LED晶粒的第n供應商晶電會有多少的營收進帳?真能樂觀的看待LED背光電視的錢途?
我個人認為,如果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可以在2009年的購物季價格下殺,殺很大,突破1,000美元的心理關卡的話,說不定銷售量會再大幅度的增加,甚至超過10%。把這一點記下來,我會在2009年底再為大家作一次價格調查。
以上。
張貼者:
trifire
於
3/13/2009 05:45:00 下午
22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Sector, Sector-Display
國外篇
2008JAN29 劍橋LED新技術將大幅降低居民電費
[綜合外電翻譯]
英國工程物理科學委員會(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 Council)發佈一項 消息,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氮化鎵(Gallium Nitride GaN)中心研究出一種發光二極體(LED)的新製法,可使其造價降低90%,並有望在五年內將家庭電費減少75%。
雖然氮化鎵在30年以前就已經開始生產製造,但是直到近10年,氮化鎵的照明用途才真正開始廣泛的在生活中使用。氮化鎵可用極少的電量達到明亮的發光效果,目前氮化鎵LED主要發出藍色與綠色的光,使用螢光粉的技術可以將氮化鎵發光二極體的光轉成白光。氮化鎵發光二極體都是使用昂貴的藍寶石晶圓所製造,但是由於高額的製造成本,未能廣泛應用於家庭和辦公場所。
新方法使用6吋的矽晶圓而不是2吋的藍寶石晶圓來製造氮化鎵,以每一片生產成本來看,兩者的成本接近,但是目前有很多的6吋晶圓廠,可以進一步降低6吋矽晶圓的生產成本。以6吋的矽晶圓晶粒成本10分之一來算的話,封裝後的產品,價格可以是目前LED封裝產品價格的4分之一。以6吋的矽晶圓製造的廉價發光二極體有望在五年內,廣泛應用於家庭和辦公照明。
研究結果顯示,新型發光二極體可使英國的照明用電量從20%降至5%,相當於關閉8個現有的發電廠。每個新型發光二極體可以發光100,000小時,平均使用壽命達60年。它不含汞,沒有棄置以後污染環境的問題,因此更為環保,還有啟動迅速,亮度可調節等優點。
領導該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柯林·亨佛瑞斯(Colin Humphreys)說:「新型氮化鎵發光二極體是一道希望之光。我們很快可以製造出高效、低成本的白色發光二極體,來取代現在正使用的傳統低能耗燈泡。它不僅更環保,還節約電費。」
看到這麼令人振奮的科學研究消息,那是真的嗎?LEDs Magazine的編輯 Tim Whitaker,特別發出了一篇評論,為這個新聞作平衡報導。在此,擇要為大家翻譯。
這個科學研究的成果被導引成為照明產業界所面對所有問題的最終解答,新聞中說這個研究成果將成為照明產品未來所需的聖盃。LEDs Magazine之前有警告過廠商過度誇張產品(甚至媚俗到不真實的地步)的效能,最終將導致消費者遠離。這一次的新聞就是學界發表研究成果的惡例。
舉例來說在英國的每日電訊報(UK's Daily Mail)下了如此的標題「終結燈泡戰役的最佳希望」,在新聞的內容中說,「劍橋大學的研究學者已經發展出便宜的LED燈泡,使用極少的電力,只需花費2英鎊,就可以使用60年」。在歐盟與英國決定未來將停止使用鎢絲燈泡的不滿風潮下,每日電訊報會有這樣的直接的結論並不意外,人們想要從每日電訊報得到這樣滿意的消息,而不是新科學期刊(New Scientist)所報導的消息「便宜且超高效率的LED照明燈正蓄勢待發」。
至少新科學期刊解釋了為什麼在6吋矽晶圓上長LED而不是小尺寸的藍寶石晶圓上可以讓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基本上來說,矽很便宜而且可以在比較大的晶圓上長比較多的LED晶粒。但是仍有一些需要考量的因素,如一致性,重現性與良率。
在矽晶圓上長氮化鎵並不簡單,人們已經嚐試好幾年了。如果劍橋的氮化鎵團隊已經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他們的確值得讚美。CREE是目前在矽晶圓上生產LED,最好也最有經驗的LED製造商,但是LED氮化鎵層是「移轉」到矽晶圓上,而不是直接長出來的。你會問為什麼不像劍橋大學的技術哪樣直接長LED?另外一個問題是在矽晶圓上長出來的LED的效能問題,這些 LED可以達到產品所需要的照度與效能?如果轉成白光後呢?
研究的成果得確顯示在矽晶圓上長氮化鎵有十足的潛力,在真要對照明產業界有影響前仍需克服許多困難。在此之前,何不停住這無謂的傳言呢?
+++++
Letter to the Editor: Hype or reality - the recent PR from Humphreys' Cambridge lab
Dear Sir
My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finding an alternative to the incandescent bulb for use in our medical products, the majority of which cannot use CFLs as alternatives. LEDs represent such an alternative but the current cost of LED lumens is greatly in excess of those derived from incandescent lamps. Nevertheless, we are keeping a very close eye on LED developments.
Yesterday's PR in both the Cambridge News and the Daily Mail which was picked up by the BBC suggested that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evice construction had been announced by Humphreys' group at Cambridge, an improvement which would lead to LED bulbs with 60-year lifetime and costing £2 each.
