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448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448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投資人 Investors, konya no go jumon wa dochi?

konya no go jumon wa dochi? 是有名的日本料理節目「料理東西軍」,在最後選擇的時候,主持人的問句,當問完這一句,進廣告,接下來就要看來賓的投票,決定本集的得勝料理了。

相比料理東西軍,接下來的兩個月,也有LED產業界籌資的東西軍,分別是晶電2448的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籌資,跟CREE的SPO(Second Public Offering)。

CREE 在宣布增資的新聞以後,股價回落2%,然後在9/10日定價一股35.5,離過去一個月的年度新高38.4有一些距離,這對後續2448定價,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

不過有趣的是,這兩家籌資的公司,都在股價創過去一年的新高以後,往南回落。

TPE:2448 (注意 A 點)



CREE (注意右半邊的一堆旗標)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09JUL13 LED10 指數 20.23

指數詳請請按我。LED10指數本月開始走緩。

另有LED產業3個月/12個月營收趨勢圖

本月LED上游晶電營收創新高,不過這個新聞是在7/8號的盤中10:30所發布,個股在營收公佈後創當日新高92.5,然後就一路下跌到今日的LED10公布日收盤價87.5。

在盤中公佈營收,是很差的濫咖手法,尤其是公佈創新高的營收,更是濫咖之濫咖,公司治理扣分再扣分。很簡單,對一個外部投資人,在公司公佈營收以前在盤中的賣出是不是傻瓜?當公司公佈超好的營收以後,內部人是不是可以從容的獲利了結?公司在盤前,或盤後公佈營收,內部/外部投資人可以在同一個資訊的時點上競爭。在盤中公佈也不是不可以,要先公告在盤中哪一個時間點公佈營收,讓外部投資人有預期,可以下好離手,不會說提早賣出,事後追價的是傻子。

歐,順便說,上一次在盤中公佈營收的濫咖是3031佰鴻

指數內容:光寶科,晶電,億光,光磊,燦圓,東貝,佰鴻,一銓,鼎元,久元。
後補名單:新世紀,宏齊。

本月概況如下:
1. 宏齊接替聚積成為後補。


個股股本異動概況:

  1. 2448 晶電庫員工認股權憑證普通股股票上市5,670股。
  2. 3383 新世紀員工認股權憑證發行新股118,400股。

代 號 名 稱 LED 產業鍊 佔LED10指數權重
2301 光寶科 LED 燈 30.39%
2448 晶電 晶圓 27.20%
2393 億光 LED 燈 15.66%
2340 光磊 LED 封裝 3.78%
3061 燦圓 晶圓 3.69%

2499 東貝 LED 燈 3.49%
3031 佰鴻 LED 燈 3.42%
2486 一銓 LED導線架 3.07%
2426 鼎元 晶圓 2.93%
6261 久元 LED挑檢設備 2.61%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5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MAY09, Chasing AIXTRON) -- 追逐愛思強

國外篇

(點圖放大)

在5月7號 AIXTRON (NASDAQ:AIXG)公布了2009年Q1的財務報告。在這份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是
  • 營收為 EUR 46.2m 較08Q1下降了 26%,比08Q4下降44%。
  • 毛利率比前一季增加2%到 45%,也比08Q1增加 6%。
  • 本季訂單惟 EUR 31.2m, 比08Q4少了23%,而且比一年前少了 64% 。其中 98% 是化合物半導體的設備。
  • 在手訂單為 EUR 100.7m ,其中只有7 % 是矽半導體的訂單。這個數字比081Q的 EUR 157.3m 下降了 36%,不過比08Q4下降 4%。其中 EUR 96m 的在手訂單會在2009年底前交貨。
  • 2009年的營收額約在EUR 200-220m之間,營業利益率( EBIT margin)約為10-11%之間。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在公司報告中的Order Intake與Backlog。這張圖幾乎顯示著未來一年LED磊晶設備MOCVD的供應狀況,以及LED上游磊晶廠對未來的展望。

(點圖放大)

雖然09Q1的出貨量不如人意,Order Intake也不佳,但是整個產業確有好消息,在手的訂單有客戶在催促交貨,而且公司上調了對2009年整年的營收預期。

這對台灣的LED上游磊晶產業有什麼影響?

首先,由AIXG 在手訂單及過去兩年的季營收表現來看,2009Q2的新增訂單只能在2009年底交貨,亦即在今年的旺季前(10月底)的設備數量已經確定,如果有廠商下訂,產能的開出將在2010Q1的季底以後。

而明顯地,從AIXG公布的訂單狀及我所關心的韓國三星設備訂單,產能開出將在明年,而不是今年。在AIXG交貨給三星的同時,三星對台灣的訂單,會不會有一對一的取代效應呢?值得2010Q2觀察。

另外一些LED上游的二線廠商在2009Q1才展開募資等手續,那麼設備的交貨已經到2010Q2以後了,再經過設備的調校,產能開出可能已經是2010Q3,那目前高漲的股價能夠支撐到那個時候嗎?這些都值得觀察。


國內篇

另外臺股股東會已經告一段落,各公司均已提供股東會年報,在此將97年度的LED上游磊晶廠的產能/產量/均產值 數字統整如下,各公司的資料均取自各公司年報。這裡有去年統計資料

2448 晶電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751.98 K in2 /477.49K in2/ 2248.69 (兩吋片)
晶粒 39,720 KK /39,157KK / 0.24

MOCVD 設備數: 176

3061 燦圓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405.66 K / 15.49 K / 1623.4 (片)
晶粒 6,301 KK /5121.1 KK / 0.24

MOCVD 設備數: 27

6289 華上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160 K in2 / 732.57 K in2 / 2706 (兩吋片)
晶粒 10,500 KK /5,142.99 KK / 0.291

MOCVD 設備數: 40 (華上 97 產能未提升)

3339 泰谷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90.61 K 片 / 3535 (片)
晶粒 3,782.65 KK /2,775.88 KK / 0.253

MOCVD 設備數: 27 24

3383 新世紀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40 K / 222 K 片 / 1671 (片)
晶粒 3,600KK /3,380.54 KK /0.181

MOCVD 設備數: 25

8199 廣鎵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612 K / 8.68 K 片 / 1474 (片)
晶粒 10,740 KK /9,778 KK / 0.149

MOCVD 設備數: N.A

3517 洲磊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98 K / 89.59 K 片 / 2399 (片)
晶粒 10,000 KK / 9,425 KK / 0.1

MOCVD 設備數: N.A

3656
聯勝光電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8.77 K 片 / 4775 (片)
晶粒 395.98 KK /472.28 KK / 0.51

MOCVD 設備數: N.A

註:聯勝晶圓均產值來自銷售值

MOCVD 設備數來源: 誰是台積電LED新娘?康和證券:2008:下半年LED產業概況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晶電98年股東會提問集 -- My Questions for Epistar's Management Team in 2009 Annual General Meeting

我有收到晶電的股東會通知,不過由於要上班的關係,不準備參加。所以把我想問的問題寫下來,如果有其他的股東有出席,願意幫我問,然後把管理階層的回答po在回應的,在此先感恩!

另外晶電的年報下載方式如前文

問題

1. 公司治理 -- 請每季召開法說會

晶電算是台灣首屈一指的LED產業公司,公司自我標榜為世界產量第一的LED晶粒公司,並且相當受到外國法人的青睞,持股比率相當高,可以說是台灣LED產業最重要的公司了。公司的每季營運成果與對下一季的展望,對於整個LED產業有很大的影響。

像晶電這麼重要的公司,可以像台積電、矽品、聯發科、仁寶、大聯大等這些產業頂級公司,在每一季的財務報公布時,同時招開法人說明會,讓投資人可以對公司的營運狀況有比較好的掌握,不會有錯誤的期待。

我追蹤晶電的產業新聞這麼久,公司的新聞發佈策略相當的凌亂,我認為記者的不專業為公司的專業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


2. 策略 -- 本次增資用途請詳細說明,未來的兩年的獲利成長可以達到70%以上嗎?

晶電在3/23董事會通過將現金增資及發行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不超過伍億股,取得資金。以目前普通股股本63億來算,這將稀釋超過70%的目前股東權益,也就是說公司應該要說明發行新股後可以讓未來的"獲利成長"(不是業績)可以達到70%以上嗎?從過去10年的公司財務歷史,除了購併元砷、連勇的次依年度以外,從來沒有連續兩個年度獲利成長70%以上的清況。請說服目前的股東,募資成功的話,可以讓持有,不賣出的股東的可以有與目前相同的獲利。

如果之前所預設的併購標的,不存在的話(不划算 晶電不娶廣鎵),公司會不會繼續發行新股的計畫呢?


3. 產業 -- 對大陸LED 產業的競爭,晶電如何保有人材?

大陸目前正積極發展固態照明產業,許多新的磊晶公司目前仍在擴產與增加機台的數目。但是這些設備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力去操作,與有經驗的主管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沒有辦法獲利。

目前大陸對於台灣的LED上游產業的人材相當的渴望,廈門三安甚至開出不用到大陸上班的條件。請問公司如何保有公司的人材,而不再看到高階經理人(97年有5位副總林孟毅、唐修穆、沈晉旭、涂如欽、霍大成,1位協理郭政達離職)持續離職的情況呢?


4. 財務報告 -- 去年第四季資產評價增益是否為一次性狀況?

