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
1. Epistar 擁有 BridgeLux 1,675,354 股的股份。2007年第一季的報表為證。也就是說,台積電旗下創投比晶電更晚加入BridgeLux的股東陣容。晶電對於BridgeLux認識會比台積電的外籍創投少?
2. BidgeLux 目前已知的專利官司如下
2006 CREE sue BridgeLux (專利標的連Nichia 都與 CREE 尋求交互授權)
新聞所說的專利保護傘,立即不攻自破。
根據CREE的2008第一季公佈的季報,該項訴訟進展如下:
BridgeLux Patent Litigation
In the lawsuit that we and Boston University commenced against BridgeLux, Inc.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Middle District of North Carolina for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 Nos. 6,657,236 and 5,686,738, the court on August 21, 2007 adopted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magistrate judge and dismissed the complaint for lack of personal jurisdiction. Our claims against BridgeLux for infringement of these patents remain part of the lawsuit pending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in which we and Boston University have also asserted a claim against BridgeLux for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 No. 7,235,819. In the California case, the court on August 17, 2007 entered a case management and pretrial order that sets a trial date in May 2009 and addresses other case management matters. The case is in the discovery phase.
看來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啊,也就是說可能公司的營運還可能受這項官司的影響很大。
3. 台積電已經跟申請竹南園區,可是廠房開始建了嗎?晶電為什麼要買新機台 ?買了連勇,元砷之後,舊機台可以做出照明級高功率高轉換率的LED晶粒,還要買新機嗎?
所以我認為,除非製程有新的突破,否則台積電用舊機台生產出的3-5族化合物半導體可能無法與晶電的機台競爭,要買入新機台才可以。參考晶電去年買機台要6~9個月交貨,台積電沒有在今天下單,就沒有辦法在9個月內量產。
台積電真的要跨入LED 代工,考量廠房,設備Move-in應該是3Q以後的事了,考量良率的問題真的會影響晶電更是一年以後的事。晶電在這一年會有怎麼樣變化,可以用一天的新聞論斷嗎? 那麼你對這則新聞的論斷是什麼呢?
4. 另外一方面,參考
台積電的2007年報,表列有兩個創投基金。
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I, L.P.(VTAF III)98% 98% -
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 L.P.(VTAF II)98% 98% -
再看BridgeLux的
新聞稿,台積電創投基金管理公司VentureTech Alliance投資BridgeLux,會是台積電出資與授意的嗎?有沒有熟悉創投工作流程的人可以給評論的啊?
再參考
LEDinside的新聞,BridgeLux去年8月募到2000萬美元,今年又募3000萬美元,公司的營運狀況顯然有問題,要不然為什麼原始股東不再進一步出資,要找創投?不過換個角度想,公司真的好到某個程度,創投才會源源不絕的把錢投下去。
5. 既然台積電要開展LED晶粒代工事業,最好的合作對象其實就是CREE。CREE的高功率晶粒幾乎是台廠的首選(
艾迪森,
億光),再加上近年
多次的併購,上中下游高度整合不怕做出來沒有銷路。再者CREE使用SiC的基板長晶與矽基板代工的台積電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如果台積電真的與BridgeLux 合作,那與CREE的合作就不可能了。那要與五大的誰合作呢? 晶電的死對頭Lumileds嗎?呵呵 ....