I fail to see that this is any more than an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which will have a commensurate eff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bulbs.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it would appear that this PR is more hype than reality otherwise I'm sure it would've found its way into LEDs Magazine's newsletter. Our industry would be better served without this hype.
Sincerely,
Dr Doug Fernie
Lumie, Cambridge
國內篇
看完國外沒有根據的GaN on Silicon傳說以後,再來看看我認為國內沒有根據的傳說。
大家應該都看到最近許多的LED相關公司,獲得LED背光液晶電視供應商的認證資格,而噴出許多的活水,但是如果你走進台灣家樂福,指名要買S牌的LED液晶電視,目前你買不到。在看到旁邊的42" 的 CCFL液晶電視,你可能覺得好便宜,只要29,900就有一台畫質非常漂亮號稱有130% 廣色域卻只有97%NTSC的幸福電視,而這台電視一年以前還要39,900以上。
哪麼到底一台S牌的LED液晶電視要多少錢?會讓消費者看不上29,900的幸福牌電視,而奮不顧身的衝向S牌,或許Google Products以及賣這些電視的公司網站可以告訴我們。(點圖放大)
從這一張調查表來看LED背光電視主要還是以40吋以上具有Full-HD解析度的機型,在選擇CCFL與LED機型相比較的時候,CCFL機型選擇該廠牌最佳規格的機型。CCFL的背光電視我特別找到美國賣最好的電視品牌VIZIO的高檔型號當對照組,不過VIZIO的價錢是公司的牌告價,零售價應該會更便宜。
46吋的韓廠S牌LED電視跟高檔的CCFL電視近乎一樣的價錢,除此以外的機型都差距甚大超過350美元(1萬台幣)。
現在,到消費者選擇的時刻了,你願意花60,000台幣買壹台46吋的韓廠S牌LED背光電視嗎?請到版面左上角,開放投票。謝謝你提供你的選擇給我參考,甘溫!
另外引用 大和國泰 TFT/LCD 電視板價格報價 (2009/2)
Panel size 價格 (USD)
32" W 160
37" W 245
42 FHD 325
46" W 505
張貼者:
trifire
於
2/26/2009 05:10:00 下午
8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Sector, Sector-Display
國外篇
歐盟2012年後不再使用白熾燈泡
[綜合外電報導]
為節省能源及減少二氧化碳廢氣排放量,歐洲聯盟會員國已同意,2012年後不再使用耗電量高的白熾燈泡。淘汰白熾燈泡後,歐盟執委會表示,歐盟消費者仍可選擇使用省電的鹵素燈與螢光燈。與白熾燈泡比較,螢光燈最多可節省高達75% 的電力;鹵素燈節省的電力則在25%與50%之間。
歐盟成員國專家起草了一項限制出售普通白熾燈泡的法令草案,目前此項法令草案已獲各成員國能源部長的首肯,2009年再由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形式上通過批准後將正式頒佈施。法令草案的具體內容是:從2009年九月開始禁止出售100瓦和100瓦以上的普通白熾燈泡﹔從2010年開始禁止出售40瓦和40瓦以上的普通白熾燈泡﹔從 2012年開始禁止出售25瓦和25瓦以上的普通白熾燈泡﹔從2016年開始除了節能燈泡以外,完全禁止出售包括效率不高的鹵素燈泡在內的所有不節能的燈泡。
歐盟將於2009年9月起禁止銷售100瓦傳統燈泡,2012起禁用所有瓦數的傳統燈泡。英國首相布朗2007年上任後也宣佈英國將一體遵行歐盟的規定,改用省電日光燈。2008年,零售商開始停賣150瓦燈泡,2009年將停賣60瓦燈泡。目前,零售賣場就開始停止100瓦燈泡補貨,自願停售期到 2012年結束,之後政府才頒罰則,但已造成民眾恐慌。連鎖超市Sansbury's指出,傳統100瓦燈泡可說「已經賣光」,Homebase、 Asda也表示貨架已空。英國最大的燈泡賣場特易購則表示,有存貨,還能多賣幾天。
2008DEC03飛利浦照亮整個國度
[本文內容以及圖片取自 LED professional]
張貼者:
trifire
於
1/23/2009 02:02:00 下午
10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Philips, Sector, Sector-Lighting
國外篇
2008NOV19 CREE 發表在實驗室產出功效達 161 lm/W 的LED產品
(綜合公司新聞稿,國外媒體報導)
CREE在2008年11月19日發表聲明,該公司研發出目前業界中LED功效比最佳的161 lm/W的白光功率LED。CREE研究人員使用1mm x 1mm的LED晶粒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測試,在4689K的色溫,發出173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61 lm/W的功效,。
在7月CREE的競爭對手德國的Osram光電(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發表了1mm x 1mm的LED晶粒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測試,在5000K的色溫,發出155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36 lm/W的功效,測試的條件則是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下完成的。
CREE之前在2007年9月的成果則是在5813K的色溫下,發出135.7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29 lm/W的功效。更早之前則是由Lumileds所發表的在350mA的驅動電流下達成115lm/W的LED。
