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306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306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5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MAY09, Chasing AIXTRON) -- 追逐愛思強

國外篇

(點圖放大)

在5月7號 AIXTRON (NASDAQ:AIXG)公布了2009年Q1的財務報告。在這份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是
  • 營收為 EUR 46.2m 較08Q1下降了 26%,比08Q4下降44%。
  • 毛利率比前一季增加2%到 45%,也比08Q1增加 6%。
  • 本季訂單惟 EUR 31.2m, 比08Q4少了23%,而且比一年前少了 64% 。其中 98% 是化合物半導體的設備。
  • 在手訂單為 EUR 100.7m ,其中只有7 % 是矽半導體的訂單。這個數字比081Q的 EUR 157.3m 下降了 36%,不過比08Q4下降 4%。其中 EUR 96m 的在手訂單會在2009年底前交貨。
  • 2009年的營收額約在EUR 200-220m之間,營業利益率( EBIT margin)約為10-11%之間。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在公司報告中的Order Intake與Backlog。這張圖幾乎顯示著未來一年LED磊晶設備MOCVD的供應狀況,以及LED上游磊晶廠對未來的展望。

(點圖放大)

雖然09Q1的出貨量不如人意,Order Intake也不佳,但是整個產業確有好消息,在手的訂單有客戶在催促交貨,而且公司上調了對2009年整年的營收預期。

這對台灣的LED上游磊晶產業有什麼影響?

首先,由AIXG 在手訂單及過去兩年的季營收表現來看,2009Q2的新增訂單只能在2009年底交貨,亦即在今年的旺季前(10月底)的設備數量已經確定,如果有廠商下訂,產能的開出將在2010Q1的季底以後。

而明顯地,從AIXG公布的訂單狀及我所關心的韓國三星設備訂單,產能開出將在明年,而不是今年。在AIXG交貨給三星的同時,三星對台灣的訂單,會不會有一對一的取代效應呢?值得2010Q2觀察。

另外一些LED上游的二線廠商在2009Q1才展開募資等手續,那麼設備的交貨已經到2010Q2以後了,再經過設備的調校,產能開出可能已經是2010Q3,那目前高漲的股價能夠支撐到那個時候嗎?這些都值得觀察。


國內篇

另外臺股股東會已經告一段落,各公司均已提供股東會年報,在此將97年度的LED上游磊晶廠的產能/產量/均產值 數字統整如下,各公司的資料均取自各公司年報。這裡有去年統計資料

2448 晶電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751.98 K in2 /477.49K in2/ 2248.69 (兩吋片)
晶粒 39,720 KK /39,157KK / 0.24

MOCVD 設備數: 176

3061 燦圓

97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405.66 K / 15.49 K / 1623.4 (片)
晶粒 6,301 KK /5121.1 KK / 0.24

MOCVD 設備數: 27

6289 華上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160 K in2 / 732.57 K in2 / 2706 (兩吋片)
晶粒 10,500 KK /5,142.99 KK / 0.291

MOCVD 設備數: 40 (華上 97 產能未提升)

3339 泰谷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90.61 K 片 / 3535 (片)
晶粒 3,782.65 KK /2,775.88 KK / 0.253

MOCVD 設備數: 27 24

3383 新世紀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40 K / 222 K 片 / 1671 (片)
晶粒 3,600KK /3,380.54 KK /0.181

MOCVD 設備數: 25

8199 廣鎵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612 K / 8.68 K 片 / 1474 (片)
晶粒 10,740 KK /9,778 KK / 0.149

MOCVD 設備數: N.A

3517 洲磊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98 K / 89.59 K 片 / 2399 (片)
晶粒 10,000 KK / 9,425 KK / 0.1

MOCVD 設備數: N.A

3656
聯勝光電 (興櫃)

97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8.77 K 片 / 4775 (片)
晶粒 395.98 KK /472.28 KK / 0.51

MOCVD 設備數: N.A

註:聯勝晶圓均產值來自銷售值

MOCVD 設備數來源: 誰是台積電LED新娘?康和證券:2008:下半年LED產業概況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0月LED產業觀察(LED Observer Monthly OCT08, Seoul's Victory) -- 首爾的勝利

國外篇

Nichia與Souel Semi的專利大戰在10月有最新進展。分別是韓國智慧財產局與美國的判決。

2008OCT03 Nichia LED patent invalidated, Seoul celebrates

韓國智慧局的智慧財產權審查會(Korea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ibunal )10月1日發布的最終判決,由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以及旭明光電(SemiLEDs)所提出的Nichia KP 491482(482號專利)專利無效訴訟,因日亞化482號專利缺乏進步性要件,無效(invalidation)成立。