晶電在2008年第四季的損益表中,有一筆196百萬的資產評價增益,相較於97年的單季報表第2、3季都是資產損失而言相當特別。請問這樣的資產評價增益會在未來的第四季發生嗎?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晶電2009MAY22 CAFC Opinion上訴判決的看法

2009JUN02 更新內容。

我的看法

1. 首先先回顧歷史。晶電在2004年7月與Lumileds和解,承認5008718專利的有效性。晶電和解在先,然後又在ITC的訴訟中,宣稱718專利無效,明顯訴訟策略失誤。

2. CAFC 判決全文。同一個判決,看兩方的新聞稿,雙方各說各話。

3. 晶電沒有發重大訊息,與公告。只有新聞記者在引用Lumileds新聞後,由其他的新聞記者協助提出說明,明顯失職。而且判決是5/22宣佈的,如果精實新聞沒有在5/25編譯外電的話,是不是晶電都不會提出澄清??

4. 這個判決是針對Lumileds在ITC禁止輸入的裁定,由於CAFC認為ITC的裁定有瑕疵,所以發回ITC重新裁定。Lumileds已經針對晶電提出相關產品(包含第三方制造使用晶電元件的產品)的禁止輸入申請(即 普遍排除令)。所以發回給ITC重審以後,雙方在ITC仍有一場法律的硬仗。未來主要的攻防應該在"相關產品"禁止輸入的這部份。所以是不是晶電勝出,仍然還要繼續看。

在發回ITC重裁期間,就算有新的產品(Phoenix及Aquarius)要出口到美國,晶電仍然要提出保證金(可以參考瑞軒,VIZIO禁制令的新聞)。再來若認定侵權成立,晶電新產品要出口到美國要逐批提出證明,新產品未侵犯專利權。

5. (讀完 CAFC 的判決後 ...) CAFC 的判決主要有四點:

  • A. 晶電由於合併了國聯光電,國聯光電對Lumileds有簽授權合約,並繳付718權利金,取得製造許可。國聯光電等於認可718專利有效,以前國聯產品的晶電產品線為侵權標的訴訟,不能爭執專利無效。而雖然晶電先前與Lumileds雖然間對718專利侵權和解,但是並不表示晶電不可以對718的專利宣稱無效。所以晶電可以在ITC的訴訟程序中,對原晶電產品線,爭執718專利無效。CAFC認為ITC原先禁止晶電宣稱718專利無效的部份,應予取銷,是可以部份主張的。
  • B. CAFC認為由於晶電在專利範圍解讀的過程中,已經表明"ITO current spreading layer",為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所認定的"transparent electrode"。ITC ALJ對於"transparent window layer"的專利範圍解讀並無錯誤。
  • C. CAFC認為ITC ALJ對於"substrate"的專利範圍解讀並無錯誤。
  • D. CAFC 提示在Kyocera Wireless的案件中,對於不在專利所有權人所聲請禁止進口對象以外的第三人,並不適用有限制禁制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所以本案ITC 有限禁制令並不能適用在採用晶電產品的下游產品中。
看完以上的判決內容,對於案件發回到ITC以後的再次裁定,由於CAFC認為ITC ALJ 對於專利範圍的解讀並無錯誤,雖然晶電可以主張718專利無效,但是就算納入晶電宣稱的專利無效資料一併考慮,我認為ALJ仍會判定718專利有效,晶電產品侵犯718專利權。不過由於CAFC以經在判決中納入Kyocera Wireless的意見,所以我認為ITC的有限禁制令並不會如原先擴及晶電的下游產品,只會單純的限制晶粒以及直接封裝晶粒的產品,對於下游產品例如LED手電筒、交通號誌、照明產品等不會被禁止進口到美國。

當然,如果Lumileds再重起爐灶把採用晶電下游產品的公司再次告上ITC,仍可能會有不利於晶電下游產品的公司的裁定,但是現在還有採用這些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公司嗎??

6. 看完這判決的內容,才知道為什麼當初哥大教授要把一狗票的LED上下游及終端產品公司告進ITC。原來要是不這樣做,不只會跑掉大魚,還會受限於Kyocera Wireless的判例,無法禁止未列為侵權對象的產品進口。

【延伸閱讀】


Lumileds 中文新聞稿
(英文新聞稿)

Philips Lumileds起訴Epistar侵權案獲得上訴法院裁決支持

美國商業資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消息——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於2009年5月22日公佈裁決結果,駁回了Epistar 的一起上訴。Epistar是由於不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Philips Lumileds的第5,008,718號美國專利('718號專利)權利範圍做出的解釋而提起的上訴。聯邦法院在肯定ITC解釋的同時表示:「 Epistar無權質疑ITC根據專利範圍界定結果作出的侵權裁決。」至此,ITC裁定Epistar構成對'718號專利侵權的裁決在上訴環節獲得通過。

聯邦法院同時支持ITC關於「Epistar作為UEC的繼任者,其通過Epistar與UEC的合併交易獲取的UEC產品不得與'718號專利權發生牴觸」的裁決,但聯邦法院推翻了ITC對Epistar其他產品的同類限制。然而Philips Lumileds仍然相信,Epistar對'718號專利權限的其他質疑都將遭到駁斥,因為在此前一個針對UEC的侵權案中,加利福尼亞州北區法院法官Claudia Wilken就對Philips Lumileds做出了多項'718號專利權利有效的即決判決。

在ITC做出裁決之後,法律條款發生了一些變化,使ITC長期以來頒布的有限排除令遭到質疑,該排除令禁止進口由未涉案的第三方生產的下游產品。聯邦法院解除了現有的有限排除令,並將此案發回ITC作進一步的調查。Philips Lumileds此前曾經向ITC提交過一份申請,要求將該有限排除令更改為普遍排除令,如此一來,就可以在法律條款變化後仍然有效地禁止原有限排除令中提到的產品的進口。

除了這項ITC調查之外,Philips Lumileds還在等待Judge Wilken宣佈Epistar對'718號專利和另外兩項Philips Lumileds專利構成侵權,以使這樁在地區法庭進行的專利侵權案順利結案。聯邦法院的裁決為Philips Lumileds在這樁懸而未決的專利侵權案中取得勝利鋪平了道路。

關於Philips Lumileds

Philips Lumileds是全球領先的日常照明LED供應商。公司近來在光輸出、效能和熱管理等方面創造了新的佳績,這得益於公司持之以恆地改進其固態照明技術,以及應用更加環保、二氧化碳排量更低、減少新建電廠需求量的新型照明方案。Philips Lumileds的LUXEON LED能夠提供前所未有的醫院、室外、店舖和家庭照明方案。如欲進一步瞭解該公司的LUXEON LED產品和固態照明技術,請瀏覽網站:www.philipslumileds.com。

關於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

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PHG)(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PHI)是一家多元化的健康和保健公司,「健康舒適、優質生活」的多元化公司,致力於通過及時地推出有意義的創新來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作為全球醫療保健、優質生活和照明領域的領導者,飛利浦基於對客戶需求的瞭解以及「精於心簡於形」的品牌承諾,將技術和設計融入到了以人為本的解決方案中。

總部位於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約11.6萬名員工,公司2008年的銷售收入達到260億歐元歐元,並在心臟監護、緊急護理和家庭醫療保健,節能照明解決方案和新型照明應用,以及針對個人舒適優質生活的平板電視、男性剃鬚和儀容產品、便攜式娛樂產品以及口腔護理產品等領域均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欲瞭解關於飛利浦的最新消息,請瀏覽網頁: www.philips.com/newscenter。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繫方式:

Philips Lumileds
Steve Landau,+1-408-964-2695
市場傳媒總監


2448 晶電相關新聞稿


Lumileds專利纏鬥 晶電勝出


2009-05-26 工商時報 【楊玟欣/台北報導】

晶電(2448)與LED國際大廠Philips Lumileds侵權官司暫告一段落。根據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巡迴法院做出兩點判決,分別為撤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止晶電LED下游產品進入美國販賣的有限禁制令;以及否決ITC對於晶電不能挑戰Lumileds專利權的判定。

晶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與Lumileds發生訴訟後,晶電即以Phoenix及Aquarius兩項超高亮度四元LED產品,取代遭ITC發出有限禁制令的OMA、GB、MB等產品,因此在美銷售並未受到禁制令影響。

張世賢表示,這次美國聯邦巡迴法院所做的判決,對晶電最大的實質利益為改變客戶的觀感,有助解除客戶以為晶電產品不能在美販售的疑慮。

Lumileds是在2005年提出侵權告訴,訴訟對象包括晶電,以及當時尚未併入晶電的國聯光電。Lumileds主張晶電產品侵犯其580專利、316專利以及718專利。ITC在2007年做出判決,認為晶電並未侵犯580以及316兩項專利,但侵犯718專利,因而發出有限禁制令。

ITC當時判定晶電的OMA、GB、MB產品不能以晶粒、封裝或chip on board(封裝晶粒陣列組成的電路板)的半成品形式進入美國,但採用晶電該款受到限制的LED所製成的終端產品則不在此限。晶電不服ITC判決,提起上訴。美國聯邦巡迴法院並在日前做出最新判決,撤銷ITC禁止晶電產品進入美國販賣的有限禁制令;以及否決ITC對於晶電不能挑戰Lumileds專利權的判定。晶電認為,美國聯邦法院近日做出的判決,有助釐清客戶的錯誤認知。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2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FEB09, A Trigger Named Nichia) -- 東風將起?