目前這個實驗室所達到的紀錄,並沒有實際生產的商品。不過CREE說,該公司每月銷售數百萬顆光通量超過100 lm 的產品XLamp LED產品,這個系列的產品光通量可以到達122 lm以上。目前CREE銷售的XLamp XP-E冷光 (5,000K - 10,000K CCT)LED在350 mA的驅動電流下光通量可以到達114-122 lm。
國內篇
2008NOV18 晶電高功率LED發光效率提升至100lm/W 明年目標再提升20%
電子時報 / 韓青秀 / 台北 2008/11/18
LED發光效率逐年提高,國內LED晶粒廠龍頭晶電研發的藍光LED發光效率也逐漸向國際大廠看齊,其中高功率藍光LED日前也於實驗室達到100lm/W大關,預計2009年上半可望導入量產。
根據晶電2007年公布藍光LED發光效率,2007年6月晶粒尺寸為14mil、電流20mA的小尺寸LED發光效率達110lm/W,而電流350mA的高功率LED於2007年10月達到75lm/W。
相較於國際大廠,LED龍頭廠日亞化(Nichia)於2007年9月宣布,小尺寸LED已達到169lm/W,而歐司朗(Osram)於2008年7月也發布,大尺寸LED發光效率提升至136lm/W。
據 悉,晶電原本預計小尺寸LED於2008年目標將提升至150lm/W,但目前小尺寸藍光LED於實驗室只達到120lm/W,但對於將應用於室內外照明 的高功率LED,晶電於2008年第4季已達到實驗室100lm/W的水準,但仍落後歐司朗、Cree或Lumileds等國際大廠。
不過台系LED廠的優勢在於量產能力快速,相較於歐美大廠從實驗室導入量產往往需要2年時間,晶電預計,半年內將從實驗室正式跨入量產,相當於2009年上半可望量產100lm/W的高功率LED產品。
儘管2008年市場景氣仍趨保守,但研發成果卻可望為一片低迷市場氣氛帶來曙光,晶電內部預計,2009年小尺寸藍光LED發光效率將提升至150lm/W,而高功率藍光LED將目標提升20%,從目前發光效率的100lm/W提升至120lm/W。
小評
由國外與國內兩家技術領先的公司,所發表的產品LED高功效產品,就可以知道差距在哪裡了。簡單的說,晶電與國外的一線LED磊晶廠的技術差距至少有18個月以上。
另外在LED 路燈代償研究 中指出「工研院的測試發現LED路燈發光效率至少要在45lm/W以上,才能達到取代水銀燈的效能,因此,從LED光源的發光效率來算則必須在 70~80lm/W左右,才能使燈具發揮45lm/W的效率,但符合量測結果的業者實際仍在少數。」,再加上晶電2008年引進新設備,大幅提高InGaN的藍光產能,所以如果晶電在2009年順利的量產高亮度,高功效的LED產品,再配合散熱金屬成本的降低,我認為LED照明設備的價格有可能在2009年開始快速的降低,但是仍不到可以與高壓鈉燈相替換的地步。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政府的施政作為就在預算書中,從能源局的98年預算算一下大概有多少錢會被花LED的路燈中。還有別奢望地方政府會主動安裝LED路燈了,原因在這裡。
以下的資料均來自經濟部能源局。
能源局98年預算書:
pp 28 能源政策與管理
04/0410對台灣省各縣市之補助 214KK
本項補助用於LED號誌燈節能專案計畫
能源研究發展基金:
能源研究發展工作計畫 - 節約能源技術研究發展
pp2-8
(5)LED照明應用技術與製程開發 135KK (第1年/共4 年)
(6)先進照明系統及關鍵節能技術開發 54 KK (第1年/共4 年)
能源研究發展計畫
pp2-9
(2)LED照明產品應用示範補助款 130KK (第2年/共3 年)
本項補助款補助每縣市 5KK 元。 (pp2-10)
另附:立法院預算中心,能源局98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 :
意見:
三 、「LED交通號誌燈節能專案計畫」之成本效益評估未盡覈實,應切實檢討有無浪費公帑之處。
張貼者:
trifire
於
12/16/2008 01:47:00 下午
11
評論意見
標籤: LED, Sector, Sector-Lighting
國外篇
Nichia與Souel Semi的專利大戰在10月有最新進展。分別是韓國智慧財產局與美國的判決。
2008OCT03 Nichia LED patent invalidated, Seoul celebrates
韓國智慧局的智慧財產權審查會(Korea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ibunal )10月1日發布的最終判決,由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以及旭明光電(SemiLEDs)所提出的Nichia KP 491482(482號專利)專利無效訴訟,因日亞化482號專利缺乏進步性要件,無效(invalidation)成立。
這一件無效訴訟,是由首爾半導體以及旭明光電聯手對付Nichia。旭明光電表示在2007年10月10日Nichia對首爾半導體使用旭明Mvp™ LED晶粒的LED產品侵權,使得旭明必須與首爾一起捍衛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的Mvp™ LED晶粒使用一種獨特的金屬合金層,具有極佳的散熱與電導,並且有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公司擁有15項專利,另有50幾項專利在審查過程中。
首爾半導體則表示,「在這宗專利無效勝訴後,首爾有信心可以在其他Nichia所指控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勝訴。」首爾的發言人則表示,「首爾是相當尊重專利權的,首爾將持續保持自家產品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但是如果有需要,首爾將在任何專利爭議的場合證明這項事實。」
2008OCT10 Seoul Semiconductor wins lawsuit against Nichia