這一件無效訴訟,是由首爾半導體以及旭明光電聯手對付Nichia。旭明光電表示在2007年10月10日Nichia對首爾半導體使用旭明Mvp™ LED晶粒的LED產品侵權,使得旭明必須與首爾一起捍衛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的Mvp™ LED晶粒使用一種獨特的金屬合金層,具有極佳的散熱與電導,並且有自己的專利權,旭明光電公司擁有15項專利,另有50幾項專利在審查過程中。

首爾半導體則表示,「在這宗專利無效勝訴後,首爾有信心可以在其他Nichia所指控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勝訴。」首爾的發言人則表示,「首爾是相當尊重專利權的,首爾將持續保持自家產品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但是如果有需要,首爾將在任何專利爭議的場合證明這項事實。」


2008OCT10
Seoul Semiconductor wins lawsuit against Nichia

另外一則10月的首爾與Nichia新聞則是,首爾半導體在加州中區地方法院與Nichia的訴訟案。這件案子起源於首爾與Nichia 的另外一件LED訴訟案,在2007 年 12 月,首爾半導體就與Nichia 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在法院內的判決概況向媒體發表聲明,說明首爾沒有侵害Nichia 專利權,而且不必賠償。Nichia認為這樣的聲明有誤導客戶之嫌,而依照Lanham Act(商標不正當使用法)發起訴訟。

美國法院法官在考慮了雙方的辯論和證詞之後,發現沒有證據證明首爾半導體的行爲給Nichia帶來任何傷害,並駁回了Nichia的訴訟。審判結果如下:

1. 首爾半導體無需向Nichia支付任何賠償費用。
2. 首爾半導體將收到勝利的審判對於Nichia請求所有的內容。
3. Nichia應賠償首爾半導體因訴訟所産生的相關費用。


國內篇

看完首爾的勝利以後,再來看看國內另外一個專利訴訟。

2008OCT07 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晶電公告內容如下:

【公告】晶電對廣鎵光電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日 期:2008年10月07日
上市公司:晶電 (2448)
主 旨:本公司對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97/10/07
2.公司名稱: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5.發生緣由:
本公司已於民國九十七年十月七日,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廣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本公司所擁有之中華民國發明第148677號專利權,並向該公司求償新台幣貳億元。

在説明我對廣鎵訴訟案的看法之前,先看看晶電前一次對上燦圓的官司。以下文字引用自燦圓光電97年第三季的季報:

  • 本公司於94年1月20日收到台灣桃園地方法院關於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電公司)控告本公司產品侵害其專利損害賠償訴訟文件。
  • 由於晶電公司所有之發明第144415 號專利在其提起本件訴訟前即有三件專利舉發案在智慧財產局審理中,如經撤銷專利,即無向本公司主張專利侵害之權利;本公司亦據此理由委請律師向法院聲請在舉發案確定前,停止本件訴訟。且本公司被訴涉嫌侵權之產品係根據本公司自行研發之專利權製造生產,且已委託專家鑑定分析,認並未侵害晶電公司之上開專利。
  • 本件業經法院選定國立臺灣大學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合設工業研究中心為鑑定機關,兩造應提供型錄和樣品供鑑定,法院並命晶電公司預納鑑定費用。惟因晶電公司久未預納鑑定費用,桃園地方法院96年7月6日桃院木民忠94 年度智字第4 號函知,視為原告晶電公司撤回其訴。
  • 惟晶電公司以本件無民事訴訟法第94 條之1 所定「視為撤回其訴」之情形,業於96年7月18日聲請桃園地方法院續行訴訟,經桃園地方法院裁定駁回。晶電公司於96年8月22日向台灣高等法院提起抗告,業經台灣高等法院廢棄原裁定,故本件仍應由桃園地方法院續行訴訟。
  • 本公司已於97年8月4日與晶電公司就本件達成和解協議,晶電公司並已委請律師向桃園地方法院撤回上開訴訟。
這宗訴訟案重點是在96年8月22日的判決,晶電上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廢棄地方法院的裁定,要求地方法院續行訴訟。問題來了,原先地方法院就是等不到晶電繳交鑑定費用,才判決晶電「視為撤回訴訟」,回到原點,晶電得要交鑑定費用才能往下打。然後兩家就在97年8月4日發布和解的新聞。

晶電指稱燦圓所侵犯的專利,按照台灣智慧財產局網頁上的資料,這個專利的三個舉發案都是不成立的(專利有效),顯示這個專利的強度應該還算是不錯。為什麼不繼續往下打,把這個最大的競爭者打趴???另外,從第三季的季報來看,燦圓的專利權資產與專利授權資產與第二季的季報相比,並無增加或減少,同時並沒有大筆的營業外支出,也就說,從燦圓的角度來看,還沒有取得晶電任何的授權,也還沒有付出大筆的和解金,那麼晶電的和解有利益嗎?很想跟發言人討教一番。