6. 既然台積電,友達都要搶進 LED 晶粒製造,那麼我想買進LED MOCVD 設備股 AIXG 才是王道吧。
以下是新聞原文
----------------------------------------------------
台積電跨足LED 震撼磊晶廠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陳碧珠/台北報導】 2008.04.18 03:22 am
台積電旗下創投VTAF公司投資美國LED大廠BridgeLux,並取得一席董事,引領台積電進入LED磊晶代工市場,搶食千億元龐大商機,全球LED產業將因台積電的投入,面臨重新洗牌,台灣磊晶大廠如晶電等將受衝擊。
台積電旗下創投VTAF近期投資BridgeLux約4,000萬美元,其中3,000萬美元為私人資金,1,000萬美元為銀行貸款,共約新台幣 12.17億元,取得該公司一席董事。由於全球LED產值高達114億美元,在晶圓代工邁入成熟期之下,高成長的LED產業,成為台積電積極跨入的新事 業。
台積電昨(17)日表示,VTAF確實參與BridgeLux最後一波3,000 萬美元的增資,但這是VTAF自己的專業決定。VTAF是由曾任台積電業務資深副總Ronnarris成立的創投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台積電已經把一些淘汰的MOCVD舊機台,拿來做磊晶的運用,開始練兵階段,同時向竹科竹南園區申請新事業部的用地1.2公頃,外界普遍認為,該用地未來將成為台積電LED晶片的生產重鎮。
台積電資深業務副總金聯舫2月轉任「特殊計劃」資深副總,目的是要協助發展新策略事業。
BridgeLux是美國LED大廠,尤其在高功率LED 有獨到技術,該公司創辦人暨技術長劉恆,就是LED設備機台(MOCVD)的原創者,BridgeLux執行長Mark Swoboda,曾任飛利浦旗下LED廠Lumileds的執行副總,去年6月才加入公司,整個BridgeLux的團隊多來自Lumileds與 Cree等大廠,實力相當堅強。
BridgeLux雖然也有設備生產部門,不過,生產不是該公司的強項,它比較類似LED界的設計公司(design house),而台積電的專長就是生產製造,尤其LED的磊晶,類似半導體製程,也就是台積電所擅長的領域,雙方因此一拍即合,攜手切入照明領域。
根據Strategies Unlimited預估,未來五年全球LED業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0%,光是2008年高功率LED的成長率就達12%,至2012年全球LED業產值將達114億美元,台積電將以成本優勢搶食這塊大餅。
全球LED磊晶產業,其實佈滿了Lumileds、歐司朗與日亞化等歐美日大廠的專利,台積電透過結盟的投資公司,與BridgeLux結合,將成為台積電突破LED 專利的重要屏障。
目前國內的磊晶與晶片廠以晶電最大,其它包括新世紀、璨圓與泰谷等,在台積電挾著龐大的資金、人才與技術進入LED產業,全球LED產業勢必因此洗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規模比較小的LED磊晶與晶片廠。
複製晶圓代工模式 低中高階大餅 通吃
【經濟日報╱記者 蕭君暉、陳碧珠】 2008.04.18 03:22 am
千呼萬喚始出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跨入LED產業一樣不同凡響,一出手就是與國際級LED公司策略結盟,一個負責LED的設計,一個負責LED的製造,快速把IC設計與晶圓代工的模式,複製到LED領域。
台灣的LED磊晶與晶片領域,常常無法走入國際,主要就是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Cree等歐美日大廠,早就把專利佈滿了,只要敢走出國門,一定被告, 這次台積電透過外圍的投資公司與BridgeLux結盟,就是要先解決專利問題,否則其LED事業難以像晶圓代工一樣,做到國際級的水準。
LED的磊晶與晶片製程,本來就是半導體的長薄膜與黃光製程,由台積電來跨入LED產業,再自然也不過,挾著千億元的資金、設備、人才與技術等各項優勢,全球LED產業都將受到衝擊,台灣現有磊晶廠受到的衝擊尤其劇烈。
如果把磊晶分為低階、中階與高階三個產品,台灣都只是做低階部分,台積電一定是做中高階的,等於是把其它業者進軍中高階市場堵死了,而且台積電持續往下吃低階市場,也是指日可待。
新一代的LED設備機台MOCVD,一台要價8,000萬至1億元,動輒要買百台,不是小規模的LED磊晶廠玩得起的,台積電一旦導入新機台,磊晶的成本可以降低40%,誰能拚得過它呢
不只半導體龍頭,面板龍頭的友達的LED佈局也漸漸浮上檯面,外傳也要購買百台的MOCVD,在兩兆產業龍頭的介入下,小廠的空間可說是愈來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