另外一則10月的首爾與Nichia新聞則是,首爾半導體在加州中區地方法院與Nichia的訴訟案。這件案子起源於首爾與Nichia 的另外一件LED訴訟案,在2007 年 12 月,首爾半導體就與Nichia 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在法院內的判決概況向媒體發表聲明,說明首爾沒有侵害Nichia 專利權,而且不必賠償。Nichia認為這樣的聲明有誤導客戶之嫌,而依照Lanham Act(商標不正當使用法)發起訴訟。
美國法院法官在考慮了雙方的辯論和證詞之後,發現沒有證據證明首爾半導體的行爲給Nichia帶來任何傷害,並駁回了Nichia的訴訟。審判結果如下:
1. 首爾半導體無需向Nichia支付任何賠償費用。
2. 首爾半導體將收到勝利的審判對於Nichia請求所有的內容。
3. Nichia應賠償首爾半導體因訴訟所産生的相關費用。
國內篇
看完首爾的勝利以後,再來看看國內另外一個專利訴訟。
2008OCT07 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晶電公告內容如下:
【公告】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日 期:2008年10月07日
上市公司:晶電 (2448)
主 旨:本公司對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97/10/07
2.公司名稱: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5.發生緣由:
本公司已於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七日,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本公司所擁有之中華民國發明第148677號專利權,並向該公司求償新台幣貳億元。
在説明我對廣鎵訴訟案的看法之前,先看看晶電前一次對上燦圓的官司。以下文字引用自燦圓光電97年第三季的季報:
張貼者:
trifire
於
11/21/2008 01:44:00 下午
17
評論意見
我的看法
1. 晶電第三季的擴充已經完成,所以第四季開始到明年的第一季,台灣的磊晶廠應該都沒有好日子過了,尤其是年報曾經被我研究過的個股,但是下游廠說不定會重演今年初毛利高升的戲碼喔。
2. 固態照明?感覺上有一點吹喇叭的味道,我比較相信AIXG的2012年才會起飛的估算。原因之一是2008年9月美國的DOE才定出固態照明的的標準,2009年應該還是廠商設計的修改與適應期,應該沒有辦法放量。而且固態照明的單價在2008年仍然比CFL高個10倍以上,很難說可以在2009年有大規模的替換。
3.明年LED的展望,應該還是來自NB顯示器的需求,但不包含液晶電視,LCD電視面板價已經快殺到骨了,採用LED背光肯定比CCFL貴個300美元以上的時候,終端消費者會願意買嗎?換成我是不願意買的。另外這裡說「今年某家業者將不惜血本力拱LED TV市場,推出終端售價差距300美元的液晶電視」,從Google products北美的電視價格來看,應該是三星。
5.100KK*12/35KK = 34,也就是說李董推估一台NB用到34顆左右的LED,明顯高估。實際用量應該還要打5~7折吧。
6.我認為2009年第二季會因為供應鏈的需求,晶電產能利用率會開始明顯回昇,或許那個時候毛利率也會同時回昇也說不定。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以下為新聞轉錄
----------------------------------------------------------------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4+122008102500353,00.html
10/25 工商時報
李秉傑:明年LED景氣 保守看
* 2008-10-25
* 工商時報
* 【本報記者/南京報導】
晶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若明年景氣未能好轉,仍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明年7吋到10吋低價電腦市場可望倍數成長,以及照明、大尺寸面板背光源、看板需求逐步上揚,將是明年LED產業較重要的成長來源。以下為專訪李秉傑內容紀要:
問:你如何看待明年市場狀況?
答:LED明年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景氣,一個是供需。上周我拜訪兩個客戶,對明年景氣看法不佳,所以目前為止,我傾向保守看待明年景氣。LED目前與消費性電子的連動性最高,景氣展望保守,消費性電子也不容易好,連帶影響對LED的需求。
另一個問題是供需,LED磊晶廠今年大動作擴產,但景氣不佳,需求就上不來,恐延續供過於求的問題。事實上,有某家LED同業之前訂購12台MOCVD磊晶機台,現在擋了7部要求不要交貨,顯示業者心態轉向保守。
問:可是晶電今年擴產幅度不小,有影響下半年價格嗎?
答:晶電今年新增超過20台MOCVD磊晶機台,已在7月份全數進廠。晶電已開始使用部份新產能,因新機台加入,各廠產能利用率不是很平均。第三季價格降幅已到個位數,趨於穩定,第四季還要觀察。
問:各產品明年的成長性如何?
答:晶電營收有6成來自藍綠光LED,35%至40%來自四元紅光LED。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從48%下降至45%,明年消費性電子出貨量雖能成長,但成長性不夠快速,不能cover價格變化,營收占比反而衰退。
預估明年7吋至10吋低價電腦市場上看3,600萬台,低價電腦目前8成是豐田合成的天下,日亞化也將跨入低價電腦的市場;衛星導航市場有點機會,但數位相框市場則不會太好。
Display(顯示器)包含看板以及10吋以上大尺吋背光源 ,北京奧運淋漓盡致運用LED,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界博覽也指定使用LED,明年大陸的看板需求將陸續上來。10吋以上等中大尺寸面板,包括筆記型電腦背光源、監視器以及電視,明年會上來。此外,照明應用明年也會起來,占晶電明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10%。
問:大尺寸面板背光、照明需求上來,仍對明年保守看待嗎?