從晶電與燦圓的專利訴訟案,再回到廣鎵的案子,我很悲觀的認為,在三年後的某一天,我們會再看到廣鎵與晶電和解的新聞,晶電這邊除了訴訟律師可以獲利以外,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資訊揭露】
本文作者持有晶電(2448)股票。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9月LED 產業觀察 -- 延後的MO訂單與消失的股價

國外篇

2008SEP04 LED makers postpone expansion

從來沒有感覺到台灣媒體的力量,直到這一則的Digitimes新聞。由於Digitimes的新聞不在我的閱讀清單內,當一覺醒來,AIXTRON的ADR大跌11%後,才發現這一則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中引述公司的內部人員說,由於LED整體產業景氣的下滑,晶電與燦圓將延後設備訂單的交付。

晶電原本計畫將於2008年6月擴充藍光LED產能,由2007年底的800KK顆近一步擴增到1300-1400KK顆,同時在超高亮度(ultra-high-brightness UHB)的LED也有相類似的擴充計畫。公司內部人員指出,擴充的腳步將延後一季,但是公司內部的人員並未說明UHB的擴充產量。

燦圓原本將於2008年底將450KK的產量擴增到600KK,但是公司方面已經因為客戶的保守展望而放慢擴充速度。公司內部人員指出該公司並且要求將延後MOCVD設備的交程一季。

目前燦圓有25台的MOCVD設備,去年則只有18台。就算燦圓延後MO設備的交程,該公司仍要求於2009年交貨,也就是說該公司仍會增加3-6台的MOCVD設備。

國內篇

看到國內兩大要求,延後裝機的新聞與過去一季的LED類股走勢,好像LED上游的好光景已過。但是參考AIXTRON的訂單新聞卻不是這樣的。從今年1月的晶電訂單以後,仍可以看到以下的亞洲訂單。

  • 2008MAY27 Ubilux(晶發) orders six Aixtron MOCVD systems for AlInGaP- and GaN-based UHB-LEDs
  • 2008JUN10 Genesis Photonics (新世紀光電)orders two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JUL01 EpiLEDs (光鋐科技) orders further Aixtron CRIUS reactors
  • 2008JUL15 Changelight(廈門乾照光電) to ramp up LED with two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JUL22 Forepi (燦圓光電) expands GaN UHB-LED production with order for multiple Aixtron systems
  • 2008AUG19 Walsin Lihwa (華新麗華)Invests in Aixtron CRIUS MOCVD Tool for GaN LED Market Debut
  • 2008SEP02 Century Epitech Corp.(深圳世紀晶源 ) boosts LED capacity with Aixtron MOCVD tools
  • 2008SEP09 SemiLEDs (旭明光電) aims for major ramp with latest Aixtron tool
  • 2008SEP23 High Power Opto (聯勝光電) to buy Aixtron MOCVD tool for GaN LED epiwafers

為什麼目前市況不好,仍有許多的上游業者搶進晶粒的製造?我認為要先去看到這一則這一則華上新聞。華上去年第3季AIXTRON完成兩台MOCVD設備的交貨,在第4季開始,該公司放出新聞,說明該公司已經有能力量產1400-1600 mcd的藍光晶粒,而這樣的規格的藍光晶粒,足可以供小型背光模組使用的白光LED所用,同時這樣的亮度使用在普通的照明用品,如手電筒也是相當夠用的。

為什麼以4元為主要製程的華上,可以在取得AIXTRON的MOCVD設備以後,快速的生產出高亮度的晶粒?我個人認為,AIXTRON的MOCVD設備所附的原始參數已經可以量產1400-1600 mcd亮度等級的藍光晶粒。華上的示範,讓其他的公司相當有信心的下單,而不怕沒有技術可以生產出高亮度等級的晶粒。

當然要產出更高亮度還是要進一步研發與調整參數,但是只要有其他一線公司工程師,不怕做不出來更高的亮度,這應該就是這一些台廠願意下單的原因,甚至連做電線的也進來插一腳。另外AIXTRON將於10/30公布第三季的財報與訂單數字,屏息以待。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6月LED 產業觀察 -- EPA 與 DoE 的標準衝突

國外篇

EPA 與 DoE 分別發布照明燈具使用的 Energy Star 標準

【總合外電報導】

Energy Star是由Depart of Energy, DOE (美國能源部)與Environment Protect Agency, EPA(美國環保署)所共同管理的標章計劃,主要在認證具備比較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產品,以為大眾參考。例如在電腦的相關產品,你都可找到Energy Star的商標。

事情的起因是DOE先在2007年的12月公佈了"Solid State Lighting Program Requirements" 的1.0版(
DOE's Solid State Lighting Program Requirements version 1.0),將在2008年的9月1日施行。

在DOE所公佈的固態照明標準中,Category A 的產品,要求在2011年發光效率可以達到 70 lm/W 以上的標準。在戶外照明的商品方面,照明燈具的能源效率必須比擬金屬鹵素燈,能源效率必須達到35 lm/W。