國外篇

2009FEB02 Nichia 與 Luminus 相互授權並建立生產聯盟

[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LED大廠日亞化(Nichia Corporation)宣佈與美國Luminus Devices公司(Luminus Devices Inc.)建立同盟,雙方將進行專利交叉授權、技術共享以及建立生產合作關係。這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將「結合雙方的專門技術和資源,以為市場帶來環保的新型高功率白光LED」。

Luminus Devices公司總部位於麻塞諸塞州的比勒瑞卡,以其PhlatLight(r) 大晶粒的LED所聞名,其供應的RGB晶片組適用於投影應用。該公司的白光LED產品甚受固態照明市場的重視。

日亞化則是全球最大的白光LED供應商,不過目前白光LED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尤其是面對像Cree、歐司朗和Lumileds公司這樣的競爭對手,以及台灣與中國產品的競爭。2006年8月,日亞化曾與G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但是這個夥伴關係並未對日亞化的營收做出貢獻。

日亞的螢光粉和晶粒材料與Luminus公司的高透光率晶體與多晶封裝相結合可以創造出「新型高功率LED產品,並適用於固態照明應用的高功率白光LED」。兩家公司將「結合雙方的資源、材料和產能,以生產高品質與高效型的產品」。不過雙方並未揭露合作關係的詳細內容。

這兩家公司合作的首批產品計劃於2009年在市場推出。部份共同生產的產品將由日亞化出售,其它的產品則由Luminus公司出售,雖然使用Nichia的商標可以提生產品的價值形象,但是這兩家公司生產的產品將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2008FEB03 首爾半導體與日亞化同意分享雙方的LED專利

[綜合外電報導]

日亞化發佈新聞,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雙方已達成LED專利訴訟的糾紛,簽訂交叉授權協議,並停止雙方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與韓國的專利訴訟與其他法律爭議。雙方協議可以互相使用包括LED及半導體鐳射器相關技術在內的相關專利技術。至於具體和解內容,未對外公布。

日亞化與首爾半導體在白光LED與半導體雷射等GaN發光元件專利方面爭訟接近三年之久。而在此次雙方達成和解後,將各自撤回原先的告訴。不過,目前在德國 法院審理中的訴訟(專利編號「DE 691-07-630 T2」「EP 0-437-385 B1」),則必須等待2009年2月的聽證會結束後,再行解決。

這樣的結果對於首爾半導體來說相當有利,首爾半導體在全球的銷售障礙去除,並且對韓國的LED市場有極大的影響。首爾半導體每年約花費5千萬美元於相關的專利訴訟官司,雙方和解後,可以節省這方面的花費,而且可以投注更多心力在銷售的活動上,而不會有專利的問題。在2007年與日亞化訴訟前,首爾半導體的營收幾乎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但是2008年則衰退了4%,尤其是首爾半導體的主要銷售於LED的背光模組與各式的資訊設備上,在專利疑慮解除後,該公司會有更多個銷售機會。

另外一方面這樣的授權合約表示,首爾本身具有專利的優勢可以對付其他侵權的的第三方。首爾很有可能對生產交流LED產品的廠商提出侵犯首爾Acriche產品專利權的訴訟,在交流LED領域首爾具有超過200項以上的專利。

[延伸閱讀]
白光LED專利訴訟戰:日亞化學與首爾半導體全面取得和解,簽訂交叉授權協議


小結

由於日亞化原本對於專利領域採取充分維護,競爭者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態度,對有侵權疑慮的廠商,專利訴訟不斷。LED產業五大公司在2001年左右彼此進行交叉授權,不再興訟,但是日亞化對於非五大的生產商仍不斷採取興訟與威脅的態度。

這樣的競爭策略尤其對首爾半導體造成威脅,但是最近在韓國專利局的上訴法庭的挫敗讓日亞化踢到鐵板。個人認為這宗訴訟的相關會成為日亞化在其他國家專利訴訟的參考資料,雖然各個國家的訴訟制度不同,但是對專利的看法卻趨於一致,也就是說會有兵敗如山倒的可能性。在止損的考量下,與首爾半導體的和解與交互授權成為選項。

另一方面,日亞化原本即是以螢光粉起家。將藍色LED轉成白光所使用的各種螢光粉配方中,以Nichia的YAG螢光粉轉換效能最好。Nichia雖然有與其他的LED公司授權,但之前只有五大。這一次的授權對象卻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廠商Luminus,而且Nichia生產的產品還會使用Luminus的PhlatLight商標。

就這兩個趨勢與前一陣子光磊投資日亞化的新聞。依照事件的順序性,日亞化的企業策略上似乎有所轉變,這樣的轉變對LED產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接下來再持續觀察後續的發展。


國內篇

在3月3日Nichia發表與首爾半導體的專利訴訟和解後,國內的LED晶粒製造商晶電(2448)也開始了一波的漲勢。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專利的和解(有助產業的發展),補庫存急單的效應,大陸路燈採購規劃出台,以LED背光電視等等商機。

但是投資人,還是回到現實面吧,到底這家公司,在第一、二季可以賺多少錢?值不值得以目前的價格買入呢?以公司目前公佈的財務數字試算一下(參見晶電(2448)財務-損益表)。

其中3月營收預估值以2月營收成長20%計算,第二季的營收預估值以3月營收值3倍計算。如果以晶電08Q4的營業成本(不知道是否已經套用10號公報的計算標準??)與營業費用來看,我認為第1、2季的預估營收,扣掉這兩樣支出可能都還不能達成損益兩平。看公司如何的努力以破解我的疑問吧。

另附永豐金報告
(註:報告的公布時間08Q4的財報並未出爐,又晶電已經調高產能利用率藍光80% up與4元50% up)

晶電(2448):買進,目標價53元
2009/02/26 09:12 永豐金證券

藍光訂單回升幅度優於預期:晶電1月營收為4.26億元(-7%mom,-50%yoy,優於研究處預估3.6億元,觀察目前2月訂單與出貨狀況,藍光背 光應用之訂單持續回升,且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預估晶電2月營收可達5~5.5億元之水準。目前訂單能見度雖仍維持在3週,但根據客戶訂單需求,藍光之產 能利用率確實已回升至80%,但由於並非所有產出均為目前訂單所需要之規格,故部分產出仍待後續其他應用之訂單來出貨,考量此一因素下,研究處預估晶電3 月營收有機會達6億元水準,由於藍光訂單回升速度優於預期,研究處上調1q09晶電營收將達14.9億元(-26%qoq,-44%yoy,原估 13.3億元,毛利率為7.2%,稅後eps為-0.37元(原估-0.42元。

四元產能利用率預估2q09回升,2q09將提早轉虧為 盈:晶電目前四元產能為1600kk,藍光為1200kk。而1月營收中藍光約佔65~70%,產能利用率為40%,四元占營收約30~35%,產能利用 率仍僅達2成,觀察2月狀況僅略微回升至2~3成,但由於四元之傳統旺季為2q~3q,故研究處預估隨著下游應用需求步入傳統旺季,晶電四元之營收將於 2q開始回升,研究處認為以目前淡季2~3月訂單回升之速度已優於預期下,隨著傳統旺季來臨,晶電後續營收獲利表現將優於原本預期,研究處同步上修營收與 獲利預估,2q09晶電營收預估將成長36%qoq至20.2億元,由於產能利用率拉升,毛利率亦將快速回升至17.9%,研究處預估晶電2q08將提早 轉虧為盈,稅後eps為0.06元(原估虧-0.03元。

亮度提升與高單價比重提高亦為下半年營收助力,調高09年營收獲利預估:晶電目 前藍光led晶粒之最高亮度約為2000~2200mcd,但仍非佔比重最大之亮度規格,研究處認為隨著晶電技術持續提升,2000~2200mcd將逐 步提高佔比,且隨著下半年nb滲透率將快速提升,研究處預估nb背光將可貢獻晶電約13%之營收,若加計中大尺寸背光,預估新應用貢獻比重可達 18~20%;另外手機步入傳統旺季,晶電下半年高亮度高單價之藍光晶粒佔比重將持續提升,故未來在產能利用率達到相對高檔水準時,產品組合之改善亦將成 為晶電之營收動能,研究處調升晶電3q09、4q09營收為25億元、27億元,稅後eps為0.43元、0.56元,合計2009年晶電營收為87.2 億元,毛利率為20.3%,稅後淨利為4.28億元,稅後eps為0.68元(原估營收80.5億元,eps 0.3元。

投資建議維持買進,目標價調高至53元:研究處調整4q08晶電將虧損-0.84元,2008年稅後eps為0.1元,故08年底淨值預估為34.8元,2009年底淨 值為35.5元;研究處認為雖近期晶電股價漲幅大,但以股價淨值比來看,仍低於長線投資區間1.5~3倍,且晶電目前接單狀況持續優於預期,研究處觀察其 股價與營收年增率有高度相關性,故以研究處預估晶電營收年增率將逐月回升下,股價仍將持續走高,研究處維持買進晶電建議,目標價提升至53元 (pbr=1.5x2009bvps,建議若股價拉回均可逢低佈局。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11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NOV08, LED lm/W Advance) -- LED 效能新進展

國外篇

2008NOV19 CREE 發表在實驗室產出功效達 161 lm/W 的LED產品

(綜合公司新聞稿,國外媒體報導)

CREE在2008年11月19日發表聲明,該公司研發出目前業界中LED功效比最佳的161 lm/W的白光功率LED。CREE研究人員使用1mm x 1mm的LED晶粒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測試,在4689K的色溫,發出173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61 lm/W的功效,。

在7月CREE的競爭對手德國的Osram光電(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發表了1mm x 1mm的LED晶粒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測試,在5000K的色溫,發出155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36 lm/W的功效,測試的條件則是在室溫下以350mA的驅動電流下完成的。

CREE之前在2007年9月的成果則是在5813K的色溫下,發出135.7流明的的光,達到了129 lm/W的功效。更早之前則是由Lumileds所發表的在350mA的驅動電流下達成115lm/W的LED。

目前這個實驗室所達到的紀錄,並沒有實際生產的商品。不過CREE說,該公司每月銷售數百萬顆光通量超過100 lm 的產品XLamp LED產品,這個系列的產品光通量可以到達122 lm以上。目前CREE銷售的XLamp XP-E冷光 (5,000K - 10,000K CCT)LED在350 mA的驅動電流下光通量可以到達114-122 lm。