答:採用LED背光的筆記型電腦今年約1,000萬台,明年預估有3,500萬台,一個月也才用掉1億顆,即使明年1億台筆記型電腦全數採用LED背光,每個月也不過用掉4億顆。還是要等液晶電視採用LED,量能才足夠消化LED的產能。
問:液晶電視採用LED的現況如何?
答:SONY及三星積極推動大尺寸背光,去年採用冷陰極燈管CCFL背光的42吋液晶電視終端售價2,999美元,而採用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售價則高達3,999美元。今年某家業者將不惜血本力拱LED TV市場,推出終端售價差距300美元的液晶電視,就製造端而言,二者價差大約僅100美元。
三星對LED液晶電視很積極,今年46吋LED液晶電視將出貨美國,三星是採用藍光加紅綠螢光粉的LED背光。
問:晶電有機會進入三星液晶電視供應鏈體系嗎?
答:如果液晶電視出貨量大,三星現有供應體系恐供不應求,晶電就會有機會。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572234.shtml
晶電李秉傑:LED照明 明年起飛
【經濟日報╱本報記者/二十四日南京電】
2008.10.25 02:28 am
晶元光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由於LED仍有逾50%是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在金融風暴下,對明年的景氣保守看待,不過明年LED照明市場會起來,10吋以上背光源和戶外看板也會成長。
晶元光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由於LED仍有逾50%是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在金融風暴下,對明年的景氣保守看待,不過明年LED照明市場會起來,10吋以上背光源和戶外看板也會成長。
李秉傑這次來大陸參加下游封裝廠光鼎電子在江蘇灌南廠的開幕典禮,他表示,在雷曼兄弟聲請破產引發的金融海嘯後,客戶對明年變得相當保守,訂單能見度很短,他說:「如果失業率壞下去,誰還要消費」,目前感覺到明年的產業景氣並不好,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 這次全球性金融風暴,你對明年LED的景氣看法?
答:LED 產業有二個問題,一是景氣的問題,目前LED應用在消費性電子超過五成,一旦消費萎縮,LED應用在手機、數位相機、DVD等都會受影響,而汽車也是壞了一段時間,上周去拜訪客戶,他們對明年都認為不會太好,現在感覺上明年是好不了,希望2010年第二季能夠有比較明顯的復甦。
LED的另一個就是供需問題,如果景氣不好,就會供過於求,因此上游磊晶廠的擴產都在放慢,有一家磊晶廠原本訂12台MOCVD,就擋了七台,友達旗下的隆達光電目前為止只買了兩部機台,目前全球景氣反轉,我想友達他們在今年和明年有很多時間可以觀察。
不過明年在LED照明、顯示器、NB、監視器、TV、戶外看板都會起來,根據統計,LED目前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的部份有48%,明年會下降到45%,目前 7到10吋都是LED的天下,明年起LED會開始進攻10吋以上的市場,尤其是低價電腦; 今年約有1,000萬台的NB採用LED背光源,明年會有3,500萬台,呈現倍數成長。
問: 目前晶電在各項產品的比重多少? 訂單的能見度如何?以及第四季展望?
答: 晶電的產品結構中,有35%是紅光LED,另外65%則是藍綠光LED、在藍綠光的部份,晶電在LED照明今年不到10%,明年會成長到超過10%以上,而看板和顯示器等則會佔到20%。
由於LED背光源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受到產業不景氣的影響,成長的速度不夠快,因此無法彌補價格的下跌,所以LED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的數量會上來,但營收則不易成長。
今年第三季的LED價格下滑的情況還好,降價的幅度只剩個位數,至於第四季是否會持續降價,還要再觀察。目前訂單都以短單為主,第四季的營運會比第三季下滑。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1025/3/172ye.html
《科技》晶電董事長李秉傑:明年LED景氣,保守看
2008/10/25 16:05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晶電 (2448) 董事長李秉傑表示,若明年景氣未能好轉,仍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明年7吋到10吋低價電腦市場可望倍數成長,以及照明、大尺寸面板背光源、看板需求逐步上揚,將是明年LED產業較重要的成長來源。以下為專訪李秉傑內容紀要:
問:你如何看待明年市場狀況?
答:LED明年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景氣,一個是供需。上周我拜訪兩個客戶,對明年景氣看法不佳,所以目前為止,我傾向保守看待明年景氣。LED目前與消費性電子的連動性最高,景氣展望保守,消費性電子也不容易好,連帶影響對LED的需求。
另一個問題是供需,LED磊晶廠今年大動作擴產,但景氣不佳,需求就上不來,恐延續供過於求的問題。事實上,有某家LED同業之前訂購12台MOCVD磊晶機台,現在擋了7部要求不要交貨,顯示業者心態轉向保守。
問:可是晶電今年擴產幅度不小,有影響下半年價格嗎?