而EPA則是在6月2日公佈 Residential Light Fixture criteria家用照明設備標準的4.2版 (
EPA's Residential Light Fixture criteria version 4.2)。在這個標準照明燈具的亮度與能源消耗大於某個標準即可。

CompoundSemi Online產業的批評者認為EPA所推出的標準只是為了在Energy Star的計畫中佔有一席之地,EPA並未對Energy Star在各領域的應用有所著墨,也沒有與參與SSL的產業扶植。在稍後EPA澄清對RFL4.2的標準後,CS Onine的發行人仍對EPA多所批評。EPA的標準並未對技術設限,但是對於這樣的標準未經由相關人士共同檢閱再行發布相當感冒。

由於EPA的標準的公佈並沒有廣召業界來討論這套標準,直接發佈,讓產業界的媒體大感不解,要求DOE說明兩者個差別與解決方案。面對同一項產品可能必須要通過兩的產品規格的檢驗,而且這兩個標準還有標準門檻不一的問題,美國的固態照明產業(也是照明產業)與相關的使用者(如 PG & E)紛紛發難,要求這兩個單位要有一致的標準,不要讓產業界無所適從。

DOE表示,他們也認同只要有固態找明產業只要有個標準就可以了,兩個標準在同一項產品上適用會造成市場的混淆,重複的市場分析能量與官署的對話窗口會增加「能源之星」推的廣成本,最終會傷害到「能源之星」這個品牌標章。DOE將會盡快解決這個爭議,並且要業界在這個混亂的時刻稍加忍耐。

LEDs Magazine 的相關報導

●EPA clouds the air with LED Energy Star criteria

Energy Star Wars and the battle to label LED fixtures

DOE responds to EPA issuance of SSL criteria

DOE to host webcast on Energy Star, releases more CALiPER data

How many other Energy Stars are 'burn-outs'?

EPA hosts low-key webcast on Energy Star

DOE webcast reaffirms September 30 start for Energy Star


這件事情在七月仍繼續有發展,EPA已經開始徵求對RLF 4.2的意見,我將持續追蹤。不過看到國內的廠商參加的是被猛批是EPA標準幕後的 ASSIST的計畫,不知該是喜還是憂。


國內篇

臺灣最接近DoE與EPA的政府機關,大概就是能源局與環保署。這兩個官署分別發放節能標章與環保標章,不過這兩個標章目前都還沒有針對固態照明商品發放標章(目前的螢光燈管節能標章發放標準),所以不會有像美國這樣兩個跟耗能產品相關的官署槓上的情形。

另外臺股股東會已經告一段落,各公司均以提供股東會年報,仿照去年10月的LED產業觀察,將96年度的LED上游磊晶廠的產能/產量/均產值 數字統整如下,各公司的資料均取自各公司年報。

2448 晶電

96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1369.9 K in2 /969.9K in2/ 1645.17 (兩吋片)
晶粒 36,000 KK /31,630KK / 0.282

97 年預估產量
晶圓 382.5 K in2 / 169.1 K 片
晶粒 31,361 KK


3061 燦圓

96 年產能 /產量/ 均產值
晶圓 244.89 K / 9.62 K / 3172 (片)
晶粒 4491 KK /3033.039 KK / 0.335

6289 華上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160 K in2 / 1580.4 K in2 / 1149 (兩吋片)
晶粒 10500 KK /8136.2 KK / 0.218

3339 泰谷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N.A. / 84.28 K 片 / 4219 (片)
晶粒 2263.8 KK /996.95 KK / 0.395

3383 新世紀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200 K / 178 K 片 / 1623 (片)
晶粒 2500 KK /2243.929 KK / 0.159

8199 廣鎵 (興櫃)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13.1 K / 13 K 片 / 2287 (片)
晶粒 5403 KK /5133 KK / 0.234

3517 洲磊曜富 (興櫃)

96 年產能 /產量 / 均產值
晶圓 64 K / 59 K 片 / 1994 (片)
晶粒 7000 KK /6877 KK / 0.092

由於目前的MOCVD磊晶片技術以兩吋片為大宗,所以我猜測每一家的每片應該都是兩吋片,所以如果該公司的產能是以英吋平方計的話,我會將他換算成兩吋片的產值。每一家的的均產值差別蠻大的。

在統計的過程有一家很奇怪,每片晶圓的產值與銷售值差了兩倍,所以我採單價比較低的,怎麼會這樣啊?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我也有 CREE 授權

我的看法

1. 公司很敢發新聞給記者,我則是很寒心的在看。

2. 參考法人資料,公司在2008年的擴產幅度到28台MOCVD機台,現在又說到明年第一季要再增加15台,所以最後應該是43台不是35台,是不是公司派算錯了?還是根本今年不擴產了呢?另外不是爆發式的一下從18到35多個兩倍,沒有追蹤的話,可能就會一下認為有兩倍的漲幅。

然後再參考法說資料,公司派在今年底就預期月產量晶片要成長到48K,晶粒擴產到600KK,今年底不用到35台機台,就有這個量。一個月前的法說資料與現在的資料自打嘴巴?