國內篇

2008NOV18 晶電高功率LED發光效率提升至100lm/W 明年目標再提升20%

電子時報 / 韓青秀 / 台北 2008/11/18

LED發光效率逐年提高,國內LED晶粒廠龍頭晶電研發的藍光LED發光效率也逐漸向國際大廠看齊,其中高功率藍光LED日前也於實驗室達到100lm/W大關,預計2009年上半可望導入量產。

根據晶電2007年公布藍光LED發光效率,2007年6月晶粒尺寸為14mil、電流20mA的小尺寸LED發光效率達110lm/W,而電流350mA的高功率LED於2007年10月達到75lm/W。

相較於國際大廠,LED龍頭廠日亞化(Nichia)於2007年9月宣布,小尺寸LED已達到169lm/W,而歐司朗(Osram)於2008年7月也發布,大尺寸LED發光效率提升至136lm/W。

據 悉,晶電原本預計小尺寸LED於2008年目標將提升至150lm/W,但目前小尺寸藍光LED於實驗室只達到120lm/W,但對於將應用於室內外照明 的高功率LED,晶電於2008年第4季已達到實驗室100lm/W的水準,但仍落後歐司朗、Cree或Lumileds等國際大廠。

不過台系LED廠的優勢在於量產能力快速,相較於歐美大廠從實驗室導入量產往往需要2年時間,晶電預計,半年內將從實驗室正式跨入量產,相當於2009年上半可望量產100lm/W的高功率LED產品。

儘管2008年市場景氣仍趨保守,但研發成果卻可望為一片低迷市場氣氛帶來曙光,晶電內部預計,2009年小尺寸藍光LED發光效率將提升至150lm/W,而高功率藍光LED將目標提升20%,從目前發光效率的100lm/W提升至120lm/W。

小評

由國外與國內兩家技術領先的公司,所發表的產品LED高功效產品,就可以知道差距在哪裡了。簡單的說,晶電與國外的一線LED磊晶廠的技術差距至少有18個月以上。

另外在LED 路燈代償研究 中指出「工研院的測試發現LED路燈發光效率至少要在45lm/W以上,才能達到取代水銀燈的效能,因此,從LED光源的發光效率來算則必須在 70~80lm/W左右,才能使燈具發揮45lm/W的效率,但符合量測結果的業者實際仍在少數。」,再加上晶電2008年引進新設備,大幅提高InGaN的藍光產能,所以如果晶電在2009年順利的量產高亮度,高功效的LED產品,再配合散熱金屬成本的降低,我認為LED照明設備的價格有可能在2009年開始快速的降低,但是仍不到可以與高壓鈉燈相替換的地步。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0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OCT08, Seoul's Victory) -- 首爾的勝利

國外篇

Nichia與Souel Semi的專利大戰在10月有最新進展。分別是韓國智慧財產局與美國的判決。

2008OCT03 Nichia LED patent invalidated, Seoul celebrates

韓國智慧局的智慧財產權審查會(Korea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ibunal )10月1日發布的最終判決,由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以及旭明光電(SemiLEDs)所提出的Nichia KP 491482(482號專利)專利無效訴訟,因日亞化482號專利缺乏進步性要件,無效(invalidation)成立。

這一件無效訴訟,是由首爾半導體以及旭明光電聯手對付Nichia。旭明光電表示在2007年10月10日Nichia對首爾半導體使用旭明Mvp™ LED晶粒的LED產品侵權,使得旭明必須與首爾一起捍衛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的Mvp™ LED晶粒使用一種獨特的金屬合金層,具有極佳的散熱與電導,並且有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公司擁有15項專利,另有50幾項專利在審查過程中。

首爾半導體則表示,「在這宗專利無效勝訴後,首爾有信心可以在其他Nichia所指控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勝訴。」首爾的發言人則表示,「首爾是相當尊重專利權的,首爾將持續保持自家產品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但是如果有需要,首爾將在任何專利爭議的場合證明這項事實。」


2008OCT10
Seoul Semiconductor wins lawsuit against Nichia

另外一則10月的首爾與Nichia新聞則是,首爾半導體在加州中區地方法院與Nichia的訴訟案。這件案子起源於首爾與Nichia 的另外一件LED訴訟案,在2007 年 12 月,首爾半導體就與Nichia 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在法院內的判決概況向媒體發表聲明,說明首爾沒有侵害Nichia 專利權,而且不必賠償。Nichia認為這樣的聲明有誤導客戶之嫌,而依照Lanham Act(商標不正當使用法)發起訴訟。

美國法院法官在考慮了雙方的辯論和證詞之後,發現沒有證據證明首爾半導體的行爲給Nichia帶來任何傷害,並駁回了Nichia的訴訟。審判結果如下:

1. 首爾半導體無需向Nichia支付任何賠償費用。
2. 首爾半導體將收到勝利的審判對於Nichia請求所有的內容。
3. Nichia應賠償首爾半導體因訴訟所産生的相關費用。


國內篇

看完首爾的勝利以後,再來看看國內另外一個專利訴訟。

2008OCT07 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晶電公告內容如下:

【公告】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日 期:2008年10月07日
上市公司:晶電 (2448)
主 旨:本公司對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97/10/07
2.公司名稱: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5.發生緣由:
本公司已於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七日,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本公司所擁有之中華民國發明第148677號專利權,並向該公司求償新台幣貳億元。

在説明我對廣鎵訴訟案的看法之前,先看看晶電前一次對上燦圓的官司。以下文字引用自燦圓光電97年第三季的季報:

  • 本公司於94年1月20日收到台灣桃園地方法院關於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電公司)控告本公司產品侵害其專利損害賠償訴訟文件。
  • 由於晶電公司所有之發明第144415 號專利在其提起本件訴訟前即有三件專利舉發案在智慧財產局審理中,如經撤銷專利,即無向本公司主張專利侵害之權利;本公司亦據此理由委請律師向法院聲請在舉發案確定前,停止本件訴訟。且本公司被訴涉嫌侵權之產品係根據本公司自行研發之專利權製造生產,且已委託專家鑑定分析,認並未侵害晶電公司之上開專利。
  • 本件業經法院選定國立臺灣大學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合設工業研究中心為鑑定機關,兩造應提供型錄和樣品供鑑定,法院並命晶電公司預納鑑定費用。惟因晶電公司久未預納鑑定費用,桃園地方法院96年7月6日桃院木民忠94 年度智字第4 號函知,視為原告晶電公司撤回其訴。
  • 惟晶電公司以本件無民事訴訟法第94 條之1 所定「視為撤回其訴」之情形,業於96年7月18日聲請桃園地方法院續行訴訟,經桃園地方法院裁定駁回。晶電公司於96年8月22日向台灣高等法院提起抗告,業經台灣高等法院廢棄原裁定,故本件仍應由桃園地方法院續行訴訟。
  • 本公司已於97年8月4日與晶電公司就本件達成和解協議,晶電公司並已委請律師向桃園地方法院撤回上開訴訟。
這宗訴訟案重點是在96年8月22日的判決,晶電上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廢棄地方法院的裁定,要求地方法院續行訴訟。問題來了,原先地方法院就是等不到晶電繳交鑑定費用,才判決晶電「視為撤回訴訟」,回到原點,晶電得要交鑑定費用才能往下打。然後兩家就在97年8月4日發布和解的新聞。

晶電指稱燦圓所侵犯的專利,按照台灣智慧財產局網頁上的資料,這個專利的三個舉發案都是不成立的(專利有效),顯示這個專利的強度應該還算是不錯。為什麼不繼續往下打,把這個最大的競爭者打趴???另外,從第三季的季報來看,燦圓的專利權資產與專利授權資產與第二季的季報相比,並無增加或減少,同時並沒有大筆的營業外支出,也就說,從燦圓的角度來看,還沒有取得晶電任何的授權,也還沒有付出大筆的和解金,那麼晶電的和解有利益嗎?很想跟發言人討教一番。

從晶電與燦圓的專利訴訟案,再回到廣鎵的案子,我很悲觀的認為,在三年後的某一天,我們會再看到廣鎵與晶電和解的新聞,晶電這邊除了訴訟律師可以獲利以外,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晶電李董說固態照明明年起飛

我的看法

1. 晶電第三季的擴充已經完成,所以第四季開始到明年的第一季,台灣的磊晶廠應該都沒有好日子過了,尤其是年報曾經被我研究過的個股,但是下游廠說不定會重演今年初毛利高升的戲碼喔。

2. 固態照明?感覺上有一點吹喇叭的味道,我比較相信AIXG的2012年才會起飛的估算。原因之一是2008年9月美國的DOE才定出固態照明的的標準,2009年應該還是廠商設計的修改與適應期,應該沒有辦法放量。而且固態照明的單價在2008年仍然比CFL高個10倍以上,很難說可以在2009年有大規模的替換。

3.明年LED的展望,應該還是來自NB顯示器的需求,但不包含液晶電視,LCD電視面板價已經快殺到骨了,採用LED背光肯定比CCFL貴個300美元以上的時候,終端消費者會願意買嗎?換成我是不願意買的。另外這裡說「今年某家業者將不惜血本力拱LED TV市場,推出終端售價差距300美元的液晶電視」,從Google products北美的電視價格來看,應該是三星。

5.100KK*12/35KK = 34,也就是說李董推估一台NB用到34顆左右的LED,明顯高估。實際用量應該還要打5~7折吧。

6.我認為2009年第二季會因為供應鏈的需求,晶電產能利用率會開始明顯回昇,或許那個時候毛利率也會同時回昇也說不定。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以下為新聞轉錄

----------------------------------------------------------------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4+122008102500353,00.html

10/25 工商時報

李秉傑:明年LED景氣 保守看

* 2008-10-25
* 工商時報
* 【本報記者/南京報導】

 晶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若明年景氣未能好轉,仍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明年7吋到10吋低價電腦市場可望倍數成長,以及照明、大尺寸面板背光源、看板需求逐步上揚,將是明年LED產業較重要的成長來源。以下為專訪李秉傑內容紀要:

 問:你如何看待明年市場狀況?