答:晶電今年新增超過20台MOCVD磊晶機台,已在7月份全數進廠。晶電已開始使用部份新產能,因新機台加入,各廠產能利用率不是很平均。第三季價格降幅已到個位數,趨於穩定,第四季還要觀察。
問:各產品明年的成長性如何?
答:晶電營收有6成來自藍綠光LED,35%至40%來自四元紅光LED。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從48%下降至45%,明年消費性電子出貨量雖能成長,但成長性不夠快速,不能cover價格變化,營收占比反而衰退。
預估明年7吋至10吋低價電腦市場上看3,600萬台,低價電腦目前8成是豐田合成的天下,日亞化也將跨入低價電腦的市場;衛星導航市場有點機會,但數位相框市場則不會太好。
Display(顯示器)包含看板以及10吋以上大尺吋背光源,北京奧運淋漓盡致運用LED,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界博覽也指定使用LED,明年大陸的看板需求將陸續上來。10吋以上等中大尺寸面板,包括筆記型電腦背光源、監視器以及電視,明年會上來。此外,照明應用明年也會起來,占晶電明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 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南京報導)
張貼者:
trifire
於
10/31/2008 02:19:00 下午
9
評論意見
國外篇
2008SEP04 LED makers postpone expansion
從來沒有感覺到台灣媒體的力量,直到這一則的Digitimes新聞。由於Digitimes的新聞不在我的閱讀清單內,當一覺醒來,AIXTRON的ADR大跌11%後,才發現這一則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中引述公司的內部人員說,由於LED整體產業景氣的下滑,晶電與燦圓將延後設備訂單的交付。
晶電原本計畫將於2008年6月擴充藍光LED產能,由2007年底的800KK顆近一步擴增到1300-1400KK顆,同時在超高亮度(ultra-high-brightness UHB)的LED也有相類似的擴充計畫。公司內部人員指出,擴充的腳步將延後一季,但是公司內部的人員並未說明UHB的擴充產量。
燦圓原本將於2008年底將450KK的產量擴增到600KK,但是公司方面已經因為客戶的保守展望而放慢擴充速度。公司內部人員指出該公司並且要求將延後MOCVD設備的交程一季。
目前燦圓有25台的MOCVD設備,去年則只有18台。就算燦圓延後MO設備的交程,該公司仍要求於2009年交貨,也就是說該公司仍會增加3-6台的MOCVD設備。
國內篇
看到國內兩大要求,延後裝機的新聞與過去一季的LED類股走勢,好像LED上游的好光景已過。但是參考AIXTRON的訂單新聞卻不是這樣的。從今年1月的晶電訂單以後,仍可以看到以下的亞洲訂單。
國外篇
2008AUG24 LG Display, Cree to Set Up LED Joint Venture in China
副標: Talks With LG Innotek to Establish JV Fail
LGD 與 CREE JV 的新聞是由韓國的新聞媒體Korean Time所發布的。韓國媒體報導的原因之一是這個合資企業並沒有找上LG自家以LED為主業的LG Innotek而是找CREE合作。
報導的內容說明,LGD高層表示,這是一個雙贏的策略,LGD可以降低LED背光的成本,並且可以趕上筆記型電腦與TFT-LCD電視採用LED背光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在未來將低專利侵權的問題。
報導中說,CREE在2007年併購的一家中國的照明公司,作為公司業務擴張的一部份,但是在中國積極的將LED照明安裝在建築物的同時,CREE在中國卻無法積極的開展業務。
當記者問到為什麼沒有與LG Innotek合資的時候,LGD的高層表示,這對LGD的LED事業沒有綜效。LGD的高層表示有與LG Innotek協商,但是並沒有達成共識,原因是但因投資和獲利壓力而喊停,且 Innotek目前的模組供應並不穩定,LGD轉而找Cree合作。
韓國的市場調查公司Insight Media表示,在2010年將有150百萬個LED背光模組的需求量,而且在中小型面板背光模組的供應已經有LED替待CCFL的現象。
同時LGD高層表示LGD正與一家中國的供應商在討論在南京成立LED背光模組的事宜。(譯按:是與瑞軒的的樂軒合資案?還是未見光的ㄨ儀,ㄨ光電?)這個合資的公司分別是雙方各出資50%,最終希望這個中國的供應商與LGD在南京的供應筆記型電腦與電視模組的後段廠有綜效。LGD的高層表示希望這個合資廠可以將LED背光模組的量做大,充分供應客戶的需求,並且有價格競爭力。
在競爭廠商方面,台灣最大的兩家LCD廠分別將他們的LED背光模組出貨量訂在200萬片與150萬片。
另外,LGD在今年資本支出將達到1萬億韓圜,其中10億韓圜將用於擴充第六代生產線,並將於2009年的第二季完成。CEOKwon Young-soo,表示這一條新的生產線每個月將生產60,000片筆記型電腦與螢幕用的面板。LGD 電視板業務因為客戶北美的需求不振與經濟衰退而受到拖累,LGD 借由生產IT用的面板,漸漸降低電視板的產能。
我的看法
令我好奇的是,這個合資組合找的是InGaN on SiC 為主的CREE,但是以LED 背光液晶電視,目前的技術是以1R+2G+1B的LED組成背光,如果LGD需要高亮度紅光的話,CREE會向誰進貨呢?