再來要買15台設備,少說要10億以上,最新報表(20070930,很糟糕的公司,年度報表還沒有公佈)的約當現金數+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只有4.9億,肯定要再找錢。

3. 晶圓要怎麼長,Paper上很多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怎麼長得夠亮又良率高,這就是各家不傳之密了。先前燦圓一向落後晶電的藍光亮度,可以因為獲得授權就一下長得頭好壯壯?難道是CREE有駐廠指導嗎?

另外,"交叉授權"有一點奇怪,燦圓應該是付出權利金保護費吧,有其他專利強度夠可以跟CREE"交叉授權"?

4. 燦圓最近要私募普通股,沒有對公司有利的資訊吸引不到投資者。機台持續 Move-In,營收會續創新高倒是真的,只是不曉得放利多會不會像去年晶電那般誇張就是了。

5. 還有我的去年文章"GE 會併購 CREE ? 晶電大補丸 ?!",Google Analytics說有讀者把他翻出來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有CREE的授權了吧。呵呵 ...

以下是新聞原文

----------------------------------------------------

台灣唯一 璨圓獲美高功率LED授權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8.04.22 02:49 am


璨圓光電(3061)已取得美國大廠的高功率LED交叉授權,成為台灣唯一一家在高功率LED取得授權的晶粒廠,對未來提升亮度與訂單將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這種大功率LED是應用在LED照明上,且受專利保護,璨圓取得這項武器後,身價將會大漲,也讓璨圓的私募案更加搶手;璨圓是計劃私募5,000萬股。

璨圓表示,4月接單持續暢旺,由於加入二台MOCVD的產能,使4月營收會比3月再成長10%以上,續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由於新產能不斷加入,6月營收有機會挑戰2億元。

據瞭解,目前藍光LED晶粒的正負極是在同一面,美國CREE擁有大功率LED的專利,是正極在上面、負極在下面,可使1瓦以上的高功率LED效率高、散熱好,璨圓已與美系國際大廠簽約並取得這項專利,透過特殊製程,可以提升高功率LED和面板背光源的亮度和良率使璨圓在取得大功率LED授權進度還超過晶電。

璨圓指出,為因應客戶需求,璨圓今年也大規模擴充產能,目前璨圓有20台MOCVD,預計明年第一季以後會陸續再增加15台,使MOVCD機台將從去年底 的18台倍增至35台。屆時單月產能將由月產2.3萬到2.5萬片磊晶圓,大幅擴充至4.5萬到4.8萬片;晶粒月產從3.3億顆倍增到6.5億顆到7億 顆。

璨圓今年第一季毛利率維持在25%至30%,主要是璨圓專注在高毛利產品,其中應用在背光源的部分比重,也由61%拉高至74%。

在高功率LED的部份,第一季營收約已佔一成五,公司預估到第二季末會達到二成,主要是大陸路燈與台灣大樓外牆裝飾燈貢獻。璨圓內部預估,在交叉授權後,未來的訂單量將會相當可觀。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晶電已經成為全球高亮度 LED的最大供應商?

我的看法

1. 台灣的報紙總是用很奇怪的內容來討好廠商。如果世界上沒有Nichia, Lumileds, Osram, Cree再來說晶電是"全球高亮度 LED的最大供應商"好嗎???連台灣最大的LED封裝廠億光的白光高亮度晶粒都是使用Cree的,本土廠商都不支持了, 如何做到世界最大?

2. 等到晶電第二季,第三季開始試產新的MO設備,燦圓今年度擴增的新MO設備也Move-In了再來說"營運情形樂觀"還不晚。


以下是鉅亨網新聞內容
-----------------------------------------------------------------

LED廠3月營收預期締佳績 宏齊、璨圓收漲停 晶電漲逾4%

2008 / 03 / 18 星期二 16:50
鉅亨網記者黃彥翔‧台北

儘管紐約原油價格單日跌幅達4%以上,讓油價失守每桶 110美元的關卡,但今(18)日 LED族群節能題材照樣發光,加上市場預期LED廠3月份營收有望寫下佳績,今日股價表現亮眼,除了 LED上游龍頭晶電 (2448-TW下單)收盤上漲超過4%之外,宏齊(6168-TW)、璨圓(3061-TW)更在收盤前攻上漲停價位。