 答:LED明年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景氣,一個是供需。上周我拜訪兩個客戶,對明年景氣看法不佳,所以目前為止,我傾向保守看待明年景氣。LED目前與消費性電子的連動性最高,景氣展望保守,消費性電子也不容易好,連帶影響對LED的需求。

 另一個問題是供需,LED磊晶廠今年大動作擴產,但景氣不佳,需求就上不來,恐延續供過於求的問題。事實上,有某家LED同業之前訂購12台MOCVD磊晶機台,現在擋了7部要求不要交貨,顯示業者心態轉向保守。

 問:可是晶電今年擴產幅度不小,有影響下半年價格嗎?

 答:晶電今年新增超過20台MOCVD磊晶機台,已在7月份全數進廠。晶電已開始使用部份新產能,因新機台加入,各廠產能利用率不是很平均。第三季價格降幅已到個位數,趨於穩定,第四季還要觀察。

 問:各產品明年的成長性如何?

 答:晶電營收有6成來自藍綠光LED,35%至40%來自四元紅光LED。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從48%下降至45%,明年消費性電子出貨量雖能成長,但成長性不夠快速,不能cover價格變化,營收占比反而衰退。

 預估明年7吋至10吋低價電腦市場上看3,600萬台,低價電腦目前8成是豐田合成的天下,日亞化也將跨入低價電腦的市場;衛星導航市場有點機會,但數位相框市場則不會太好。

 Display(顯示器)包含看板以及10吋以上大尺吋背光源 ,北京奧運淋漓盡致運用LED,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界博覽也指定使用LED,明年大陸的看板需求將陸續上來。10吋以上等中大尺寸面板,包括筆記型電腦背光源、監視器以及電視,明年會上來。此外,照明應用明年也會起來,占晶電明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10%。

 問:大尺寸面板背光、照明需求上來,仍對明年保守看待嗎?

 答:採用LED背光的筆記型電腦今年約1,000萬台,明年預估有3,500萬台,一個月也才用掉1億顆,即使明年1億台筆記型電腦全數採用LED背光,每個月也不過用掉4億顆。還是要等液晶電視採用LED,量能才足夠消化LED的產能。

 問:液晶電視採用LED的現況如何?

 答:SONY及三星積極推動大尺寸背光,去年採用冷陰極燈管CCFL背光的42吋液晶電視終端售價2,999美元,而採用LED背光的液晶電視售價則高達3,999美元。今年某家業者將不惜血本力拱LED TV市場,推出終端售價差距300美元的液晶電視,就製造端而言,二者價差大約僅100美元。

 三星對LED液晶電視很積極,今年46吋LED液晶電視將出貨美國,三星是採用藍光加紅綠螢光粉的LED背光。

 問:晶電有機會進入三星液晶電視供應鏈體系嗎?

 答:如果液晶電視出貨量大,三星現有供應體系恐供不應求,晶電就會有機會。


http://udn.com/NEWS/STOCK/STO3/4572234.shtml

晶電李秉傑:LED照明 明年起飛
【經濟日報╱本報記者/二十四日南京電】

2008.10.25 02:28 am

晶元光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由於LED仍有逾50%是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在金融風暴下,對明年的景氣保守看待,不過明年LED照明市場會起來,10吋以上背光源和戶外看板也會成長。

晶元光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表示,由於LED仍有逾50%是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在金融風暴下,對明年的景氣保守看待,不過明年LED照明市場會起來,10吋以上背光源和戶外看板也會成長。

李秉傑這次來大陸參加下游封裝廠光鼎電子在江蘇灌南廠的開幕典禮,他表示,在雷曼兄弟聲請破產引發的金融海嘯後,客戶對明年變得相當保守,訂單能見度很短,他說:「如果失業率壞下去,誰還要消費」,目前感覺到明年的產業景氣並不好,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 這次全球性金融風暴,你對明年LED的景氣看法?

答:LED 產業有二個問題,一是景氣的問題,目前LED應用在消費性電子超過五成,一旦消費萎縮,LED應用在手機、數位相機、DVD等都會受影響,而汽車也是壞了一段時間,上周去拜訪客戶,他們對明年都認為不會太好,現在感覺上明年是好不了,希望2010年第二季能夠有比較明顯的復甦。

LED的另一個就是供需問題,如果景氣不好,就會供過於求,因此上游磊晶廠的擴產都在放慢,有一家磊晶廠原本訂12台MOCVD,就擋了七台,友達旗下的隆達光電目前為止只買了兩部機台,目前全球景氣反轉,我想友達他們在今年和明年有很多時間可以觀察。

不過明年在LED照明、顯示器、NB、監視器、TV、戶外看板都會起來,根據統計,LED目前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的部份有48%,明年會下降到45%,目前 7到10吋都是LED的天下,明年起LED會開始進攻10吋以上的市場,尤其是低價電腦; 今年約有1,000萬台的NB採用LED背光源,明年會有3,500萬台,呈現倍數成長。

問: 目前晶電在各項產品的比重多少? 訂單的能見度如何?以及第四季展望?

答: 晶電的產品結構中,有35%是紅光LED,另外65%則是藍綠光LED、在藍綠光的部份,晶電在LED照明今年不到10%,明年會成長到超過10%以上,而看板和顯示器等則會佔到20%。

由於LED背光源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受到產業不景氣的影響,成長的速度不夠快,因此無法彌補價格的下跌,所以LED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的數量會上來,但營收則不易成長。

今年第三季的LED價格下滑的情況還好,降價的幅度只剩個位數,至於第四季是否會持續降價,還要再觀察。目前訂單都以短單為主,第四季的營運會比第三季下滑。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1025/3/172ye.html

《科技》晶電董事長李秉傑:明年LED景氣,保守看
2008/10/25 16:05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晶電 (2448) 董事長李秉傑表示,若明年景氣未能好轉,仍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明年7吋到10吋低價電腦市場可望倍數成長,以及照明、大尺寸面板背光源、看板需求逐步上揚,將是明年LED產業較重要的成長來源。以下為專訪李秉傑內容紀要:

問:你如何看待明年市場狀況?

答:LED明年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景氣,一個是供需。上周我拜訪兩個客戶,對明年景氣看法不佳,所以目前為止,我傾向保守看待明年景氣。LED目前與消費性電子的連動性最高,景氣展望保守,消費性電子也不容易好,連帶影響對LED的需求。

另一個問題是供需,LED磊晶廠今年大動作擴產,但景氣不佳,需求就上不來,恐延續供過於求的問題。事實上,有某家LED同業之前訂購12台MOCVD磊晶機台,現在擋了7部要求不要交貨,顯示業者心態轉向保守。

問:可是晶電今年擴產幅度不小,有影響下半年價格嗎?

答:晶電今年新增超過20台MOCVD磊晶機台,已在7月份全數進廠。晶電已開始使用部份新產能,因新機台加入,各廠產能利用率不是很平均。第三季價格降幅已到個位數,趨於穩定,第四季還要觀察。

問:各產品明年的成長性如何?

答:晶電營收有6成來自藍綠光LED,35%至40%來自四元紅光LED。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從48%下降至45%,明年消費性電子出貨量雖能成長,但成長性不夠快速,不能cover價格變化,營收占比反而衰退。

預估明年7吋至10吋低價電腦市場上看3,600萬台,低價電腦目前8成是豐田合成的天下,日亞化也將跨入低價電腦的市場;衛星導航市場有點機會,但數位相框市場則不會太好。

Display(顯示器)包含看板以及10吋以上大尺吋背光源,北京奧運淋漓盡致運用LED,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界博覽也指定使用LED,明年大陸的看板需求將陸續上來。10吋以上等中大尺寸面板,包括筆記型電腦背光源、監視器以及電視,明年會上來。此外,照明應用明年也會起來,占晶電明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 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南京報導)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9月LED 產業觀察 -- 延後的MO訂單與消失的股價

國外篇

2008SEP04 LED makers postpone expansion

從來沒有感覺到台灣媒體的力量,直到這一則的Digitimes新聞。由於Digitimes的新聞不在我的閱讀清單內,當一覺醒來,AIXTRON的ADR大跌11%後,才發現這一則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中引述公司的內部人員說,由於LED整體產業景氣的下滑,晶電與燦圓將延後設備訂單的交付。

晶電原本計畫將於2008年6月擴充藍光LED產能,由2007年底的800KK顆近一步擴增到1300-1400KK顆,同時在超高亮度(ultra-high-brightness UHB)的LED也有相類似的擴充計畫。公司內部人員指出,擴充的腳步將延後一季,但是公司內部的人員並未說明UHB的擴充產量。

燦圓原本將於2008年底將450KK的產量擴增到600KK,但是公司方面已經因為客戶的保守展望而放慢擴充速度。公司內部人員指出該公司並且要求將延後MOCVD設備的交程一季。

目前燦圓有25台的MOCVD設備,去年則只有18台。就算燦圓延後MO設備的交程,該公司仍要求於2009年交貨,也就是說該公司仍會增加3-6台的MOCVD設備。

國內篇

看到國內兩大要求,延後裝機的新聞與過去一季的LED類股走勢,好像LED上游的好光景已過。但是參考AIXTRON的訂單新聞卻不是這樣的。從今年1月的晶電訂單以後,仍可以看到以下的亞洲訂單。