國內篇
我的看法
天下文章一大抄,或者可以說TFT-LCD廠商LED策略一大抄?LGD與CREE合資成立下游公司,我認為這是友達成立隆達以及凱鼎,以及奇美成立奇力策略的翻版,國內的兩虎想用自己的力量來踏入LED產業,以供背光模組之用。LGD在LG集團中的LG Innotek不成材的情況下,一步到位,藉由CREE取得LED產業有利的戰略位置。我認為這家合資公司會比較像是凱鼎的腳色,畢竟CREE併了COTCO以後可以提供封裝的產能,由這一家子公提供光條或是大型LCD背光模組需要的LED背光板。
凱鼎跟隆達的新聞不多,奇力倒是由母公司及記者發了幾條新聞,我帶大家來看一看。首先是經濟日報對"面板雙虎LED布局概況分析"。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蕭君暉
2008-07-08
奇美集團繼發光二極體(LED)一廠開始裝機後,已立刻規劃興建LED二廠,兩座廠產能合計上看100台的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法)機台,高居LCD面板產業之冠,奇美電同時也正與豐田合成(TG)洽談專利授權,以突破全球LED大廠設下的專利屏障。
在友達成立隆達電子,全力朝LED磊晶產業發展,並與日亞化洽談專利授權後,更早跨入LED產業的奇美電,近期動作也更加積極,並從計劃興建二廠與專利布局兩方面齊頭並進;隨面板雙虎不約而同大舉擴張LED產能,加上與日商直接洽談專利布局,勢將衝擊本土LED業者。
投信法人認為,友達與奇美電採用的LED晶片,仍是以國外廠商,尤其是日系日亞化與豐田合成為主,在面板雙虎積極擴增LED產能,規模甚至遠大於許多LED 廠,加上又直接與國外大廠洽談專利授權下,勢必降低對國內LED業者的依賴度,本土LED業者來自LCD廠的訂單,恐怕會跟著減少。
奇美電財務處長陳世賢7日證實,旗下LED磊晶廠奇力光電一廠正在裝機,一廠總計將設置46部MOCVD機台,目前已裝好約十部,估計46部機台將在明年底全部裝設完畢;奇力光電同時開始規劃二廠,預計將在樹谷園區繼續擴廠。
奇力光電5月時在與12家銀行聯貸取得40億元資金後立刻全力擴產,目前也在爭取日本豐田合成的LED授權,在產能與專利支持下,奇力光電未來可望成為奇美電擴增LED的有力後盾,並可支援奇美集團發展更大的LED照明市場。
奇美集團看好LED產業發展,預期今年全年以LED為背光源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將占奇美電NB面板的15%,年底更將達到20%,隨節能與環保的國際趨勢考量,LED在照明市場的發展更將超過在面板產業的規模。
奇美集團原本看好奇力光電今年營收可上看20億元,但因LED的機台擴產速度較遲,不像LCD可以快速複製產能,今年全年營收規模將下修,但仍在10億元以上。
奇力光電位於樹谷園區,緊鄰南部科學園區,是奇美電轉投資的LED製造公司。奇力光電的技術涵蓋範圍,從上游的磊晶片(Epi)、中游的晶粒(Chip)、下游的封裝到LED光源應用。
同一天的其他報導還有以下的敘述,
過去奇美集團在跨入LED產業時,除了入股璨圓外,也採取跟同業挖角雙管齊下,雖然網羅了當時聯詮的總經理陳錫銘,但聯電祭出訴訟手段作反擊,在聯詮併入元砷又與晶電合併後,晶電至今與陳錫銘的訴訟尚未解決,包括新世紀、或者友達集團等雖然向晶電和璨圓挖角,但即使借到大將,在專利的問題上都必須步步為營。
奇美在LED的產業策略從參股燦圓,到得到前元砷技術人員的協助,成立奇力,可以說是大轉折,至於轉折的原因,應該只有奇美電子自己最清楚。
另外奇美電子為子公司奇力光電取得機器設備公告,摘要內容如下:
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
交易數量:一式;
每單位價格: 3,234,075,297元;(107.8 M USD)
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
AIXTRON AG
在2008年9月21日,奇美電公告,再次投資子公司奇力光電3.09億元。新聞內容說明:
奇美電子公司斥資新台幣3.09億元,以每股17元認購奇力光電現金增資1820萬5714股。奇美電子表示,奇力光電增資目的,主要為擴充機台及充實營運資金需求。 奇美電子直接持有奇力光電6540萬5714股,佔奇力光電股權比重43.6%;若加計其他轉投資事業持有奇力光電股權,統計奇美電子綜合持有奇力光電77%股權。奇力光電主要自LED(發光二極體)上游磊晶製造延伸到下游封裝領域,並預計在3年內增加150台MOVC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系統)機台。
奇力要在兩年裝置46部機台我認為是很拼的目標,參考奇力所裝置的機台數,與奇美所發布的奇力購入設備金額,再與AIXTRON的第二季營收來交叉比對評估。AIXTRON每季可以供給的機台數目應該不會超過20部,也就是說奇力誇口擴充的腳步,AIXTRON得先把手上的訂單生產完以後,再過兩季才有辦法滿足奇力,同時奇力必須在年底前下單方有可能。
5月的聯貸40億應該只能到一廠46台的規模,因為不僅要買設備,還要擴建廠房,所以應該還會在增資,於是我們看到了9月奇力再增資的新聞。這一次的注資應該是為了廠房的擴建與資金需求,接下來等著看廠商發佈設備訂單的新聞吧。
奇力真的要再次訂購設備到百台,我認為還會再有一次增資的需求,而且要買到那麼多,至少還要再投入40億以上的經費。
奇力不畏大環境的困難,極力擴產,雖然口頭上是未來的照明產業,不過個人認為在LED照明燈的售價仍然偏高的情況下,照明產業在未來兩年內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難道說LED背光模組會在兩年內全面替換CCFL嗎?