儘管紐約原油價格單日重挫逾4%,今日 LED股仍一片紅通通,法人認為 LED廠 3月營收將帶來好消息,將是未來盤面的觀察焦點。

磊晶大廠晶電 2月份營收8.34億元,僅較 1月微幅下滑3%左右,而晶電內部保守預估, 3月份業績將可以達到 9億元以上,若有急單,則單月營收不排除上看10億元;隨著營運逐漸增溫,也可望改善出貨產品的組合,進一步提升整體毛利率。

法人認為,隨著LED 逐漸導入路燈、車燈照明與LCD 背光源市場,整體產業前景持續看佳,尤其晶電已經成為全球高亮度 LED的最大供應商,將具備與國際大廠一爭長短的本錢。

宏齊去年起就開始架設新機台,新產能從 2月底開始正式投產,月產 SMD型 LED的數量可以從原本的 4.5億顆成長到 5.5億顆;宏齊內部表示,就目前的接單情況來看, 3月份的業績將呈現回溫趨勢,預估營將收落在 2.7-3億元之間,比去年同期的2.34億元成長 2成左右。

璨圓指出,第 1季由於裝設 MOCVD新機台,初期良率不佳,因此導致毛利下滑,未來情況將逐漸改善;目前看來 3月份手機背光源的出貨順暢,營運情形樂觀。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佰鴻,燦圓3/12法說資料

證交所與元大證合作法說會,有80家上市公司參與,各公司的簡報資料可以參閱我的舊文,去MOPS下載。

LED 產業只有佰鴻3031與燦圓3061參加。

●佰鴻(3031)的簡報: PPT 檔

佰鴻簡報的內容市場資料太舊了。2007的資料都還是Forecast的,很不具有參考性。最後一張投影片提到高壓鈉燈與LED路燈的產品比較,還有參考價值。

●燦圓(3061)的簡報: PDF 檔

燦圓的財務狀況仍是073Q的,而且擴張計畫與之前的新聞內容相同。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10月 LED產業觀察 -- Osram 衝衝衝

這一個月的LED產業觀察為大家介紹一下,歐洲LED產業的另一個巨擘,Osram。

國外篇

在介紹Osram之前,要先介紹Osram的母公司Siemens方可以簡單的看到Osram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

20071025 Siemens不會出售Osram部門

Siemens是歐洲大型的機電集團,集團的產品包含了自動化與控制設備,醫療設備,資訊通訊設備,軌道車輛等等。Siemens由於集團橫跨了太多的營業項目,又以機電設備起家,有人將它比擬做歐洲的GE。在2000年以後,公司執行聚焦策略,陸續出脫非核心資產與獲利不佳的業務項目,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出脫手機部門給BenQ,明碁(現在的佳世達)。

就我所知,另外幾個重大的資產出售案如下
1.將PC部門與Fujitsu合資成立Fujitsu-Siemens電腦。
2.將半導體元件分割成Infineon公司獨立上市。
3.將GSM無線通訊部門與Nokia合資成立公司。(Siemens是中國TD-WCDMA最主要的國外技術廠商)

由以上的背景介紹,在一連串的出脫與後續的買入動作以及新執行長上任提出重整任計畫,市場傳聞Siemens將進一步出脫Osram,讓Osram成為一獨立公司。不過Siemens的財務長後來表示目前Siemens將尋求內部的持續成長,並不會將目前全球第二大的照明公司Osram從Siemens獨立出來,反而是Siemens考慮退出與其他廠商合資的企業。

個人看法,財務長的宣示其實也說明了Siemens集團對Osram在照明業發展的信心。

. 20071005 Osram 在印度投資設立新廠,生產節能燈具
. 20071018 Osram 支持對中國節能燈泡課徵反傾銷稅的立場

Osram現行的業務重點仍是在傳統燈泡,日光燈與省電燈泡等照明用具尚未移轉到固態照明市場的領域,與固態照明起家的Cree不同。但是在傳統照明的燈泡與省電燈泡的領域,Osram在歐洲市場面臨眾多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這樣的價格競爭台灣的消費者應該也可以感受得到,台灣大賣場的本地品牌與賣場自有品牌的省電燈泡的售價大概只有Osram/Philips的1/3~1/2。

歐盟在10/18繼續對中國的省電燈泡徵收反傾銷稅,最主要的遊說者就是Osram,反而Philip是站在反對的立場,Osram支持課徵反傾銷稅的立場受到一些環境保護團體如WWF的批評。不過有趣的是,Osram也不是坐以待斃的,它將在印度設立新廠,生產節能燈具。除了印度市場的考量以外,我猜測一部分的原因應該也是藉著低價生產的優勢準備回銷來搶奪歐洲市場的佔有率。

最新的消息則是歐盟已經同意Osram與中國燈泡商Tony Yim的合資案,Osram將與Tony Yim在香港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來統整亞洲與拉丁美洲的銷售。