  • 2008MAY27 Ubilux(晶發) orders six Aixtron MOCVD systems for AlInGaP- and GaN-based UHB-LEDs
  • 2008JUN10 Genesis Photonics (新世紀光電)orders two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JUL01 EpiLEDs (光鋐科技) orders further Aixtron CRIUS reactors
  • 2008JUL15 Changelight(廈門乾照光電) to ramp up LED with two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JUL22 Forepi (燦圓光電) expands GaN UHB-LED production with order for multiple Aixtron systems
  • 2008AUG19 Walsin Lihwa (華新麗華)Invests in Aixtron CRIUS MOCVD Tool for GaN LED Market Debut
  • 2008SEP02 Century Epitech Corp.(深圳世紀晶源 ) boosts LED capacity with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SEP09 SemiLEDs (旭明光電) aims for major ramp with latest Aixtron tool
  • 2008SEP23 High Power Opto (聯勝光電) to buy Aixtron MOCVD tool for GaN LED epiwafers

為什麼目前市況不好,仍有許多的上游業者搶進晶粒的製造?我認為要先去看到這一則這一則華上新聞。華上去年第3季AIXTRON完成兩台MOCVD設備的交貨,在第4季開始,該公司放出新聞,說明該公司已經有能力量產1400-1600 mcd的藍光晶粒,而這樣的規格的藍光晶粒,足可以供小型背光模組使用的白光LED所用,同時這樣的亮度使用在普通的照明用品,如手電筒也是相當夠用的。

為什麼以4元為主要製程的華上,可以在取得AIXTRON的MOCVD設備以後,快速的生產出高亮度的晶粒?我個人認為,AIXTRON的MOCVD設備所附的原始參數已經可以量產1400-1600 mcd亮度等級的藍光晶粒。華上的示範,讓其他的公司相當有信心的下單,而不怕沒有技術可以生產出高亮度等級的晶粒。

當然要產出更高亮度還是要進一步研發與調整參數,但是只要有其他一線公司工程師,不怕做不出來更高的亮度,這應該就是這一些台廠願意下單的原因,甚至連做電線的也進來插一腳。另外AIXTRON將於10/30公布第三季的財報與訂單數字,屏息以待。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2008SEP12 買入 晶電 46.06

* 購買理由:
1.低價攤平平均成本。

本股列為核心組合持股。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6月LED 產業觀察 -- EPA 與 DoE 的標準衝突

國外篇

EPA 與 DoE 分別發布照明燈具使用的 Energy Star 標準

【總合外電報導】

Energy Star是由Depart of Energy, DOE (美國能源部)與Environment Protect Agency, EPA(美國環保署)所共同管理的標章計劃,主要在認證具備比較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產品,以為大眾參考。例如在電腦的相關產品,你都可找到Energy Star的商標。

事情的起因是DOE先在2007年的12月公佈了"Solid State Lighting Program Requirements" 的1.0版(
DOE's Solid State Lighting Program Requirements version 1.0),將在2008年的9月1日施行。

在DOE所公佈的固態照明標準中,Category A 的產品,要求在2011年發光效率可以達到 70 lm/W 以上的標準。在戶外照明的商品方面,照明燈具的能源效率必須比擬金屬鹵素燈,能源效率必須達到35 lm/W。

而EPA則是在6月2日公佈 Residential Light Fixture criteria家用照明設備標準的4.2版 (
EPA's Residential Light Fixture criteria version 4.2)。在這個標準照明燈具的亮度與能源消耗大於某個標準即可。

CompoundSemi Online產業的批評者認為EPA所推出的標準只是為了在Energy Star的計畫中佔有一席之地,EPA並未對Energy Star在各領域的應用有所著墨,也沒有與參與SSL的產業扶植。在稍後EPA澄清對RFL4.2的標準後,CS Onine的發行人仍對EPA多所批評。EPA的標準並未對技術設限,但是對於這樣的標準未經由相關人士共同檢閱再行發布相當感冒。

由於EPA的標準的公佈並沒有廣召業界來討論這套標準,直接發佈,讓產業界的媒體大感不解,要求DOE說明兩者個差別與解決方案。面對同一項產品可能必須要通過兩的產品規格的檢驗,而且這兩個標準還有標準門檻不一的問題,美國的固態照明產業(也是照明產業)與相關的使用者(如 PG & E)紛紛發難,要求這兩個單位要有一致的標準,不要讓產業界無所適從。

DOE表示,他們也認同只要有固態找明產業只要有個標準就可以了,兩個標準在同一項產品上適用會造成市場的混淆,重複的市場分析能量與官署的對話窗口會增加「能源之星」推的廣成本,最終會傷害到「能源之星」這個品牌標章。DOE將會盡快解決這個爭議,並且要業界在這個混亂的時刻稍加忍耐。

LEDs Magazine 的相關報導

●EPA clouds the air with LED Energy Star criteria

Energy Star Wars and the battle to label LED fixtures

DOE responds to EPA issuance of SSL criteria

DOE to host webcast on Energy Star, releases more CALiPER data

How many other Energy Stars are 'burn-outs'?

EPA hosts low-key webcast on Energy Star

DOE webcast reaffirms September 30 start for Energy Star


這件事情在七月仍繼續有發展,EPA已經開始徵求對RLF 4.2的意見,我將持續追蹤。不過看到國內的廠商參加的是被猛批是EPA標準幕後的 ASSIST的計畫,不知該是喜還是憂。


國內篇

臺灣最接近DoE與EPA的政府機關,大概就是能源局與環保署。這兩個官署分別發放節能標章與環保標章,不過這兩個標章目前都還沒有針對固態照明商品發放標章(目前的螢光燈管節能標章發放標準),所以不會有像美國這樣兩個跟耗能產品相關的官署槓上的情形。

另外臺股股東會已經告一段落,各公司均以提供股東會年報,仿照去年10月的LED產業觀察,將96年度的LED上游磊晶廠的產能/產量/均產值 數字統整如下,各公司的資料均取自各公司年報。

2448 晶電

96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1369.9 K in2 /969.9K in2/ 1645.17 (兩吋片)
晶粒 36,000 KK /31,630KK / 0.282

97 年預估產量
晶圓 382.5 K in2 / 169.1 K 片
晶粒 31,361 KK


3061 燦圓

96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244.89 K / 9.62 K / 3172 (片)
晶粒 4491 KK /3033.039 KK / 0.335

6289 華上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160 K in2 / 1580.4 K in2 / 1149 (兩吋片)
晶粒 10500 KK /8136.2 KK / 0.218

3339 泰谷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84.28 K 片 / 4219 (片)
晶粒 2263.8 KK /996.95 KK / 0.395

3383 新世紀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00 K / 178 K 片 / 1623 (片)
晶粒 2500 KK /2243.929 KK / 0.159

8199 廣鎵 (興櫃)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13.1 K / 13 K 片 / 2287 (片)
晶粒 5403 KK /5133 KK / 0.234

3517 洲磊曜富 (興櫃)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64 K / 59 K 片 / 1994 (片)
晶粒 7000 KK /6877 KK / 0.092

由於目前的MOCVD磊晶片技術以兩吋片為大宗,所以我猜測每一家的每片應該都是兩吋片,所以如果該公司的產能是以英吋平方計的話,我會將他換算成兩吋片的產值。每一家的的均產值差別蠻大的。

在統計的過程有一家很奇怪,每片晶圓的產值與銷售值差了兩倍,所以我採單價比較低的,怎麼會這樣啊?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你賣了嗎? 我沒買到。

註:以下新聞原文照登。

《熱門族群》LED第三季供需疑慮,恐掀殺價搶單
2008/06/25 08:19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晶電 (2448) 表示,第三季藍光LED晶粒產能將比第二季成長2成、達12億顆。由於第三季訂單能見度仍不高,引起市場擔心供過於求,陷入殺價競爭。晶電表示,第三季再 跌價的機率不高,億光 (2393) 也表示,第三季平均單價下滑幅度將僅落在3%至5%之間。

法人擔心,第三季LED供給成長,但若未如期出現旺季需求,恐怕引起殺價競爭。LED類股在晶電帶頭跌停下,昨日全面重挫,包括泰谷、華上、宏齊股價均摜至跌停,而璨圓股價也逼近跌停。

晶電指出,第三季底藍光產能將擴增至12億顆,比第二季成長2成。晶電指出,第三季會不會出現供過於求,與需求回溫的速度有關,7月接單狀況將是首波觀察點。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晶電 營收回溫
  • 2008-06-26
  • 中國時報
  • 【劉宗志】


晶電(2448)昨天盤中創下今年的新低,但隨著大盤拉高,低接買盤進場並留下長下影線,同時創下近期大量18276張,短線有反彈機會。

晶電今年二月初見低點64塊3,之後v型反彈,不到一個月時間大漲逾五成,而近期晶電也是以一個月時間修正至當初低點。

近期電子股處於第二季景氣相對淡季,加上對於第三季旺季不旺疑慮,成為此波電子籌碼明顯鬆動理由。不過晶電首季營收約26億元,但四、五月連續二個月營收站回10億元關卡,若六月維持相近水準,則第二季營收季成長將超過一成,營收逐漸回溫。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LED產業年報之旅- 晶元光電

2008JUN25 新增筆記內容。

先前已經看過新世紀光電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台灣LED產業重量級企業晶元光電(2448)的2007年報。這個年報是燒燙燙的喔 ... 今天(5/28)才上傳到 MOPS。如何取得年報請參考本文

1. 認股權證
皆是發行新股來發給員工,股東要注意了,除權前還會有人來跟你分股利與股票。而且這些發行新股都需要計入費用的。

第四次 95.07.11, 1594仟股
滿2年 50%, 滿3年 100%。89.6元。

第五次 95.09.21,524 仟股
滿2年 100%。51.8元。

在97年主要有這兩次發行的認股權證要執行,大約1321張的賣壓,以每股90元計算,費用約20.33 KK。

2. 96 年度募集資金運用情形
20083Q,20091Q,20094Q,20101Q有比較大的預計設備資金支出。所以晶電的擴產腳步,應該在2009年的第二季開始大爆發,台灣其他磊晶廠得在今年想好出路啊。

到3/31為止,已經支出5.86億元的設備支出。

另外一個看到的點是晶電的設備訂單好像還有下一波,可能是這一批買來的設備好用的話,還會再買另一批。AIXG好好的做啊,大客戶口袋裏還有鈔票啊!