張貼者:
trifire
於
9/25/2008 03:22:00 下午
10
評論意見
國外篇
2008JUL08 Japan’s Nichia is continuing patent lawsuit against Korean companies
依據韓國新聞媒體的報導,在Nichia與韓國的首爾半導體在專利公司打的不可開交之際,Nichia警告它最大的客戶之一的三星公司,有侵害專利權的問題。
2008年7月首爾半導體在一起訴訟長達兩年的官司中,得到$250元的賠償,但是Nichia似乎還沒有放過首爾的意思。三星 LCD部門的人員表示,在7月7日他們收到了來自Nichia的警告信,說三星使用白光LED背光模組的LCD侵犯了Nichia的專利,三星目前正在進行內部的調查,並且正準備以多種措施回應此等指控。
在有侵權的疑慮性之下,三星目前的應變計畫將視Nichia與首爾半導體的專利侵權官司結果而定。三星與LG Electronics(LGE)的營業額佔了Nichia整體營業額的30%,三星佔有Nichia營業額如此高的主要的原因是三星的產品從半導體,LCD,行動電話與電視等等。雖然大客戶占有如此之高的營業額,但是Nichia仍向三星有可能侵犯專利權的事實施加壓力。
新聞分析 (取自報導原文)
就產業現狀來看,Nichia對三星電子的警告的主要的目標其實是三星的LED供應商Samsung Electro-mechanics(SEMCO)。如果SEMCO更積極的發展與三星的關係,並且增加三星的供應量,Nichia將會受到損失。
LGE 也有類似的狀況,LG Innotek可能與Toyoda Gosei增強業務關係。Nichia不會將大客戶讓給競爭對手,所以與首爾的專利爭議可以順勢警告三星與LGE。
Nichia 的專利伎倆已經為人所熟知。在1996年,將近六年前與Toyoda Gosei 的訴訟開始,就一直有專利訴訟,不論對象是Osram, Cree或是Citizen。訴訟的結果,這些LED的公司開始相互專利授權,或是Nichia有單方面的進展。Nichia利用這些專利的爭議向使用對手 LED產品的公司施加壓力保持住它的市佔率,並取得權利金。除此之外,Nichia還可以保持價格的競爭力,因為取得的權利金往往也反映著競爭對手的製造成本。
首爾半導體表示「Nichia想要維持市佔率更勝於取得專利權的補償金。這也就是為什麼Nichia持續不斷的打專利官司,卻從來沒有得到巨大的補償。」Nichia則回應說,「Nichia對首爾半導體提出專利訴訟沒有特別的原因,Nichia的原則是對侵犯本公司專利權的公司採取嚴峻的立場。」
業界預測,Nichia將會將他的專利追訴對象從LED公司擴展到生產零組件公司與整機的公司。這也就是為什麼業界需要對訴訟採取一致的回應,例如成立專利聯盟的原因,一位要求匿名的LED產業專家說:「過去雖然LED專利聯盟曾經失敗過,不過仍要持續的遊說有能力的各方。如果我們可以對專利的種類與價值作出一個合理的評價,並解將業界的利益作一個調和,避免不斷的摸索,那也許這個專利聯盟會有成立的可能性。」
編按: LGD 與 CREE 8月宣佈在中國合資成立子公司。
國內篇
Nichia 向三星開刀,國內則是有郭董向Nichia低頭。首先看的是這則新聞。
2008JUN05 Nichia Withdraws Patent Lawsuit Against AOT
這則新聞原是由電子時報所發布的,新聞中台灣的AOT說明,日本的Nichia已經撤回對AOT的專利訴訟,AOT表示AOT並沒有侵犯Nichia的專利並沒有惡意的意圖,所以Nichia同意撤回訴訟官司。
原先在2005年11月Nichia向台灣的地方院控告AOT侵犯SMD型LED設計專利。Nichia表示AOT的使用在手機LCD螢幕背光的SMD型LED侵犯的Nichia的設計專利,Nichia還特別指出AOT的產品型號是OT-4008S-W312-Z 以及 AOT-SHWU-Z-H。
2008年六月郭董與Nichia和解,但是並沒有揭露和解的條件。但是在這個同時,我們去觀察鴻海底下的沛鑫半導體,所公佈的2007年年報,沛鑫在2007年底開始向Nichia大量進貨,準備生產LED照明燈具,Nichia成為沛鑫超過10%以上的進貨廠商。
縱然有工業局發布本國LED的產值到達589億台幣,佔全球25.2%,本國最大的EMS倒向Nichia,其實也說明了在高亮度LED的領域,本國的技術仍是不如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