. 20070513 Osram 在馬來西亞建立新廠

以上看完了Osram在現行照明市場的相關新聞,在LED的方面的最新發展則是Osram將在馬來西亞的Penang擴增Osram的第二座LED生產基地。Osram將投注約129萬歐元來擴產馬來西亞工廠預計在2008年啟用,同時擴產在德國生產晶圓的工廠,Osram預期可以增加50%以上的生產量以應付未來各式照明的需求,並且成為僅次於Nichia的生產商。


國內篇

在國外篇,提到Osram在馬來西亞擴產,其實國內的LED晶圓廠也會在未來大肆擴產的。我們先看看在最近的研究報告到中提到的各廠商產量,以及各個廠商去年年報所列出的產量找出來,以作為未來產能/產量是否擴增的評估基礎。

本 po 資料取自以下報告
2007/10/12 永豐金證券 報告
各個公司2006年報

晶電(2448)

晶電在2006年8月合併元砷、連勇後,四元月產能從1200KK增加至1750KK顆(全球市佔率從3成增加至4-5 成,全球第一大廠)、藍綠光產能從400KK顆增加至850KK顆,擠身為全球產能僅次於日亞化、Cree及Toyoda Gosei的第四大廠,位居國內首位。

此外,晶電將現金增資用以擴產藍光LED晶粒產能,新增產能至少200-300KK顆起跳,擴產幅度至少25-30%以上,以迎合明年的藍光LED需求,經過這一波擴產之後,晶電藍光晶粒產能可望進入全球前三強。

2006年報產量 (未合併前)
Wafer: 557732 (square - in) = 46.47 K / 月 = 14.8 K 片 (2 in wafer) / 月
Chips: 24119341 K = 2009.9 KK / 月

之前 po 的新晶電產能

華上(6289)

目前四元產能利用率約75%,明年將由1000kk/月擴增至1300kk/月。超高亮度紅光MS LED目前約80kk/月,估計年底可提高至120kk-150kk/月。藍光目前最大產能300kk/月,產能利用率50%產出只有150kk/月,預期明年將擴產至500kk/月。

2006年報產量
Wafer: 1771504 (square - in) = 147.6 K / 月 = 47 K 片 (2 in wafer)/ 月
Chips: 10394236K = 866.1 KK / 月
Laser Diode: 72069K = 6 KK / 月

燦圓 (3061)

產能方面,目前wafer產能約為2萬片/月,q4仍有3台 mocvd投入量產,預估年底產能將提昇至2.5萬片,至於chip產能為300kk/月,就明年擴產計劃上,將持續擴產,wafer產能於08年底將達 4.8萬片/月,至於chip達550~600kk/月。

2006年報產量
Wafer: 14151 片 =1179 片 / 月
Chips: 1617046K = 134.7 KK / 月

泰谷(3339)

泰谷2006才針對 2廠藍綠光產能進行擴廠計畫, 將由月產能180kk增加至400kk,而正在建置的 3廠,也 預計2007年下半年正式投產。

2006年報產量
Chips: 1297663K = 108.1 KK /月

廣鎵 (8199 興櫃)

廣鎵發言人程小慧也指出,目前訂單約四、五百KK實際供貨僅三百餘KK,呈供不應求狀態,在產能陸續開出下,四月營收一億四千八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三.六%,也較前月增加一三.六%再創新高,前四月營收四億六千三百萬元,成長率為六五%。

2006年報產量
Chips: 2701KK = 225 KK/月

小結
從過去的數字來看,以上的產量數據好像有兩家比較碰風喔,不知道是研究員搞錯或是公司供稿的時候故意把數字弄錯,等到明年年報再來驗證經營階層的誠信吧。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4月LED產業觀察 -- 細數Nichia的專利訴訟

過去一個月LED觀察產業,茲就國外的LED產業新聞,取一則,為大家報導分析。

國外篇

200704 Nichia 控告COTCO的日本代理商侵犯專利權。

Nichia控告COTCO的日本經銷商Sterling Co.侵犯專利權。從之前的LED觀察可以知道,COTCO已經被Cree收購,所以這個訴訟的最終標的,反而成了Nichia vs. Cree的再一次專利戰爭。等著看接下來的發展吧。

由於日亞化的專利佈局可以說是包山包海,LED的相關專利,從長晶方式,晶粒結構,螢光粉,封裝方式,及某些下游應用。只要研發製造的時候沒有做好迴避設計,就可能成為日亞化的求償對象。只要疑似侵犯Nichia的專利權,日亞化告就對了。

國內篇
那接下來就來清點一下國內LED產業相關廠商與日亞化的侵權訴訟與相關廠商之間的侵權訴訟。

6168 宏齊
2006年2月16日--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佈其已對一台灣發光二極管製造商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寄發警告函,以對於宏齊公司侵害日亞化擁有之中華民國(台灣)新式樣專利(專利證書號第089,036號專利)之行為提出警告。