3. P.49
2008 年 將有 60KK 的 7~10 面板採用 LED 背光源。16KK的NB採用LED背光源。

4. P.51
全球交通號誌有20KK,若全轉換成 LED 將有 12 KKK 顆。

5. P.57
27吋背光板價格 LED 16K, CCFL 5K。

6.P58
2008 估計 LED 白光照明規模,估計 3.5 KK USD。

7. P.61
公司短期內將引進 SAP。

8. 機器設備折舊
95 16.69 億, 96 27.59 億

9. 億光(14%, 120日結)跟光寶(8%,150日結)為晶電最大的兩個客戶。這兩個客戶都有延遲付款的問題,傷腦筋啊。

10. Lumileds 官司
原始訴訟 進度不明。商標競爭反訴訟 97年1月10日提出反答辯。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晶電廣告文摘要

我的看法

1. Acer/ASUS 的LED NB 不是只有賣到中國與台灣。

Acer 加計 GATEWAY, Packerd Bell的話已經是全球NB產業品牌的前三大了。而ASUS 的 EEE PC去年(2007)在 Amazon 是夢想禮物的前三名。所以這兩家的LED NB 應該沒必要冒著專利侵權,被美國海關擋駕的風險,正大光明的採用Epistar 的晶粒,應該還是以Nichia與Toyoda Gosei(或者說由晶電代工)產品為主。

另外參考LEDinside轉述的報導,奇美的新增 LED NB訂單都是採用日商的LED晶粒,而非台廠的。簡單的說,看中國大陸商自己推出的 LED NB 或是台灣的二線品牌 NB 商所推的 LED NB,才有可能是正港 Epistar 晶粒出現的地方。那這樣的量與新聞中的「想像出貨量」有多少的反差?保守估計是10KK以上。

2. 長期投資的資金至少佔七成,股權穩定,這個我有疑問。

四成的億光,光寶,萬海,聯電股權要賣應該是不至於。

但是另外三成的外資,壽險,投信與政府基金都是不穩定的籌碼。只要是需要錢,有獲利,流動性佳的個股常是提款的標的。君不見最近半年的晶電走勢,低點(1月,4月)都是外資打出來的。

3.第三季晶電將把產能從11億顆提高到14億顆。

AIXG 還沒有發佈交貨的新聞。從交貨到穩定產出,至少需要2~4個月,目前我還不知道晶電第三季怎麼增加每月3億顆的產量。

4. 採用直下式的LED NB 背光模組需要背光模組廠確認。

由於這樣的技術目前不是主流(沒有看見大的NB商有相關的拆解圖),所以我猜測這個技術應該還是Demo階段(給下一代 MacBook Pro 17用?)。至於是否成為主流可以出貨(整個光導即light guide, 與部分零組件要重新設計),還需要台廠NB 背光模組廠的確認,否則今年應該還不會量產。

這項技術沒有量產的話,那同樣的Panel 大小,LED NB所用的LED 顆粒數可能不會增加,反而會因為LED 亮度增加而減少顆粒數。

以下為新聞原文
----------------------------------------------------------------------------------
三大優勢 晶電穩坐LED磊晶龍頭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

2008.05.12 10:51 am


台積電、聯電、友達、奇美、鴻海等五大電子天王紛紛搶進LED產業,不過LED並不是標準化的產業,過去挾著龐大資金跨入LED鎩羽而歸的大廠比比皆是,這些大廠要達到目前LED 龍頭大廠晶電的規模至少要二年,這與即將在今、明二年開始大規模應用的筆記型電腦和電視擦身而過,晶電在上游磊晶廠的龍頭地位不易被威脅。

儘管今年第一季晶電的產能利用率低,使得毛利率下降影響獲利,不過股價並沒有作大幅修正,主要在於晶電的籌碼出乎意料之外的穩定,而長期投資的資金至少佔七成以上,都是看好晶電長遠的發展,包括億光、聯電、萬海集團三大股東的持股近四成,外資持有二成,再加上政府基金、壽險基金等約有10%的持股,換句話說,至少有七成的股權看好晶電未來的爆發力。

為何這些人看好晶電?一是晶電的定位相當清楚,在美國CREE跨入下游封裝後,目前世界的LED大廠日亞化、CREE、歐司朗、日本豐田合成、 Lumileds、晶電等,只有晶電聚焦在上游,如此一來可以跟客戶維持很強的信任度,晶電擁有全球最大的四元LED產能,月產16億顆,到第三季,晶電的藍綠光達到月產14億顆,全球第三大。

二是晶電產品不斷的提升,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目前在藍光LED的技術已達1800mcd到2000mcd,第三季還可以再提升;三是晶電目前的技術平台與建構的通路,科技廠難以複製,光電產業人才難覓,尤其需要研發、設備、磊晶技術等一個平台,而台灣最早從事LED研發的人才,目前都在晶電,包括晶電董事長李秉傑、晶電技術長陳澤澎、晶電執行副總周銘俊和晶電副總陳金源,都是出身於工研院光電所,更重要的是這些關鍵的高階主管不是用高薪挖角可以動搖。

晶電 獲亞洲LED廠肥單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8.05.12 10:51 am


晶元光電(2448)新增亞洲LED大廠的代工訂單,使得晶電為國際大廠代工的家數達到三家,LED應用在筆記型電腦背光源5月起開始放量,未來可通吃華碩第二代的易PC 、國際品牌高階機種,以及直下式背光源的中階機種市場,晶電第三季藍光LED月產能會衝上14億顆。

國際LED廠彼此間專利權互鎖,晶元光電以代工的方式突破重圍,繼成為日本豐田合成和歐司朗的代工夥伴後,今年又再增加一家亞洲的LED大廠,晶電目前已有三家代工訂單,第三季起訂單量會放大。

由於目前全球五大LED廠紛紛跨入下游,晶電是唯一定位在LED中上游的廠商,將成為未來取得國際大廠代工的一項重要利基。晶電上周五以89.1元收盤,下跌3.5元。

由於晶元光電在藍光LED的技術已達2000mcd,使得即將展開的筆記型電腦背光源應用,國內只有晶電一家吃得到,璨圓即使緊追在後,1800mcd的產品也要到下半年才能推出。

據了解,如果NB銷售區域是以台灣、中國等地為主,台灣的品牌如華碩、宏碁等都會採用台灣的LED晶粒,即是晶電自有的品牌,但國際大廠如戴爾、惠普,或是國內品牌銷日本、歐美等地的NB,則是採用沒有專利疑慮的LED晶粒,而晶電為國際大廠代的的ODM晶粒則是找到立足點。

所以晶電已打入華碩電腦熱賣的易PC,據了解第一代易PC使用的是1600mcd,第二代則是以1800mcd為主。

此外各大NB 廠牌最高階的機種,由於走超薄,導光板要薄,LED晶粒要用到2000 mcd,晶電的2000mcd也準備好了,第三季將大量出貨。

晶電主管透露,LED在NB的滲透率下半年超出預期,可望超出20%,主要是中階機種採取直下式(top view)的背光源方式,厚度只要增加一點,就可以使整個良率比side view 提高,這種背光模組只要使用1600到1700mcd的晶粒,LED封裝可以提高到2000mcd,這個技術讓晶電在NB的出貨不但目前獨家供應,且數量會衝上去。

晶電5月起由於NB背光源和高功率LED出貨增加,接單已逾11億元,而各大代工廠第三季的訂單預估量也有雛型,晶電已開始備產能,目前藍光LED的月產能為11億顆,現有產能當手機旺季來臨時會全部滿載,預估到第三季晶電將把產能提高到14億顆,以高階的NB背光源和特殊照明使用的高功率LED為主。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2008MAY06 賣出晶電 90.2

*賣出理由:
1. 到5月初,賣出。

出清部份持股。

*報酬率
11.63 %。

* 操作策略:
1. 其餘持股將待晶電機台移入,營收連兩個月創新高後賣出。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2008APR21 買進晶電 80.08

* 購買理由:
1. 個股因為不實利空消息走跌。

列為差價組合

*操作策略
1. 5月初有密集利多消息將賣出部份持股。
2. 將持有至9~10月視情況賣出。

*預定報酬率
13%

* 可能風險:
1. 今年度的電子產業隨著景氣趨緩而不旺。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BridgeLux vs Epistar 及 其他

我的看法

1. Epistar 擁有 BridgeLux 1,675,354 股的股份。2007年第一季的報表為證。也就是說,台積電旗下創投比晶電更晚加入BridgeLux的股東陣容。晶電對於BridgeLux認識會比台積電的外籍創投少?

2. BidgeLux 目前已知的專利官司如下

2006 CREE sue BridgeLux (專利標的連Nichia 都與 CREE 尋求交互授權)
新聞所說的專利保護傘,立即不攻自破。

根據CREE的2008第一季公佈的季報,該項訴訟進展如下:


BridgeLux Patent Litigation

In the lawsuit that we and Boston University commenced against BridgeLux, Inc.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Middle District of North Carolina for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 Nos. 6,657,236 and 5,686,738, the court on August 21, 2007 adopted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magistrate judge and dismissed the complaint for lack of personal jurisdiction. Our claims against BridgeLux for infringement of these patents remain part of the lawsuit pending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in which we and Boston University have also asserted a claim against BridgeLux for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 No. 7,235,819. In the California case, the court on August 17, 2007 entered a case management and pretrial order that sets a trial date in May 2009 and addresses other case management matters. The case is in the discovery phase.