日亞化委託台灣專家鑑定宏齊公司所銷售之LED產品(型號:HT-V135BP)是否侵害日亞化所擁有之前揭新式樣專利,該專家作成專利侵害鑑定報告認為宏齊公司所銷售之前揭LED產品確係侵害日亞化所擁有之前揭新式樣專利,日亞化據此對宏齊公司寄發警告函。

前揭新式樣專利系日亞化所擁有有關表面粘著(SMD)型LED專利之一。宏齊公司所生產相對應於前揭新式樣專利之係爭LED產品主要使用於行動電話液晶顯示面板之背光模塊。日亞化已於包含台灣在內之多數國家取得該表面粘著型LED之新式樣專利。

2393億光
2006年4月26日-日亞化學於係爭訴訟中主張涉及侵權之產品為億光電子所生產型號為99-215UWC/TR8及99-115UWC/XXX/TR8之LED產品。日亞化學系根據其委託台灣專家所作成之專利侵害鑑定報告(點選此處閱覽型號99-215UWC/TR8之鑑定報告摘要及99-115UWC/XXX/TR8之鑑定報告摘要)提起前揭訴訟。

前揭新式樣專利(專利證書號第089,036號專利)系日亞化學所擁有關於表面粘著(SMD)型LED專利之一。對應於前揭新式樣專利之LED產品主要是使用於行動電話液晶顯示面板之背光源模塊等產品。日亞化學已於包含台灣在內之多數國家取得該表面粘著型LED之新式樣專利權。

2448 晶元電
民國9 2 年1 0 月2 日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日亞化學公司" )以提存$ 5 , 3 3 8 宣稱對本公司產品型號為E S - C E B H 7 1 2, 亮度等級為A3 之單項產品執行假處分, 本公司已提存$ 5 , 5 0 0 為上述假處分之反擔保。本公司與日亞化學公司間假處分反擔保事件之抗告程序, 業經最高法院駁回日亞化學公司之再抗告在案。該等程序僅係民事保全程序, 惟日亞化學公司尚未提起本訴。另民國9 3 年8 月1 3 日本公司向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提出檢舉函, 檢舉日亞化學公司涉及違反公平交易法第1 9條、第2 2 條及2 4 條。民國9 5 年4 月日亞化學公司已撤銷該假處分,該假扣押款之擔保金法院業已返還。

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日亞化學公司" )於民國9 3 年6月向南韓漢城中央地方法院( S e o u l C e n t r a l D i s t r i c t C o u r t )提出專利權侵權訴訟。日亞化學公司請求本公司應支付$ 3 , 3 6 5 ( 韓元1 0 0 , 0 0 0 仟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付款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利息。本公司已於民國9 3 年1 1 月向南韓智慧財產權法庭申請撤銷該件韓國專利,以釐清本公司並未侵犯日亞化學公司之專利權。民國9 5 年第一季日亞化學公司已聲請撤銷該訴訟案。

日亞化新聞稿 --
April 7, 2006 - Nichia Corporation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reached an agreement with Epistar Corporation to amicably settle the current IP litigations between the companies in Korea and Japan (Nichia v. E&E Japan in Tokyo District Court).Acknowledging Epistar's promise that it will respect Nichia's IP rights and putting an emphasis on Epistar's merger with United Epitaxy Co., which has maintained a good business relationship with Nichia for years.Nichia decided to settle all pending IP litigations between the companies. No further details of the settlement are disclosed.

3061 燦圓
本公司於九十四年一月二十日收到台灣桃園地方法院關於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電公司)控告本公司產品侵害其專利損害賠償訴訟文件。

由於晶電公司所有之發明第144415 號專利在其提起本件訴訟前即有三件專利舉發案在智慧財產局審理中,如經撤銷專利,即無向本公司主張專利侵害之權利;本公司亦據此理由委請律師向法院聲請在舉發案確定前,停止本件訴訟。且本公司被訴涉嫌侵權之產品係根據本公司自行研發之專利權製造生產,且已委託專家鑑定分析,認並未侵害晶電公司之上開專利。由於本件已進入審理之階段,目前尚未有任何不利於本公司之情況,因此本公司認為應無須估列任何損失。

以上訴訟案內容均摘錄各公司96年第一季季報或日亞化新聞稿。

觀察感想

查完了日亞化與與台股LED各家公司的訴訟清單。其實日亞化還有更高的「步數」。

就如同日亞化這一則新聞的內容。日亞化先確定他要訴訟的對象,姑且匿名為O。日亞化對O的客戶說「O的產品已經侵犯了日亞化的專利權」,有了這一層侵權的顧慮,O的客戶就不會下單了。

結果,你就會發現,95年第四季,96年第一季各家LED公司的營收紛紛往上調,只有這一家O的營收反而往下掉20%。散戶如果不夠機靈,公司又不願意公開說明的話,就只有挨打的份了。