看來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啊,也就是說可能公司的營運還可能受這項官司的影響很大。

3. 台積電已經跟申請竹南園區,可是廠房開始建了嗎?晶電為什麼要買新機台 ?買了連勇,元砷之後,舊機台可以做出照明級高功率高轉換率的LED晶粒,還要買新機嗎?

所以我認為,除非製程有新的突破,否則台積電用舊機台生產出的3-5族化合物半導體可能無法與晶電的機台競爭,要買入新機台才可以。參考晶電去年買機台要6~9個月交貨,台積電沒有在今天下單,就沒有辦法在9個月內量產。

台積電真的要跨入LED 代工,考量廠房,設備Move-in應該是3Q以後的事了,考量良率的問題真的會影響晶電更是一年以後的事。晶電在這一年會有怎麼樣變化,可以用一天的新聞論斷嗎? 那麼你對這則新聞的論斷是什麼呢?

4. 另外一方面,參考台積電的2007年報,表列有兩個創投基金。

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I, L.P.(VTAF III)98% 98% -
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 L.P.(VTAF II)98% 98% -

再看BridgeLux的新聞稿,台積電創投基金管理公司VentureTech Alliance投資BridgeLux,會是台積電出資與授意的嗎?有沒有熟悉創投工作流程的人可以給評論的啊?

再參考LEDinside的新聞,BridgeLux去年8月募到2000萬美元,今年又募3000萬美元,公司的營運狀況顯然有問題,要不然為什麼原始股東不再進一步出資,要找創投?不過換個角度想,公司真的好到某個程度,創投才會源源不絕的把錢投下去。

5. 既然台積電要開展LED晶粒代工事業,最好的合作對象其實就是CREE。CREE的高功率晶粒幾乎是台廠的首選(艾迪森億光),再加上近年多次的併購,上中下游高度整合不怕做出來沒有銷路。再者CREE使用SiC的基板長晶與矽基板代工的台積電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如果台積電真的與BridgeLux 合作,那與CREE的合作就不可能了。那要與五大的誰合作呢? 晶電的死對頭Lumileds嗎?呵呵 ....

6. 既然台積電,友達都要搶進 LED 晶粒製造,那麼我想買進LED MOCVD 設備股 AIXG 才是王道吧。


以下是新聞原文
----------------------------------------------------

台積電跨足LED 震撼磊晶廠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陳碧珠/台北報導】 2008.04.18 03:22 am

台積電旗下創投VTAF公司投資美國LED大廠BridgeLux,並取得一席董事,引領台積電進入LED磊晶代工市場,搶食千億元龐大商機,全球LED產業將因台積電的投入,面臨重新洗牌,台灣磊晶大廠如晶電等將受衝擊。

台積電旗下創投VTAF近期投資BridgeLux約4,000萬美元,其中3,000萬美元為私人資金,1,000萬美元為銀行貸款,共約新台幣 12.17億元,取得該公司一席董事。由於全球LED產值高達114億美元,在晶圓代工邁入成熟期之下,高成長的LED產業,成為台積電積極跨入的新事 業。

台積電昨(17)日表示,VTAF確實參與BridgeLux最後一波3,000 萬美元的增資,但這是VTAF自己的專業決定。VTAF是由曾任台積電業務資深副總Ronnarris成立的創投公司。

業內人士指出,台積電已經把一些淘汰的MOCVD舊機台,拿來做磊晶的運用,開始練兵階段,同時向竹科竹南園區申請新事業部的用地1.2公頃,外界普遍認為,該用地未來將成為台積電LED晶片的生產重鎮。

台積電資深業務副總金聯舫2月轉任「特殊計劃」資深副總,目的是要協助發展新策略事業。

BridgeLux是美國LED大廠,尤其在高功率LED 有獨到技術,該公司創辦人暨技術長劉恆,就是LED設備機台(MOCVD)的原創者,BridgeLux執行長Mark Swoboda,曾任飛利浦旗下LED廠Lumileds的執行副總,去年6月才加入公司,整個BridgeLux的團隊多來自Lumileds與 Cree等大廠,實力相當堅強。

BridgeLux雖然也有設備生產部門,不過,生產不是該公司的強項,它比較類似LED界的設計公司(design house),而台積電的專長就是生產製造,尤其LED的磊晶,類似半導體製程,也就是台積電所擅長的領域,雙方因此一拍即合,攜手切入照明領域。

根據Strategies Unlimited預估,未來五年全球LED業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0%,光是2008年高功率LED的成長率就達12%,至2012年全球LED業產值將達114億美元,台積電將以成本優勢搶食這塊大餅。

全球LED磊晶產業,其實佈滿了Lumileds、歐司朗與日亞化等歐美日大廠的專利,台積電透過結盟的投資公司,與BridgeLux結合,將成為台積電突破LED 專利的重要屏障。

目前國內的磊晶與晶片廠以晶電最大,其它包括新世紀、璨圓與泰谷等,在台積電挾著龐大的資金、人才與技術進入LED產業,全球LED產業勢必因此洗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規模比較小的LED磊晶與晶片廠。

複製晶圓代工模式 低中高階大餅 通吃

【經濟日報╱記者 蕭君暉、陳碧珠】 2008.04.18 03:22 am

千呼萬喚始出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跨入LED產業一樣不同凡響,一出手就是與國際級LED公司策略結盟,一個負責LED的設計,一個負責LED的製造,快速把IC設計與晶圓代工的模式,複製到LED領域。

台灣的LED磊晶與晶片領域,常常無法走入國際,主要就是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Cree等歐美日大廠,早就把專利佈滿了,只要敢走出國門,一定被告, 這次台積電透過外圍的投資公司與BridgeLux結盟,就是要先解決專利問題,否則其LED事業難以像晶圓代工一樣,做到國際級的水準。

LED的磊晶與晶片製程,本來就是半導體的長薄膜與黃光製程,由台積電來跨入LED產業,再自然也不過,挾著千億元的資金、設備、人才與技術等各項優勢,全球LED產業都將受到衝擊,台灣現有磊晶廠受到的衝擊尤其劇烈。

如果把磊晶分為低階、中階與高階三個產品,台灣都只是做低階部分,台積電一定是做中高階的,等於是把其它業者進軍中高階市場堵死了,而且台積電持續往下吃低階市場,也是指日可待。

新一代的LED設備機台MOCVD,一台要價8,000萬至1億元,動輒要買百台,不是小規模的LED磊晶廠玩得起的,台積電一旦導入新機台,磊晶的成本可以降低40%,誰能拚得過它呢

不只半導體龍頭,面板龍頭的友達的LED佈局也漸漸浮上檯面,外傳也要購買百台的MOCVD,在兩兆產業龍頭的介入下,小廠的空間可說是愈來愈小了。

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2008MAR31 幾個重要的數字

第一季的最後一天,股匯市都已經收市了。紀錄幾個重要數字。

1. 晶電收85.10。
去年晶電的現增價 120-85.10 = 34.9 。

億光+百誼投資(子公司)在去年的晶電現增期結束後,公告總計新增持有晶電 2,511,554 + 2,676,607 = 5,188,161 股。目前預估帳面損失約 181 KK。

晶電第三次可轉換公司債(24483),承銷價101.75,轉換價150,今日收105。

2. 台幣收 30.405。

2007/12/31 台幣收 32.443。也就是說公司去年底持有美元沒有賣掉的話到第一季的季底,帳面損失 6.28%。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2008MAR28 近日新聞看法

我的看法

1. 時報的新聞算是標準的lag(包括我的發言也是lag),沒有什麼法人,法人的說法都在電子時報裏,那是晶電董事長說的。董事長出來說四月的訂單好不起來了,法人當然先跑先贏。

2. 電子時報的重點摘要

  1. ) a brightness of 1,300-1,600 millicandela (mcd) utilized in small- to medium-size panel backlighting applications is not robust
  2. ) Epistar currently has a capacity of 80 million units for ultra-high Brightness (UHB) LEDs.
  3. ) Lee stated the company's fears that growth in demand in these segments (low-end product) will not compensate for the falling ASPs.
  4. ) the company is likely to feel market pressure to slash prices again in April, if it does not see demand for LED products recover

3. 之前LED背光模組調查 -- Notebook 篇 update,有提到我對LED背光模組的NB的佔有率不若市調機構樂觀,李董的說法,或許可以是一個佐證。不過對於LED NB,等到6月份台北的Computex再做進一步的觀察。

4.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億光與光寶號稱通過認證,在2H08要大量出貨LED NB背光模組用的LED,李董是不是倒打一耙呀?

5. 低階產品的售價下降的速度過快,這真的是晶電的隱憂。因為晶電今年的擴產,調整良率的情況下必定會產生許多亮度不足的產品,充作低階品打消(說不定比去年12月還多),這些成品進到市場恐怕會再進一步刺激行情下跌。到時後受害的可能不只華上,連燦圓也可能會成為陪祭品(燦圓今年的產能擴充比去年的還多)。

6. 感謝網友對我之前一詮可轉債的看法的厚愛,這兩天很多人看這一篇舊文。關於一詮的訂單,全球最大聖誕燈公司當然就是真明麗了,除非真明麗之前的宣稱是假的。至於一詮會不會有更低價,抱歉我也不知道。

7. 低階產品價格下滑,真明麗會不會笑呵呵的啊?

以下是新聞標題摘錄

--------------------------------------------------------------------------------

2008MAR27 Digitimes:Epistar remains conservative about 2008 LED outlook
2008MAR28 時報:晶電、億光股價重挫,LED元月惡夢再現?
2008MAR28 中央社:一詮獲全球最大裝飾燈廠訂單 大幅擴產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